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厂污水治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城市污水厂污水治理策略分析

黄秋凤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510540

摘要:污水产生量是污水处理的基础特征,其人口数量存在很大相关性,决定了工艺路线和运行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能拉动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依然需要面临城市污染的问题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污水管理若缺乏有效的、及时的治理,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国家和政府都需要提升污水治理的关注度,这对于污水治理而言是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是较大的挑战,在参与治理管理时的问题也逐步呈现。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污水治理;策略

引言

城市污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污水管道的有效设置,可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区域范围水系水质、实现水污染的有效控制。

1城市污水厂污水治理现状

现状污水系统建设不完善,现状敷设污水管线的区域较少,管线收集范围不足以覆盖整个中心城区,污水收集能力较弱。雨污分流不完善,雨污合流所占的比例很高,其中水西、水南部分区域采用的是明沟加盖板的合流排水管渠,大多较为简陋、不成系统,易发生破损、堵塞,遇下雨或排水量较大时,造成水流不畅,污水漫流路面、街巷。同时城区污水多排入加盖明渠,进入雨水管网系统后随雨水管道分散排放,给城市沿溪造成污染。

2城市污水厂污水治理策略

2.1制定有效污水治理方式

废水处理的技术第一种方法是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物理的作用,把废水中所包含的处于悬浮状态的污秽类的物质,有效地与水资源进行分离,但是并不能够改变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性质。物理的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纱网过滤的方式,把漂浮物进行截留,然后利用沉淀的方法、气浮的方法等各种形式,分离与水密度不同的污染物质,这种处理的技术可以保证生物处理进水水质的稳定性,出水的水质也符合国家的标准。第二种方法就是化学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化学性的反应,对于水污染的性质在根本上进行有效的改变,以此保证能够分离污染物,或者直接的降低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例如:絮凝剂的使用就是直接投放到废水之中,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废水中所包含的污染物,产生一系列化学的反应,最终生成一种与水并不相溶的物质。然后再采用其他技术,如,物理技术对废水进行分离和沉淀,以便于保证水中的杂质得以去除。

2.2提高生产运营监督管理

我国各个地方政府直接决定地方环境保护的工作开展情况,所以其相应的机构就需要加强自身所肩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并且对生产的实施情况给予严格的制度制定,按照国家有关的部门提出的污水排放相关标准,对于重点的企业给予严格的监督,以及有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这些工作的实施能够真正使生产运营工作向着全新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对重点污染企业给予较大的打击和处罚,对于造成比较严重水污染的企业需要严厉的处罚。如果发现情节严重,那么则需要根据相关排放的标准,还有在城市内部经济发展所提出相关的许可制度,有效地对污水处理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为环境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2.3提升资金投入设施建设

在我国的城市内部污水处理这项工作想要得以有效的优化,就需要给予大量资金技术的支持,先进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要求财政的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内部的组织,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实际的情况,加大对于城市中污水处理这项工作开展给予的资金投入,并且确保能够在充足资金下,把先进的技术引入到相关工厂内部,利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城市污水处理这项工作得以科学合理的落实,提高污水处理这项工作开展实际的效果。

2.4健全污水治理系统

为推动城市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政府部门和国家都应该强化污水治理系统的研究强度,实现持续的创新和改革,以此推动城市环境的云欧化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从具体实践活动分析,污水治理工作需要执行落地,而污水治理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推动污水运营设备的创建,综合考虑城市污水治理相关问题,分析具体的发展问题,紧跟时代的步伐,建立长期探索的路径,在客观分析当地污水处理需求后,出台相应的污水管理方案。在参与治理管理时,需要坚持真实的态度,基于实际工作原则,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科学性、规范性、合法性等,深度分析城市污水来源,系统分析产生原因,以此完善污水治理系统逻辑,做好布局和发展工作,有效融合国家政策、污水治理系统等内容,共同推动污水治理工作的长期发展。

2.5引进先进治理技术

为促进城市污水治理效果的提升,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做好资金管理和设备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关注污水治理技术发展。在参与治理活动时,需要建立求真务实的思维,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客观分析城市污水治理情况,针对性提出治理技术,以此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2.6智慧运管平台在地下污水厂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

在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对生态环境需要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国内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截止2021年底,国内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2618座,处理能力19267万m

3/d,污水处理率达到97.53%,处理能力相比2010年增加了84.63%。值得注意的是,污水处理规模的快速增加与用地稀缺以及群众对污水厂选址极度敏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地下污水厂由于在占地集约、环境友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各地新建污水厂占比呈快速增长态势。地下污水厂箱体式布置在增加设计施工难度的同时,对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污水厂管理正逐步由“各自为政”向水务集团“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精细化运营”模式转变,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愈加迫切。数据是平台运行的基础,以数据流向为导向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架构,涵盖数据产生、感知、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应用等各个环节,平台架构依次为:数据感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业务平台层、用户交互层,以及配套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一代ICT技术,基于先进性、可靠性、可拓展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原则,建设了污水厂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平台的投用不仅显著地提高了运营单位信息获取与决策制定能力,实现了污水厂安全生产与增效降耗,还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革新,提升了企业形象,具有良好的区域乃至行业示范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需要积极推动城市化发展步伐,此时就需要高度重视工程污水治理管理工作,以此建立更完整的污水治理结构,完善污水治理系统,提升治理监督管理效果,提升产业资金的投入,外部吸引创新发展计数,重视设备维护建设工作,通过上述举措的结合,以此提升污水治理整体效果,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化程度,以此建立长期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2]邱维.地下污水处理厂的适应性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08):6.

[3]邱维.地下污水处理厂设计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10):6.

[4]张金松,李旭,张炜博,等.智慧水务视角下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实践[J].给水排水,2021,47(06):8.

[5]邱文心,刘向荣,李先成,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水务集团应急保障措施及思考:排水篇[J].给水排水,2020,4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