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生长特性及种植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桉树生长特性及种植管理技术

潘爱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 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桉树是一种生长于热带地区,喜湿耐热的双子叶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广东。桉树的种植,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桉树的经济和医药作用;桉树的栽植也促进了森林的兴旺和空气质量的提高。根据我国目前桉树栽培的现状,从形态特征、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广大桉树种植业提供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桉树;生长特性;种植管理技术

引言

桉树,也叫尤加利,最初在澳洲发现,一直到后来逐渐被引入国内。因其快速的生长和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桉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市场需求,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和工业生产,并可作为药用植物。因此,加强桉树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桉树产量和增值的关键。

一、桉树的生长习性

桉树原名尤加里,原产于澳洲,也有一些小型的热带岛屿,在阳光普照的平原、山坡上,甚至路边都能看到桉树的影子。桉树是一种高大的常青树,能高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树木,但也有少部分桉树以低矮小乔木的形式存在。本世纪初期,桉树种类已超过700种,其中人工栽培种类最少5种。桉树的树干很粗,根系很深,表明桉树具有良好的抗风、抗倒伏能力,在栽种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降低保护措施,但是要保证桉树足够的水分,并且桉树的树干高、根部发达,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1],桉树的粗大根茎是用来吸收水分的,粗壮的树干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许多细长的管子,这些管子都是用来输送水分的。桉树在成熟期以后,树冠比一般的树要小一些,叶片上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蜡质,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分的蒸发,所以桉树是一种节约水资源的植物。此外,桉树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在高大的桉树下也能种植其它作物,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我国桉树的种植面积约为总森林面积的1/5。由于桉树具有根大、抗风能力超级强的特点,所以具有储存养分的作用[2]。桉树不需要太多的土壤,它能在任何土壤里生长,酸性土壤和冲积土都是桉树最适合的土壤。但也要有相对足够的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不能过于密集,也不能过于松散,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水分,最好的土壤就是富含养分的冲积土。大部分桉树的适宜生长温度为每年15℃,桉树是一种耐寒、不喜干燥的树种。温热带地区的桉树具有较好的抗寒性,但在较高的温度下,其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土壤种植桉树,其土地肥力就会下降,同时会阻碍其他原生植物的生长,导致土地退化。所以,需要种植人员合理种植桉树。

二、桉树栽培与经营技术

1、土地整理期

在桉树栽植的一年之前,要进行整地。首先,种植者要熟悉当地的地貌、土壤等,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坡度。若耕作区域的坡度不大,土壤整体隆起程度低,建议采用机械整地。选用适当的机械方法,将深50~60 cm的条形土坑开挖。在耕作区域,土壤坡度大,地表粗糙,建议采用人工整地。栽植工人选择合适的工具,在进行整地时,开挖深度控制在15~20 cm,尽可能地保持在一条垂直的直线上,然后再扩展到一个大约35 cm的方形树洞。

2.为育苗作准备

桉树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三种:播种、扦插和群体培养。第一个方法与后两个方法的基本不同在于:播种是有性繁殖,而插穗和群体培养则是一种没有受精的简单细胞培养。

通过有性繁殖,选择优良的种子进行授粉。首先要选择优良的桉树,选择健康、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桉树。桉树是一种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繁殖,开花,结果,新旧的植物,种植者要经常对桉树进行监测,发现桉树的果皮已经结出了果子,果皮呈棕褐色、黄褐色,这是果实成熟的征兆。然后将种子放在通风处晾干,干燥后选择颗粒饱满、形态良好的种子进行杀菌,杀菌的目的是将种子上的细菌全部清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的几率。经过杀菌处理的种子要用热水浸泡,再加入适当的无机盐,直到发芽。在发芽的时候,可以将种子放在培育室的土壤中进行培育,在保证足够的养分和温度的情况下,让幼苗破土而出,然后将幼苗放入一个小的容器中,在里面培育2-2.5个月,当幼苗的长度超过30 cm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

扦插法是将正在生长的桉树的一截树枝按在地上,让它长出新的根系,这样就可以实现无性繁殖。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母株的形态和健康状况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长期的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幼苗的存活率。组培法是从优势母株的芽尖上进行培养,这个过程十分复杂,经过消毒、脱毒、用瓶子培养,然后进入培养皿,这个过程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这两种方法虽然可以避免种子生长不均匀,但是技术上的要求太高,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3.播种和施肥

要想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可以选择在多雨、多风的季节进行,并在土壤中添加保水剂,保证秧苗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每一个树洞中都要添加0.5-0.8千克化肥,同时还应积极应用药剂防治白蚁、毛虫。为了使树木的整齐性一致,必须在栽植后一个月内完成。种植密度要结合土壤的情况来考虑,如果是肥沃的土地,那么种植密度应该是110-120棵,如果是土壤比较差的话,就需要增加种植密度。

施肥要视苗木的生长状况而定,对生长状况较差的苗木要进行多次施肥。在雨季到来前,或者在下雨的时候,可以给秧苗施一次肥,这样可以让肥料更好的渗透到泥土里,让幼苗吸收。选择化肥时,要注意选择复合型肥料,以确保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

4、病虫害控制

由于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栽植时应选用具有较高抗病能力的树种,并在幼苗移栽前喷洒甲基托布津。如果桉树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这种病,就会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要将这些病倒的桉树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在种植的地方撒上一层石灰,这样就不会传染了。另外,种植人员还要注意预防桉树的害虫,如有蟋蟀和白蚁,农场主可以合理施用毒死蜱颗粒与基肥,对某些危害桉树叶片的有害生物,可用百虫粉喷雾防治。

5、幼林培育与造林管理

幼林抚育是影响成林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幼林管理中,除草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栽培者可以采取人工除草或喷施药剂,避免杂草过多掠夺营养,造成幼林生长不良。森林经营的首要任务是清除弱小的桉树,保留生长旺盛、健壮的桉树,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间伐,以确保每棵桉树幼苗都有充足的水分和光照,以确保幼树的健康生长。为了避免发生倒伏,应采取加强措施。对于1~2年林龄幼树,要进行相关修剪,以避免木孔的产生,保证树木的垂直、整齐。通常可以在春秋两季进行枝条的修剪,并与桉树一起进行除菌,同时安排积极的工作。第一次剪枝的时机是在株高5-6米的时候,把所有的枝条都清除掉。第二次修剪是以株10-12米为宜,适当修剪,切勿盲目。

        1990年代,由于桉树喜湿润,耐高温,对寒冷非常敏感,如果温度在8℃以下,它的生长就会被抑制,因此,在我国的北方,没有种植桉树,一般都是种在南方。特别是在四川和云南,很多农民靠种桉树谋生。桉树生长迅速,适应环境,三到四年就能开花了,它的果实可入药,对治病有帮助;它的树干结实,木材优良,在国内的造纸、建筑、家具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该树种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寻求提高成活率、提高树种品质的途径,并进一步拓展其经济和药用价值。总之,栽培者应继续改进桉树栽培技术,为桉树的生产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冬梅.马尾松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J].林业科技情报,2015(4):33-35

[2]刘淑芳.浅谈马尾松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J].南方农业,2017(18):50

[3]王萍萍.浅析马尾松种植技术及在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J].农家参谋,2017(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