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可漫行的街道——武汉汉口老城更新中沿江大道综合提升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3

打造可漫行的街道——武汉汉口老城更新中沿江大道综合提升实践

熊贝妮, ,王 ,嵩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摘要】街道不再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的交通空间,而是提供人的街道生活、文化体验、功能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本文以武汉汉口老城更新中沿江大道综合提升实践为例,从区域的总体提升规划、多元专项规划、综合改造详细规划三个编制体系,探讨全链条统筹指导规划实施建设的路径,为该类以人为本的街道综合改造提升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漫行的街道;以人为本;街区更新;武汉市;军运会

0引言

武汉汉口沿江大道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位于汉口主城滨江的核心区域,是武汉打造城市中轴线长江主轴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拥有江汉路、武汉天地、知音号等大量城市地标。作为汉口开埠的起源,一直是屹立百年的武汉核心职能所在区域,历史遗存密集,原租界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仅次于天津和上海的位居全国第三。毗邻的江滩公园面积约54公顷,沿线更有蔓延数十公里长的生态滨江岸线。

虽历经多轮整治,但特色不鲜明、品质不突出,道路现状以机动车通行优先,设施不够人性化、无法体现其独特魅力和城市活力。借助世界级的大型活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召开,武汉市开启了以卓越标准全面打造提升沿江大道工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卓越滨江大道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标卓越的建设目标导向和设计标准,系统的开展编制及建设实施部署工作。

1从编制到实施多维创新确保更新品质

1.1多源法综合判别,构建提升标准体系

通过梳理经典理论,对标世界级滨水区域厘清差距;基于活力分析,分析人群特征摸清动向;采取多种形式征集意见,总结公众需求。通过突破传统的多种方法、多源数据,助力精准的定位诊断与综合判别,形成4大类15项的一套对标体系,为中微观领域的现状判读提供借鉴。

1.2全链条统筹规划,实现要素精准传导

围绕公共空间营造,对区域、街坊、工程实施三个范围,通过总体、专项到详细设计三个规划层次,从定功能牟格局,到抓导则促风貌,最后作环境提品质,实现了要素逐级向下的精准传导,确保项目全周期的落地。

1.3全平台统一建设,共同参与确保实施

搭建“设计+管理+建设”的多元协同平台,通过例会与各相关部门、利益主体及时有效沟通。设计平台上,搭建“1家本地规划院+X个各专项顶尖的设计机构”的编制团队,全过程的跟踪服务;管理平台上,市重点办统筹协调各个环节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动员推动项目;建设平台上,开创性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到共同缔造过程中,万科、金地等5家有丰富景观设计实施经验的企业认领重要节点的详细设计并进行实施对接,促使工作从串联向互联转变,确保了实施品质。

2多渠道的研究方法认知需求

2.1对标世界级滨水大道,厘清现实差距

规划对标借鉴国内外著名大道,芝加哥滨水大道激活城市空间活力,实现了从“落寞区”到“魅力场所”的转变,通过广场公园及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丰富了岸线空间的功能性同时将道路及岸线空间“还给行人”; 香港中环滨水大道实现了从“见水不近水”到“极致亲水”的转变,通过快慢分离和增加亲水空间,缝合城市与水之间的间隔,打造极致亲水的空间体验;纽约曼哈顿街道实现了从“钢筋混泥土森林”到“城市创意街道”的转变,通过对建筑形态、街道景观、道路精细化设计和艺术创意设计,使得街道景观更加趣味,吸引更多的行人与游客;上海外滩大道实现了从“老旧城区”到“城市名片”的转变,原汁原味的还原历史文化风貌,成为独具魅力的形象地标区域。通过研究其设计建设标准,梳理4大项15中项若干小项设计建设标准及要求,形成以下四大对标结论。

表1 分类对标厘清差距

2.2多元调研挖掘人群需求

规划从常规的专业技术领域视角转变为社会公众的具体需求,通过关注新技术、大数据运用分析来认知人们对街道需求。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军运会及相关城市级活动比如汉马、斗鱼直播等大事件的对城市的综合需求,另一方面,更是着眼于本地市民的日常息息相关的生活需求。基于多元数据的调研方法,通过手机信令、百度BOI数据等进行活力综合分析,摸清特征人群动向,分析公共资源优化方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征集意见,总结公众问卷评价,自下而上的挖掘不同人群客观需求,从而提出精细化更新措施。

3总体提升规划

基于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滨江空间优势,在规划理念上,从重视其交通效能向全面关注人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转变,将沿江大道打造为百年展示走廊、滨江游憩大道,使其成为对话世界的形象窗口、城市活动的承载空间、宜旅宜行的游憩空间、展示底蕴的文化地标以及艺术荟萃的大师舞台。

2 景观结构图

3.1腾笼换鸟,促进功能转型,激发区域活力

总体城市设计上,不仅是街道设计,而是着眼于区域复兴。通过“三增一减”合理配置沿江土地资源,增加公服设施、绿地、交通设施,适量减少居住用地,梳理引导公共空间资源;规划以江滩景观生态带串联“文旅江汉关”文化博览、“智力三阳”文化创意,“乐活永清”文化教育三大片区,构建井然有序的空间格局,多条特色垂江功能轴将沿江资源优势向街区内部延伸渗透。

