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分析

蒋安宁

兴安县湘漓镇国土规建交通环保安监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是通过配套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笔者通过对某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平整采用完全平整方案以及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道路工程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以及开展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设计地埂,栽植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的总体优化方案,以期为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条件;对策

引言

土地整治项目是一种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缓解因建设用地增加和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项目通过政府财政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同时能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搞好生态建设,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改善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能显著提高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可使项目区残次林地、草地及零星废弃居民地等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使相连的耕地得到整理,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此外,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统一规划,可显著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保证率。笔者对某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1.新增耕地适宜性分析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项目区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从土地利用的要求出发,全面衡量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为科学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本项目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参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主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目的,分析新增耕地的适宜性。由于涉及土地质量的因素众多,在土地适宜性实际评价过程中以自然属性为主,评价方法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参评因子的选择主要考虑光热水资源、地面坡度、成土母质等自然属性。

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案优化对策

2.1土地平整工程

2.1.1土地平整方案

完全平整: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可使田面宽度和走势更加合理,易于开展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各项工程的布置;缺点是填挖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对表土造成极大破坏。

局部平整:优点是挖填工程量小,投资低,有利于保护表土层;缺点是新增耕地量有所降低,增大沟渠布置难度。

比较结果:根据该项目区的特点,考虑到项目区坡度相对较大、现状田面宽度小而凌乱和适应机械化耕作的大趋势,确定对项目区进行全区域平整,即完全平整。

2.1.2土地平整方式

机械作业方式优点是可大量缩短作业时间,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适宜缓坡地形(15º以下),投资较低;缺点是土地平整后田面平整度较差,对一些死角无法进行平整。人工作业方式优点是适用于各种坡度和复杂地形区域的土地平整,对于机械无法完成的田间死角地段均可用人工平整完成,可对田面进行精细平整;缺点是作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投资较高。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特点:可发挥上述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根据施工成本、施工技术以及当地部门和群众的意见,项目土地平整方式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人机施工工程量比例为1∶9。土地平整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田块内田面应水平;二是留有一定的虚高,进行平整的田块其填土部分由于所填虚土将会有一定的沉陷,因此,在填土处一般应保有相对于填土厚度20%左右的虚高,保证虚土沉实后达到田面的标准要求。平整方案以及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道路工程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实施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设计地埂,栽植紫花苜蓿等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

2.2田间道路工程

2.2.1保留原有道路方案

此方案优点是完全利用原来道路设施,不增加投资;缺点是原道路系统凌乱,路面差,密度小,不方便群众生产和机械耕作。

2.2.2新建道路方案

此方案优点是可科学布置全新的道路系统,再配合渠网布局,可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的面貌格局,利于机械化耕作,且新建道路路面较好,畅通性也较好;缺点是完全新修道路将大大增加项目的投资。

2.2.3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

此方案尽可能地利用了原有道路,既兼顾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也避免了以上两种方案的缺点。改建部分原有道路没有新建道路所产生的权属调整,同时投资相对较低。在现有道路网基础上新建少量田间道可使现有道路系统更加合理,由于数量较少,所产生的投资也较低。

比较结果:为了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设施,避免过多权属调整所带来的不便,在有限的投资范围内使田间道路更加合理和方便。通过征求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本项目道路工程方案采用改建原有道路+ 新建道路方案。新建泥结石道路 1 155.5 m,泥结石道路路面宽 3 m,高出田面 0.3 m,其中泥结石路面层厚度0.10 m、3∶7 灰土层厚度 0.15 m,路基分层压实,压实度大于0.95;新建生产路21 854 m,生产路路面宽2 m,高出地面 0.3 m,路基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3,路基起拱,横向坡度2%。

2.3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土地开发过程中以最大程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为原则,在施工中保护坡面原有乔木,施工后确保项目区梯田坡面由紫花苜蓿覆盖,主要田间道路两侧有水保林。项目实施后达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在保护项目区田埂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在边坡裸露区域播撒易成活、多年生的草本如紫花苜蓿等,种植密度为 0.005 kg/m2。在主要田间道路两侧栽植水土保持植株,株距为 2 m,并定期洒水养护。该类工程措施能减弱风蚀、水蚀,增强该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在项目完工后,根据粮食、经济作物播种季节和生长周期,选择可及时播种的作物进行种植,最大程度减少地表裸露导致的水土流失。种植时间为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基本完工后,但应避免冬季种植。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物多样化等诸多作用,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结论

在实际考察项目区实际情况与听取当地群众和管理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本项目土地平整采用完全平整方案以及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方式;道路工程采用改建原有道路+新建道路方案;实施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设计地埂,栽植紫花苜蓿等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尹利娜,樊雷.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更新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1):84-86+98.

[2]吴冠华,吴克宁,于兵,等.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以德惠市为例[J].土壤通报,2019,50(4):786-793.

[3]李兴发,刘学录.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97-200.

[4]陈朝阳,王军尚.渭北坮塬区荒草地整治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及综合效益评价[J].环境与发展,2019,31(9):94-96.

[5]何昱.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机,2019,50(15):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