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3

关于党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郭爱宁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224000

摘要:随着党校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及其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升资金的使用绩效和加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成为各党校关注的焦点。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面临着存在认知偏差、执行力度不足、指标片面、体系建设滞后、制度不完善和组织结构薄弱等问题,因此,党校需要从理念认知、指标体系和制度组织等多维视角出发,全面推进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促进党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关键词: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优化

引言

财务管理是党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党校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正常发展与运作,同时也是有效保证财政用于支配学校开支效率的重要基础。当党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当问题时,将会对学校的教学以及科研经费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保证党校干部培训经费的及时供给与落实,可以有效地保证党校的正常运转。党校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党校只有通过运用行之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转变以往财务管理中的劣势,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经费应用的整体效率。

1、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1.1认知偏差,执行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部分党校尚未树立以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为目标与导向的管理理念,由于存在认知偏差,很多党校更注重前期资金投入及规模化扩张,忽视了后期资金使用产出效果及办学整体水平的提升,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比比皆是。一方面,有关部门并未将党校绩效管理与财务预算编制、执行、监管、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未建立考评追究机制,这导致党校对财务预算评价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党校多数部门将财务预算绩效管理视为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认为本部门仅负责为绩效指标打分,无须考虑预算目标的达成度。党校绩效目标的缺失致使财务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加上中长期规划项目库建设滞后、预算项目前期缺乏对项目的充分调研论证,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无法确保资金使用率及投入-产出效益。

1.2指标片面,体系建设滞后认知偏差

导致多数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不健全、体系建设滞后。现阶段,多数党校仍采取的是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资金为辅的运营模式,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指标的复杂化,产出成果不能单单以数字衡量,还涉及“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等非量化指标。然而,多数党校所选指标多局限于优势指标或易于统计数据的指标,此类指标并不能客观反映财务预算绩效,也不能凸显党校办学特色,多局限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层面,此类指标涉及三个级别,如产出、效益、满意度等一级指标,成本、数量、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二级指标,兼具共性与个性的三级自定义指标,此类指标多与党校中长期战略目标相脱节,不仅与项目匹配度不高,而且指标值与实际出入较大,未实现预算绩效评价对各环节的全程监控。

1.3制度不完善,组织结构薄弱

预算绩效评价是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党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考察党校管理水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基本依循,而制度是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依据与执行标准,构建层级配套、覆盖全面、互为支持的制度体系是党校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及评价的重要保障,可使评价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然而,现阶段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仍缺乏完善的制度,预算绩效评价无硬性规定,又缺乏跟踪管理监督机制和评价结果奖惩机制,这使绩效评价沦为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难以保证,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如此,党校预算绩效评价组织体系也不甚完善,缺乏构建评价组织体系的制度依据,又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极大地制约了评价作用的发挥,还缺乏配备力量足够、专业素质过硬、执行能力强的绩效管理队伍,这无益于党校预算绩效管理广度与深度拓展,也不利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2.1重视绩效管理,坚持价值导向的发展战略

