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时代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民居建筑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时代探索

商业

身份证:2107811989052226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民居建筑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人民居住现象及其演变规律。新时代民居建筑学在多学科融合与交叉的背景下,呈现出以居住性建成环境为核心,以古今城乡聚落的建成环境为主导,以人民居住性为本质的一种学科发展进路。新时代民居建筑学发展,不仅要注重对人居环境学科“居住性”核心要义的关注,也应积极尝试融入国际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自学科与多学科融合发展浪潮,通过学科建构与理论阐释以丰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内涵与外延,完善研究方法与学科理论体系。从民居建筑学“民”中的“民族性”“民间性”“人民性”以及“居”的“居住性”四种理论属性入手,探讨新时代“民居建筑学”学科建构视阈下的基本理论问题,明确其在新时代的多学科融合特点,提出当前阶段民居建筑学学科理论建构与科学阐释可着手的三大任务,尝试共同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建筑学学科建设及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中国路径。

关键词:民居建筑;理论属性;学科建构;理论体系

引言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内外空间与环境的学科,兼具社会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多重属性。通常情况下,建筑学是指与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与技术的总和,并区别于一般的建设技艺。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建筑学一直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并在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中发挥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建筑学研究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乡村的规划设计。随着学科的发展,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与之并列的一级学科。

1民居建筑学科研究对象的确立

一门学科的创立,除了对其概念的界定外,还应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研究对象,而其概念的最终确立与其研究类型与对象的独立在时间上应是同步的。“民居建筑学”学科的核心研究对象,即狭义上的“民居”,应是传统的(或古时遗存的)相对于“官式做法”而言的民间居住建筑,这一核心研究对象的确立也应从历史研究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其确定之历程,此后专文探讨。而广义上的“民居”研究对象也应是以狭义上的“民居”概念为核心的,在此基础上包含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逐渐提出的涵盖民居建筑单体乃至村镇布局等微观、中观与宏观层面的城乡聚落建筑与环境的综合研究领域,这在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呈现,并直至21世纪的今天的涉及到多学科、多范式的“人居环境”研究新视野。20世纪80~90年代,国内的“民居”建筑成果书写即开始以狭义上的“传统民居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这可以从90年代全国性的民居建筑研究成果中发现。1993年著《中国民居》,对“民居”一词的称谓沿革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其认为“民居一词,最早也来自《周礼》,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也包括达官贵人们的府第园宅”。陈从周先生也对当时代的“民居”称谓做出解释,即“‘民居’一词,广义的说,凡是人民大众的居住建筑都应包括在内;狭义的说,则专指传统型的人民大众的居住建筑。”而陈从周的《中国民居》则取其狭义,主要介绍和论述中国传统民居。同时段诸多研究学者、机构、成果等皆认为“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认知是日后建筑历史研究中民居建筑类型独立的重要表现,也是狭义上“民居”建筑研究以“传统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的确立先声。

2民居建筑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时代探索

2.1容纳民间居住建筑的理论属性:民间性

民居建筑的“民间性”主要从地方居住建筑的文化体系特别是传统文化体系中所作出的属性界定。就学科而言,民间性往往与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有密切的关系,而当代民间居住问题则可扩展到社会学研究上。关于“民间性”的讨论似乎离不开其与乡土性的关系。“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费孝通对乡土性问题的界定更多的基于农业社会的村落基层而言。当代面临着自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变,而此范式下衍生的“乡土性”问题在城乡二元论争中也面临挑战。目前对当代城乡居住现象的关注呈现出与传统城乡居住现象不同的复杂性,呈现出一种社会学问题的趋势。而在建筑学科或人居环境学科对居住形态、空间或文化的关注上,联结时空的民间性或许更加贴近传统民间居住与当代人民居住现象,而体现出大众需求及其审美取向,是多学科的融合。民居建筑的民间性主要体现在营建主体的地方化、承传发展的继承性以及环境审美的世俗性和通俗性上。民居建筑的民间性往往并不与官方界限明晰,未必会呈现出明显的建造现象鸿沟。民间性的界定往往是宽泛的,民居建筑的民间性探讨更多地倾向于一种广阔的范畴指向。民间的提出,往往存在着与地域性、乡土性、通俗性的黏连不断的关系,又不可隔断其与民族性、人民性的关系。当然这种地方性与通俗性往往是在传统儒家主流思想影响下而衍生存留的,其与雅文化的关系也非不可兼容。

2.2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加剧了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并导致高温、暴雨等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建筑学学科的核心课题之一。在城市空间规划方面,注重土地集约发展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循环经济和绿色交通,采取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实现延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城市发展目标;在绿色生态环境方面注重节能减排、雨洪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和景观营造;在建筑物理环境方面注重不同气候条件的物理环境需求,营造舒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减少建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注重构建系统的防灾减灾体系,从城市、街区及建筑层面加强建筑环境的韧性。在城市空间规划方面,从最早的生态城市理念雏形到以有机疏散理论、城市人文生态学为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中都蕴含着生态城市的思想火花。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生态思想,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研究体系。

结语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知识结构的理论体系作为民居建筑学学科独立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的学科建构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民居建筑学的内涵、属性、范畴等基本理论问题会逐渐明确,基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新时代民居建筑学科学性系统论认识会更加完善,亦会有自学科与他学科的区别问题如学科边界以及建设实践与教育培育等问题需要面对。未来民居建筑学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建构之路仍面临现实之荆棘。本文首先通过对民居建筑学中“民居”一词的破题,进行对居住性(宜居性)的聚焦,融合“民族性”“民间性”“人民性”的理论属性后,呈现出一种“人民”“居住”“建筑学”的发展导向,也形构了一种新时代民居建筑学发展的新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阐释逻辑。通过对不同的属性叠加后,也可看到民居建筑学一种“聚焦主体、融合交叉”的学科未来发展走向,而且这一走向是上下兼容的。需要提出的是,民居建筑学的科学理论特性是容纳以上四种属性而进行的,本文关于理论属性的问题仅为初步提出,在日后将进行更加系统、完备、准确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建构。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1):133-139.

[2]彭长歆,肖毅强.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华南建筑学人综述[J].世界建筑,2018(5):1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