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意象析手法 知人论世 赏情感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把握意象析手法 知人论世 赏情感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分析

张华林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诗歌能够传递文人的思想感情,表达文人的个性情怀,体现文人的文学素养。诗歌主要是文人运用简练的语言、优美的词汇,构造意境,体现深厚的文人情感,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因此,学生要掌握意象分析手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更好地鉴赏优美诗歌,体会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意象分析手法;诗歌鉴赏能力;知人论世

引言:文人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文字,构造优美的学术氛围。文人不仅可以利用诗歌进行情感抒发,也可以通过诗歌知人论世,间接反映社会形态。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把握意象分析手法,要知人论世,明确诗歌中的文人情感,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逐步提高文学素养。

1.有的放矢,明确诗歌鉴赏要求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学生要坚持有的放矢的鉴赏原则,要明确诗歌鉴赏的具体要求,要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明确诗歌中文人的语言表达技巧。诗歌作品通常会通过景物、事件、人物形象等,寄托文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体现出作者对生活和未来的哲学思考。文人通常会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文字,表达出自身深厚的情感,通过凝练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出雄厚有力量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出诗歌的音律和谐之美。通过鉴赏诗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悟精简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其次,诗人在创造诗歌时,也经常会使用表达技巧,通过语言文字活灵活现的描写诗歌情景,将读者带入到诗人创作的文化意境中,给读者更加真实、直观的体验,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韵味。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就要把握诗歌中的具体意象,明确诗歌采取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技巧,并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分析诗人所主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在分析意象的过程中,体味作者感情的变化情况,了解作者的个人理想、政治倾向等,从而更好地根据作者的人生经历,体会作者在撰写诗歌时,所想要表达的生活哲理,真正地感受到诗歌鉴赏的魅力。此外,在鉴赏诗歌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与古人通过诗歌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够了解古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寄托,能够净化现代人的心灵,真正地感情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因此,有的放矢,明确诗歌鉴赏要求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之一。

2.分析意象,理解诗歌创作艺术

意象是诗歌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能够在诗歌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有效体现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在创作诗歌时,文人墨客通常会借助意象,表达自身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情绪的客观载体,能够寄托诗人的主观情思。在鉴赏诗歌时,通过仔细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有效简化诗歌鉴赏的流程,能够通过精准分析出诗歌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来分析全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再结合作者生平的人生经历,能够更快速的了解诗歌的真实意义,能够真正地了解作者想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更好地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魅力[1]

比如,《江城子·癸酉春社》,这首诗歌在进行鉴赏时,就要重点抓住诗歌中的具体意象,比如诗歌中的阳光、柳叶、青草、清波等,都是大自然中的景物,都是同一类别的意象,在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后,要带领学生进行思考,思考诗歌意象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撰写这些意象,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在这首诗歌中,大自然景物所代表的真实含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叠词的使用方法,明确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在鉴赏诗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语文诗歌教学的目标。其次,在鉴赏这首诗歌时,人独处,燕双飞也采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通过将两个意象进行有效结合,进行对比,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因此,学生在鉴赏完该首诗歌后,也能够学会反衬的手法,能够通过以动衬静,强调文章的感情色彩,更好地感悟出该首诗歌中作者的落寞情怀,真正地实现以景衬情,情景相融。因此,在鉴赏诗歌时,必须要掌握诗歌中的意象,要从意象入手,进行扩展延伸,从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诗歌的创作艺术。

3.知人论世,把握诗歌创作情感

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准确发现诗歌中的意象,也能够以意象为基础,分析诗歌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艺术写作手法。但许多学生,并不能够真正的感受诗人的情感状态,不能够了解诗人运用该意象的意图。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造成诗歌鉴赏并不准确。因此,在鉴赏诗歌时,要坚持知人论世,要注重把握诗歌的创作情感,学生必须了解诗歌作者的生平,了解作者的基本状况和人生经历。比如,在鉴赏杜甫《登高》这首诗歌时,学生和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要了解杜甫的生平,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去分析诗歌的特点,明确杜甫在创作感受诗歌时,正在遭遇的情景状况。杜甫在遭遇安史之乱后,几经波折,最后到了成都,到成都本想投奔好友,施展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但在短暂安定后,好友严武去世,于是杜甫又回归到无家可归,走投无路,甚至是百病缠身的状态下。在此情景下,杜甫创作了《登高》这首诗歌。因此,这首诗歌体现出作者百感交集、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整体诗歌蕴含着悲伤的感情基调。因此,学生在进行诗歌鉴赏时,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明确诗歌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在撰写诗歌时的生活状况,从而为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诗歌想要传达的感情,能够更加精准的,了解诗歌意象所体现的意境,从而真正的通过诗歌,与古人进行交流,真正地理解诗歌创作的奥秘,逐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结论: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是我国的文学瑰宝,能够体现出文人墨客的思想感情,体现当时的社会动态。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坚持有的放矢、知人论世、分析意象的鉴赏原则,要在鉴赏诗歌时,能够了解作者的生平,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明确诗歌中的感情基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鉴赏诗歌时,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学能力,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兰娟.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初探——以教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J].课外语文,2022(09):59-61.

[2]刘燕雪.以诗歌语言为抓手  提升诗歌鉴赏能力[J].高考,2021(27):87-88.

课题:【本文系2019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古诗文鉴赏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KYYWF—1405)】

作者简介:张华林,(1977-05),男,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