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性别叙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浅析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性别叙事

孙文敏

聊城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卡森麦卡勒斯通过讲述三个“性别越界者”沦为社会牺牲品的不幸经历的故事,向男女性别二元对立的观念发起了冲击,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异性恋霸权文化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性别理论的视角入手,对小说中三个主要角色的性别取向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三人虽然做出了同社会规范进行勇敢抗争的举动,但因其自身的主体性别身份受社会性别规范的制约而无奈地屈服。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性别叙事;酷儿理论

  1. 引言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由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于194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哑巴辛格、小女孩米克和酒馆老板比夫之间孤独的故事。这三位主角由于个体性别身份的差异性,都有着不被身边人理解的想法和追求。整部小说的主题体现了人们所拥有的孤独感。同时,这部小说也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性别越界”者在这个异性恋霸权为中心的时代的处境,他们在努力抗争这个社会的性别规范。孤独源于爱,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之间的爱。

2.主要人物角色分析

2.1辛格—隐晦的同性恋者形象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男主角辛格展开的。辛格作为一个串联起文中所有人物的关键存在,对于他的故事,麦卡勒斯却描写得十分隐晦。小说开头写着“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辛格和朋友安东尼帕罗斯一起在镇上住了十年,在两个人的相处过程中,辛格一直是扮演着一个较为成熟、照顾人的角色,尤其是在安东尼帕罗斯生病的时候,这一关系模式体现得更为明显。可是安东尼帕罗斯病好之后性情却变得十分暴躁,惹出了一堆麻烦,辛格终于无力承受,只好将朋友送进了精神病院。可安东尼帕罗斯离开后,辛格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单,时常无法入睡,最终只好搬走。

辛格的爱渐渐被现实社会的伦理观念击退,毫无疑问,两个同性之间的爱完全不符合当时社会主流的性别伦理观念。辛格在主流的异性恋伦理秩序外的感情终究是自己陷入伦理困境中,不能得到圆满的结局。麦卡勒斯在小说中将辛格塑造成一个隐蔽性的同性恋,辛格在小说中默默构建自己的同性恋酷儿身份,对异性恋的霸权进行反抗,但随着安东尼帕洛斯的死,辛格的努力也就不了了之了。

2.2米克—假小子形象

性别原型试图将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对立的形象模式化。这一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性别观在酷儿理论中被抵制和消解。巴特勒用后结构主义解构性别里的自然/文化二元论,指出毋庸置疑的两性生理差异(自然)其实是人们主观建构的结果。人们常说性别表现后于性别身份,其实正是性别表现从行为上构成了性别身份。在小说中,米克是以一个假小子的形象出现的,穿着举止像个“花花公子”,她缺少社会所期望的女性气质,而且外表也倾向于男性,成为音乐家和像男人一样生活的梦想是米克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米克女性化的身体和她内在的男性气质发生了碰撞。同时她的审美观也违背了正常女孩儿的审美观,社会性别规范要求人的社会性别应与其生理性别相一致,米克所表现出的假小子的形象就偏离了社会性别规范的约束,会被大众认为是异类,也是导致她被边缘化的原因。由于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与不满,还有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米克不得已开始做出改变。在释放本性和遵循规则的矛盾斗争中,米克最终选择了屈服于规则,变成了为大众所接受的“南方淑女”。

2.3比夫—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在酷儿理论中,变性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所谓的跨性别者,包括变装者和跨性别者,以及不变装,也不跨性别,但又喜欢过异性的人,酷儿理论认为身份是流动的,正如巴特勒的表现理论所指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的行为,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身份,但就像一个演员是一个变化的表演。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麦卡勒斯通过描述比夫的异装癖表现了他性别身份的多样性。

比夫作为一个男性,其自身的女性气质使得他偏离了当时的社会性别伦理环境。比夫通过隐藏内心的真实欲望,迎合社会主流性别规范,不仅身心要遭受痛苦,与妻子的婚姻也是名存实亡,长期处于心情抑郁的比夫这能向辛格诉说自己的痛苦,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场以物质为基础的婚姻中,比夫没有体会到爱情和婚姻带来的甜蜜与美好,反而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境地。为了符合当时社会性别规范对男性的种种外在要求,很多男性也承受着许多的不得已,他们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夫在逐渐认识真正自我的过程中,渴望打破这种理想的婚姻伦理蓝图,从而陷入了性别伦理身份迷失的困惑之中。

3.对社会性别规范的抗争

20世纪以来,性别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妇女运动的逐渐发展,人们对性别的认知也开始逐渐发展和深化。在女性主义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酷儿理论,将关注的焦点从“女性”转向了“性少数者”——这个受到更加普遍性压迫的群体身上,他们在前人希望消除两性差异的基础上主张“去性别化”。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消解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差异,瓦解了性别的稳固性、挑战了二元对立的性别规范。

“性别越界”者们害怕自己变成令人恐惧嘲笑的对象,内心其实十分渴望得到认同,也曾尝试过改变,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米克曾尝试着让自己穿上裙子,可是却觉得自己像一个小丑。喜欢戴女士戒指、喷女士香水的比夫和喜欢打扮得和男孩子一样,穿短裤穿球鞋的米克,都表现出了与他们应该表现的性别特征相反的行为举止。这种“性别混乱”的局面实际上暴露出了传统性别划分规范的局限和弊端。在否定性别这一概念时,巴特勒为了让身体和性别范畴去自然化,提出了扮装的例子,扮装指人从一个性别通过转换服装变为另一个性别,意在证明性别不再被固定,而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刻画而自然化的。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去判定一个人的性别,依靠从他们表现出来的装扮和举止的话,得出来的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恰恰说明了这种对性别的判定方法十分脆弱。

一些“性别越界”者当面对自己与社会性别规范不相符的行为特征时,内心其实渴望自己的身份得到认同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源自传统的性别规范使他们看起来另类和怪异,面对社会施加的恐怖夸张的压力,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迷茫和精神上的疏离,成为他们悲剧性命运的诱因。

4.结论

性别身份也许是每个人拥有的最自然化了的文化范畴之一,人的性别倾向不是个人的天生属性,而是属于现存文化的范畴,是权力作用而成,而不仅是权力的客体。人们普遍认为性存在于权力关系之外,却又受其压迫[6],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三位“性别越界”者的遭遇令人唏嘘,他们被当作异类,被主流社会所排斥,其遭到边缘化的性别身份是社会权力运作的牺牲品。围绕他们的悲剧性命运,运用性别理论去分析解读当时这些“越界者”们的精神困境,还原他们当时的生存状况和悲剧成因,丰富小说的孤独主题内涵。麦卡勒斯在小说中赋予了性别越界者一定的话语权,体现了性别身份在当下现存文化范畴的话语效果,呼吁人们给予非正常性向的人一定的尊重和理解。

参考文献

[1]Judith Butler.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M]. London: Routledge, 1990.

[2]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M].郭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范彬彬.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酷儿理论解读[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2.

[4]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M]陈笑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5]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J].湖南大学学报,2008.

[6]朱刚. 20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西蒙娜·波伏瓦.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