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赵凡

中衡设计集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时代的进步促使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建筑工程的主要变化就是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功能越来越完善,这种情况会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和施工人员需求,因此强化和优化工地人员管理迫在眉睫,现如今,建筑工地人员管理也在逐渐走向信息化,但是由于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用和实际应用中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地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应用

引言

开展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应用大量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功能的持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和工艺技术更加复杂,各专业施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切实做好建筑工地人员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改善传统建筑工地人员管理方式的工作效率低下和出错率高等不足现象,当务之急就是深入分析和掌握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应用,并有效探索优化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具体措施,以便推进工地管理的智慧化发展。

1 信息化工地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工程项目效益

通过在建筑工程中增加智慧化系统的应用,可快速有效提高的对建筑管理的效率,帮助建筑控制成本,使成本流动更加清晰,有效提升成本控制速度的同时对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效果。通过节省整个项目的支出成本,进而提升整个工程带来的效益。

1.2加强工地施工安全性

通过构建智慧化施工方式,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把控,可以使用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施工的情况、工人的操作、材料的使用等进度情况,对规范工人的行为、统计管理材料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可以减少建筑过程中的失误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1.3提升工地建设管理效率

整个施工建筑过程是由多个施工环节组成的,不同的施工环节也涉及不同的操作内容,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先进化的信息化技术来搭建与施工相应的信息化平台,来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以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智慧化管控的目的。通过智慧化管控有望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过程把控,避免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有效发挥监督的作用,全面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2.2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人才作为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要想构建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引进人才是把目光放到建筑施工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上面,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也要加大力度引进信息化专业方面的人才,缺乏技术上的支撑,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建筑企业未形成完备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造成施工时难以对人员开展有限的管理。

2.2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改进施工工地的管理水平,达到对施工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通过引入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来帮助管理施工人员的信息。但是在进行施工人员信息化过程中还遇到一些困难,这困难就是绝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施工人员管理系统,这导致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时,由于施工人员信息化程度不够,增加了分配人员的困难性,导致管理工作开展不顺利。例如在一些施工企业上应用的管理系统包括劳务管理系统、工资分账管理系统、实名制管理系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系统,仅在自己管理范围内发挥作用,相互之间并未进行信息交流,还未建成全面覆盖工地管理、人员配置和进度安排的综合性系统;目前企业的系统还未完成与政府对接的功能,导致很多数据被人为地割裂,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的难度;有些企业虽然有完善的人员信息,但是由于系统功能不全无法实现对人员的绩效管理,还未完全实现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目标;由于系统发展不成熟也会出现系统崩溃无法使用的情况,阻碍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3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3.1工作区域经纬度打卡

通过设置经纬度工作打卡记录施工人员出勤状况,当施工人员到达施工区域后就可以进行打卡以便记录施工人员的考勤状况,避免后期发生劳资纠纷的现象,设置成经纬度打卡可以避免出现人员交叉接触,通过后台移动端防止代签情况和防止工人间接替作业情况的产生,并且添加动态播放疫情信息,在签到时方便工人及时查看。

3.2 身份证图像信息监控系统

通过设置身份证图像信息监控系统,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对复工人员进行信息的采集工作,对复工人员进行信息确认,获得复工人员的轨迹路线、接触史等情况,通过为每个工人提供身份识别码,便于管理人员对复工人员进行无接触式信息排查。

3.3 劳动合同与体检结果实时监测

施工工人须向施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供体检的结果,施工单位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及时的将复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信息录入系统,确保企业能够随时调取出每个人的基本信息情况。通过对劳动合同与体检结果的实时监测,也方便了政府能够随时掌握区域内人员流动的信息,为政府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极大确保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

4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改善措施

4.1 不断推动既有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

要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情况来针对性的调整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建筑企业现有的需求,结合施工人员信息化管理的诉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需求进行完善,不断完善调整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增加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要充分的调查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诉求,建立符合人员信息化管理需求的系统,全面保障人员信息化管理覆盖整个企业。虽然现在有层出不穷的人员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但是不同的系统也拥有不同的功能,对建筑工地而言选择的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能应对施工人员繁杂的问题,并且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来。

其实也要为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增加附属功能,使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统计记录人员的各类信息,还要增加绩效考核等功能以增加工人的积极性。通过完善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做到人员信息化管理,也能确保完成人员的绩效管理,为积极推动人员管理做出贡献。

4.2 重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入

为建立健全建筑工地的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那就必须着重引进信息化人才。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专门培养建筑企业方面的信息化人才,这样一来才能加快建筑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这也是能够构建出色的管理系统的基础。不仅如此还要注重人才引入后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技能,达到全面增强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结束语:在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更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人员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效梳理和总结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实际问题,并科学性的探讨针对性解决措施,能够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森. 疫情影响下的智慧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J].  2020.

[2] 伟 刘, 悦 陈. 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人员管理中的应用[J].  2021.

[3] 宋韦伯. 深圳市G区建设工程工地安全监管信息化应用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俞琦莺, 刘德志, 蔡昌伟,等. "杭州工地码"在建筑工程实名制管理应用中的探索[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