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探讨

郑学杰

身份证号码:45222619850908921X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也日益复杂。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施工阶段预留出现的临时性变形缝被称作是后浇带。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应对结构施工中产生的变形,控制因为温度和沉降差引起的施工裂缝,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基于此,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1.1后浇带施工技术浅析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将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墙体、基础底板和梁体等位置暂时分开,预留出临时施工的缝隙,然后设定有效的时间,等到建筑物水化反应结束或沉降量趋于稳定后,利用调配好的高一级别混凝土浆料填补预先留出来的缝隙的一种施工技术,称为后浇带施工技术。

1.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避免建筑物在施工后期出现结构裂缝的现象。在实际施工中,超长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水化反应结束后,混凝土构件内部会出现温度收缩应力,当温度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出现裂缝,而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预先在建筑物的关键位置预留出临时施工的缝隙,待其膨胀与冷缩的过程完成后,在预留的逢试用填充调配好的混凝土浆液,能有效避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同时,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还能提高房屋建筑本身的强度。因为后浇带技术是根据浇筑时间的不同而划分的,一般是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才进行的,而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就已经具有了一半以上的沉降量,特别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沉降量,能将与其结构差异性较大的裙房分离开,从而提升建筑自身的强度。

2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

2.1底板后浇带设置方式

后浇带需要设置在建筑结构受力较小的区域,目前,在建筑施工环节,一般会在梁、板变形位置设置后浇带,此外,也可以在梁、板的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在设置时,需要控制好后浇带的宽度,一般集中在80cm~100cm之间,如果后浇带位于板的中部,那么,宽度80cm即可。如果下移后浇带垫层,需要增加控制面标高,以便后期清扫后浇带中的垃圾和杂物。在施工环节中,还要利用水泥砂浆将整个后浇带底部覆盖、抹平,再进行浇注处理,以确保底板厚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

2.2后浇带钢筋的设置方式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是沉降式后浇带,那么,需要将钢筋保持一个贯通状态,如果应用的是伸缩式后浇带,就需要将钢筋断开,减小钢筋的约束力,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后期,对于后浇带钢筋的设置,需要根据差异沉降的变形情况来作为依据,增加钢筋数量,在整个设置过程中,还要严格开展密封管理,避免污水、杂物、垃圾进入后浇带,在底部后浇带两侧需要设置砖带,对于底板转角等位置,要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再进行密封,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3二次混凝土浇筑

在对后浇带开展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要求,在二次浇筑之前,需要将混凝土块松动,将其中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完毕后,将积水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防锈处理,在清理完毕后,要及时浇筑,避免再次生锈。同时,在二次浇筑的环节中,还要保证振捣作业质量,让新浇筑混凝土可以与旧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浇筑完毕后,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做好养护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早地堆放重物,以避免混凝土尚未达到强度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安全。

2.4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对于底板后浇带的防水处理,需要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标号要严格控制,并在其中加入膨胀防水剂,以提高防水效果。在整个施工环节中,不需要截断底板钢筋,要适当增加附加钢筋,将钢筋设置在后浇带两侧,应用收口密目钢丝网来拦截混凝土。还可以提前铺设卷材防水层,以提升防水抗渗效果,避免地下水的进入。另外,为了避免施工废水和雨水进入到后浇带,还要设置挡水墙,采用防水砂浆涂抹,以提升墙面的防水效果。

2.5后浇带模板施工

在墙体后浇带两侧钢筋橡胶垫位置,需要设置拉钩,保护好保护层垫块,在预留后浇带时,要控制好其大小。施工环节也可以应用双层钢丝网作为侧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后浇带二次浇筑后,混凝土还没有完成浇捣处理,或者未达到设计值之前,避免将支架拆除,在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后,再从上到下将模板与支撑拆除,避免误拆而影响施工质量。

3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的措施

3.1严格判断好沉降量

高层建筑是由楼体和裙房组成,实际的施工环节,需要保证上述两个结构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后浇带施工环节中,需要将楼体和裙房相分开,在大部分沉降完毕后,再将高低层之间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整体。如果采用拼装式的建造方式,那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施工,由于楼体本身和裙房结构是不同的,其受力状态也具有明显差异,特别是高层建筑,本身约束力较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校验、核对工作,调节好压力差,减小施工环节中的压力,降低对建筑的压力。对于底层部分裙房,是以交叉梁作为基础,会增加对基础建筑的压力,对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好时间差,先建造楼体,在楼体建成后,再建造裙房,并严格核对两部分的沉降情况,科学控制裙房标高。

3.2按照标准流程来施工

在施工环节中,需要根据要求设置后浇带,针对较长的建筑物,每隔30m~40m左右,需要设置一个后浇带,并且应用膨胀性混凝土,以更好的减少温度造成的影响,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高层建筑中,大体积的混凝土长度较长,会增加温度应力,因此,在施工环节中,需要确保混凝土温度下降到标准之后,再进行浇筑,后浇带至少要保留30d以上,以避免浇筑变形问题的产生,在二次浇筑时,需要应用高一级的混凝土来进行施工,避免新旧混凝土在混合时出现裂缝。

3.3避免漏水问题的发生

后浇带涉及较长的施工时间,在温度、天气、风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伸缩裂缝。另外,在密闭完成后,如果后浇带中有杂物落入,也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可能出现渗漏现象,为了避免该种问题的出现,需要提前采用止水处理法,设置钢板止水带,避免出现渗水问题。

3.4控制好钢筋材料间距

在后浇带施工中,钢筋材料和间距的控制是必须高度关注的重点,这直接关乎工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对此,要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施工间距,保证施工质量。比如,温度变化会影响后浇带间距的伸缩,钢筋数量和设置形式也会对后浇带间距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要去设置后浇带附加筋,在保证施工质量间距和数量的情况下解决温度应力问题。

结束语

总之,后浇带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至关重要,在解决建筑沉降,减少温度影响以及缓解建筑工程变形等方面作用显著,后浇带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施工单位要严格建筑标准来设置相应的后浇带。

参考文献

[1]王俊.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124-125.

[2]陈华平.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运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1):41-42.

[3]刘艳芳.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居业,2020(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