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对策

刘柳

霍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安徽  六安  237400

摘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通过对资源环境的约束,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极为有必要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党中央始终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作为战略性内容进行部署。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是一个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过程。规划编制既要体现战略性、科学性,又要加强协调性、提高可操作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改进措施

1.国土空间规划发展

当前,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通过“多规合一”将改革前多种空间类规划融合起来发挥新的作用,同时强调“监督实施”,进一步突显了规划“过程性”特征。制度环境的变化赋予规划实践许多新的意义。实践中规划的亲历者更容易体会出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的4个重大变化。

第一,规划对象拓展到了全域、全要素,技术操作层面的空间分区分类和空间要素更加复杂,规划控制引导的对象和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直接导致规划学科运用和整合各相关学科知识进入到剧烈变化的历史性过程中。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海洋、生态、矿产等专业纷纷加入规划编制和相关研究,使大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规划工作层面有机会建立起“规划编制主体”的自我意识,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使规划队伍空前壮大。

第二,规划目标更加综合。国家对规划目标转向的要求其实由来已久,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就将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城乡规划的目标,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但与20年前不同,今天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产物,规划目标要体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资源环境的紧约束,规划工作者普遍强调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保值增值等的意义,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作为新的追求。

第三,规划过程强调构建正反馈的循环。首先,规划编制过程与实施管理紧密衔接起来;其次,在学理上,越来越强调形成编制—决策—实施—反馈的流程闭环,将信息平台作为编制过程的重要支撑,增强技术与行政的融合。

第四,规划机制体现协作治理。在规划过程中,空间治理的主体发生很大变化。首先是在“中央—地方”之间,分级治理和分级审查备案开展了一些讨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规划事权得到改革,按照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全国、省、市、县、乡镇五级规划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原则下,改革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体现“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城市数量,简化审批内容,这意味着给城市留有更多空间及时适应市场,有利于地方层级上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作治理的新机制,更好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2.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流程

2.1调查分析

这是一个全面调查、将数据“去粗取精”的过程。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规划区域自然地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收集各种有关规划区域发展建设方面的资料。

2.2拟定专题

根据需要开展现状分析、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空间发展战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生态保护修复及人口、用地、交通、水利等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专题工作。

2.3编制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规划用地布局、结构、用途管制要求等内容,在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编制规划方案。方案主要包括规划报告、规划图纸、有关表格及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一张图”等。规划报告即规划说明书,通常由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种相关专项规划等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须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衔接。三者在规划编制序列上,须横向、双向传导,同步推进。

2.4监督实施

在国土空间政策施行和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定期评估、及时预警,并依此对承担国土空间政策执行和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进行绩效考核。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机制。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下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等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查内容。

2.5动态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对空间规划实施一定阶段后的动态反馈。科学准确的评估结论是新一轮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也需要新型的规划评估流程。动态评估须紧紧围绕空间规划的内容展开,具体包括战略目标、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国土整治、分解落实、政策措施以及平台系统等内容。

2.6科学修编

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城市定期体检及规划评估结果,各级政府可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如果此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不能适应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本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在此过程中,须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监督实施全程留痕制度。

3.国土空间规划改善措施

3.1合理改革资源规划机制

我国地大物博,国土资源比较丰富。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期间,需要结合我国国土资源的实际情况,展开合理规划并改革资源规划机制。在改革时,需要不断搜集、整理我国国土资源相关信息,明确不同级别、范围、类别的国土资源。结合国土资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且合理地对国土资源加以规划,尤其要对各级别资源功能进行整理。从整体来看,对国土资源规划时,若始终可对国土资源多种问题进行考虑,比如土地资源情况、生态情况等,则能够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符合实际区域的要求。此时,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在国土资源规划方案拟定时,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重视针对性、实效性,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展开相应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同时,要积极对规划工作展开监督,详细划分并明确责任,尽可能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

3.2完善“多规合一”策略

基于“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详细、周密的角度上,对其国土空间规划策略进行拟定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对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拟定,还是对“多规合一”策略的调整,都离不开创新性理念。所以,在此阶段中,需要加强对规划理念的创新,跟进时代的步伐,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吸引大量的专业人员,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吸引专业人员的原因在于,专业人员通常都具备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认真听取专业人员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并针对意见展开全面讨论,对既往研究或是经验加以总结,改革以往的制度。通过以上方式,不断实现对“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的完善,提高认同感的同时,使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内容,与当地相关法规相符。由此,从根本上避免“多规合一”国土规划方案在实施中遭遇阻碍。

结束语

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部分问题。在此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各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借鉴国内外比较优秀的规划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小卉,闾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下乡村空间规划探索——以江苏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21(01):74-81.

[2]郝庆,邓玲,封志明.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3):541-551.

[3]戈大专,陆玉麒.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J].地理学报,2021,76(06):1422-1437.

[4]熊健,卢柯,姜紫莹,张翀,傅庆玲,金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21(04):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