3.2文化导向,构建特色风貌,打造城市窗口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注重控制街区肌理与街道尺度的协调性,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面采取“分级分类”的保护模式。景观风貌体系方面,形成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貌,并打造八条垂江特色街道;夜景亮化建设,根据“两江四岸”亮化总体规划, “点、线、面”相结合进行设计,形成最美江城夜景。旅游体系方面,打造沿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以五条特色旅游线路为重点,结合江滩节日活动策划,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体系。

3.3基础先行,完善配套设施,促进良性发展

完善路网,扩大容量。预控三阳路过江通道;打通多条断头路,加大区域支路网密度;整治占道停车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强化轨道,公交优先,分阶段完善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逐步外迁武汉港长途客运站功能。开行贯通汉口沿江商务区的环形观光巴士线,开辟黎黄陂路等半步行街,打造洞庭街等自行车优先道路,完善其他市政设施,打造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4多类别专项设计

4.1品牌化设计专项

从“常规街道”到“特色塑造”艺术升华。梳理全线共9处公共空间,通过全球征集大师布置城市雕塑,加强铺地、设施的特色塑造,与古为新打造世界级艺术荟萃区。

从“整旧如旧”到“神形兼具”建筑整治。明确了路上、江上、岸上全空间作为整治范围,制定整治分级以及整治标准,极具历史风貌特色的江滩建筑景观凸显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挖掘大量史料,采用绣花功夫对沿江数百栋建筑进行精细设计,再现历史的风貌与底蕴。

4.2交通优化专项

从“交通优先”到“统筹考虑”重置路权。以人为本,提供舒适慢行体验。参照上海最新标准,借鉴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压缩沿江大道机动车道。从3.5米压至3米,新增5.5米双向自行车道,慢行区拓宽到约11米,缩小机动车道转弯半径,降低车速,实现还路与人。变交通干道为滨江街道,体现道路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全线禁停,净化区域交通环境,取消4公里的临江一线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结合近期改造地块新增4处停车场,规范垂江道路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

4.3绿化景观专项

从“再造新路”到“延续老路”微创手段。改变全路段采用标准化断面指导道路工程建设的模式,因地制宜逐点进行道路绿化详细设计。保留部分长势良好的广玉兰、香樟等,通过补牙式手法新增法桐,形成4公里三排乔木绿廊,新增2万平米绿化。基本保留街道原尺度感受,延续老路绿化空间脉络。

退墙增绿,形成全线景观画廊。建议取消3处封闭院墙,对外开放;同时对沿线4处单位大院的院墙进行垂直绿化处理,并统一后退10米,腾出的空间为行人提供漫步及景观绿化等丰富的街道公共空间。

5详细设计:以道串景丰富景观体验

从“零散展示”到“整体展览”重塑场所。将街道空间与沿线的历史建筑、历史事件、历史地名等要素资源串联成整体,打造“武汉市的城市客厅”,让市民和游客在街道上就能直接、生动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记忆。

“文旅武汉关”文化博览片区(武汉关-一元路):形成以文化博览、商业金融、旅游休闲为主要功能,彰显历史文化的活力街区。该段围绕江汉关核心以及合作路等五处节点,以江汉风云、万里茶道为主题特色。其中,江汉关人文景观核心,将现状机动车道改道,恢复江汉关百年前的广场空间,使其成为承接重大节庆活动的市民广场。

3 江汉关广场改造效果图(旱喷开启状态

“智力三阳”文化创意片区(一元路-六合路段):通过以三阳路为中心,吸引设计、艺术、广告等领域知名企业及工作室入驻,将该区段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休闲区。该段围绕一元路核心、三阳路等两处节点,以城市文化、设计之都为主题特色。其中,一元路人文景观核心,原为德领馆,规划释放更多大院内空间给人行及非机动车道,形成开放广场区,将政府礼堂、德领馆以及抗洪纪念碑整体打造为体现武汉精神的市民节点。

“乐活永清”文化教育段(六合路-黄浦大街):依托武汉天地品牌,丰富科教及文娱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时尚文化、科学教育服务区。该段围绕二桥核心以及棕榈泉等三处节点,以文化科教为主题特色。其中长江二桥景观核心,原为长江二桥桥墩下的消极空间和一处餐厅前停车场,提升整治工程拆除违章搭建,置换建筑功能为堤防博物馆,桥墩下灰空间改造为与博物馆建筑统一的立面风格,成为市民可活动游憩的空间。

6结语

作为武汉市街道全要素提升整治的首次实践,在规划设计阶段提出了较多创新方法,并且以行动落规划,以项目带实施,确保了规划的有效落实。沿江大道的整治提升工作获得了较好的规划实施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是近年来武汉市街道整治提升规划中的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规划局.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2]张帆,骆倧,葛岩.街道设计导则创新与规划转型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8

[3]李雯,兰潇.城市最具潜力的公共空间在开发:世界典型街道设计手册综述.城市交通,2014

【作者简介】

熊贝妮(1981-  ),女,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联系方式:bb.wang@qq.com

王嵩 (1983-  ),男,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

联系方式:182718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