针对财务预算绩效评价重视度、执行力的不足,党校要提高认识,立足党校中长期战略目标要求,对绩效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树立起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各项成本开支的控制,切实提升资金利用率,助推党校内涵式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党校要正视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的矛盾,切忌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而美化财务报表数据,而要树立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价值观,打破定式思维框架,建构适合党校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并依循轻重缓急的顺序,组建滚动预算项目库,对项目申报、论证、审核、入库、执行、绩效评价全过程展开全面监管,严禁缺乏建设中长期规划的项目审批入库,切实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及资源效益;另一方面,党校各部门间要强化协作与配合,号召全员参与绩效管理,深刻贯彻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凝聚“齐抓共管”的向心力,积极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和宣传绩效评价,同时要明确各部门分工,划定绩效管理责任主体,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工作格局,严格杜绝毫无规划、论证的项目,避免预算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还要防止预算申报过程中因担忧申报预算遭致财务部门砍掉而“狮子大张口”、过分虚抬金额,引发部门间各自为政、互争经费等不良现状,以有效控制党校各项成本开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党校投入—产出效益,为党校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2.2搭建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分析一所党校的财务成果时,有必要分析其财务运作的效率、效果和生产力。财务效率是指财务投资与党校成果之间的关系;财务效果是指财务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财务效益是指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制定分析财务业绩的框架时,党校部门不仅要关注其各种资产的使用情况,还要关注财务与员工的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关系。党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培养。虽然目前党校的融资方式有多样化的迹象,但人力资源开发和研究仍然是分析财务业绩框架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和研究的资金来源包括公共资金和自有资金,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党校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建立一个评估党校财务业绩的系统时,可以对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进行广泛区分。主要指标是现金流、教学绩效、研究绩效、产业绩效和资产回报率。在分析财务业绩时,有必要收集相关数据,并使用指标体系重新定义分析方法。在这方面,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结合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为党校的财务业绩提供了一个更完整和客观的途径。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党校财务绩效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党校必须制定一个层次结构,围绕这个结构进行分析。层次结构主要由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组成。目标层反映了分析党校财务绩效时需要解决的要点,而指标层则是以评价目标为中心的多层次指标清单,是对高层指标的具体化。由于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权重,在构建指标等级时,可以选择权重较高的指标纳入系统,而权重较低的指标则可以排除。一旦构建了层次结构,党校必须比较和评估每个层次的指标的相关性。为此,党校应征求专家意见,为每个指标赋予科学价值。一旦进行了比较,就应该制定一个评分矩阵。一旦建立了评分矩阵,党校必须计算加权系数、最大特征值、一致性指数和一致性比率,以确保分数的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层次分析法不仅能更好地反映不同指标的权重,而且能使党校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财务绩效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党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如果一个党校的财务绩效分析涉及更多的分析要素,党校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评价软件来降低评价的难度。党校应根据总体目标计算出不同指标的分层排名,以便对党校的财务业绩进行全面评估。一般的评价模型和线性加权可以有效提高不同目标的评价难度。

2.3健全财务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体系

实践中要实现财务专款绩效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列入与资金使用效率、效益有关的评价指标,并据此实行严格奖惩措施,提高专项资金绩效考核的刚性约束;二是针对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必须制订严格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降低管理部门的个人主观判断,提高绩效考核的公平水平。成立专款管理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业务部门要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还要对党校提交的项目可行性计划及业绩目标论证进行全面审核。同时,财务处也要组织税务、绩效、预算等各部门共同讨论,进一步提高预算案成立前的效率和质量,最重要的是确保财务部门在初审阶段就充分履行审评职责,避免传统走过场。另外,要建立专项基金的到期退出、提前终止机制。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部分专项基金需延长实施年限时,则需重新对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论证,避免财务专项资金浪费。

2.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组织结构

从制度层面来看,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离不开法律规章、行政文件及党校内部的规范。其中,法律规章是政府部门关于党校预算绩效评价的顶层设计,以确保其与新时期改革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相适应,以全面推进党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规范化。针对现阶段党校预算绩效评价立法不多等问题,关键是要加快立法进度,在考核评价中将文件中的新思想、新要求动态引入党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全过程中,加强绩效评价全程动态化监管,形成咨询与监督双层机制。从行政文件来看,要针对党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内容,提出对于党校中长期战略管理、成长培育、自主创新等内涵式发展富有建设性、指导性意义的评价建议,并推进党校绩效评价问责机制建设,确保预算绩效评价充分发挥实效性。从内部规范来看,党校要从机构设置、制度完善、人员配置等方面出发,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既要加快组建预算效评价管理委员会及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又要建立事前、中、后绩效管理制度,加强绩效目标及执行进度的全过程跟踪监控,还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建设及其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使反馈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相挂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党校要推进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还需积极引入大数据、云平台的应用,强化系统间衔接与互联互通,持续拓展绩效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实现财政与非财政资金全覆盖,全面提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 。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鉴于党校特有的办学属性,党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既要反映资源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服务成果,党校还需立足自身现状,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持续拓展评价指标的覆盖面,提高指标的代表性,使之尽可能地涵盖财务收支的重要方面,实现投入-产出效益指标单位的精确量化,为党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天泽.加强财务会计工作 为财务事业服务[J].中国集体经济,2021(04):133-134.

[2]郭军.信息化背景下探析党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1):16-17.

[3]周晟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及管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DOI:10.27159/d.cnki.ghzsu.2020.00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