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欣赏呼唤“悯农诗”的回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呼唤“悯农诗”的回归

王燕珍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内容提要:悯农诗是一面透视农民生活及其情感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一方面可以窥民生,照民情。另一方面,身在农村中学,我们的父辈都是些普通乃至卑微的农民,而我们的学生却经意或不经意地鄙视他们,对他们缺乏尊重和爱;同时每当值周时候走过餐厅看到学生在用餐时的消费奢侈现象,那份心疼感油然而生。针对此现象,语文新教材应该选入一些悯农诗。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祖祖辈辈,不仅可以纯洁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兴起去恶扬善之心,唤起那一份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之感,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悯农诗 窥民生 照民情 道德感 精神源泉

引言:

我国堪称诗的国度,煌煌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诗的花花世界。现在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古文的学习。但是你如果翻开高二阶段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入的诗歌分门别类,或林泉丘壑托物言志;或叙离愁别绪伤心事;或写羁旅漂泊之苦;或闺妇情缘深宫怨词;或仕途失意宦海浮沉;或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或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唯独没有描写劳动人民的稼穑之苦以及辛勤劳作终年却仍被剥夺得一无所获的悯农诗。连以往在《诗经》中曾经收入的一些反应老百姓稼穑辛苦的文章也给删掉了。作为从农村出来的一线语文教师,不能不深感遗憾。甚觉新教材有收入悯农诗的必要。

一、诗歌王国不能缺少悯农诗

有人这样说过:“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话掷地有声,意蕴无穷。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悯农诗的产生正是由中国农民自身命运决定的。自从禅让制被夏启“家天下”所代,古中国便走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侯门一入深似海”,那长长的庭廊走了漫漫四千年才到了尽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他们都把土地的所有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的子民也就被攥在那翻云覆雨的手掌心。土地是牛绳,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便被牵着鼻子乖乖地走。压在等级制度的“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其命运可想而知。“言笑晏晏”不是他们脸上的内容。

劳动生活创造艺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土壤使得悯农诗应运而生。因而悯农诗是与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息息相关。这样的诗理应在诗歌王国里占有一席之地,更应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有所体现。

二、悯农诗是一面透视古代农民生活及情感的镜子。

唐朝名臣魏征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以悯农诗为镜,可以窥民生,照民情。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上一代农民的稼穑之苦。

1悯农诗可以窥民生。

任何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悯农诗也不例外,它是古代最广大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天灾人祸,穷兵黩武,徭役赋税压得劳动人民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下面以白居易和杜甫的诗佐证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肩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观刈麦》白居易)

此诗具体描绘了割麦者和拾麦者“憔悴田亩间”的辛苦劳碌情景。通过暑气蒸,烈日烤,累得精疲力竭还不觉得炎热的割麦者的描写揭示了农民的辛苦;通过怀抱孩子因“家田输税尽”只能拾麦充饥的贫妇的描写揭示了赋税的严重。诗人对劳动人民倾注了满腔的同情。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三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兵车行》)

一将功成万骨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致使民不聊生。“生男不如生女好”的变态心理显示了战争(兵役,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壮丁稀少,民生凋敝。读之令人凄凄复凄凄。“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诗人向天呐喊,皇天曷极!伟大的杜甫那一声振聋发聩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载而下,犹自轰轰然如雷作响,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农民的悲惨境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祜《潼关怀古》)在阶级社会的任何朝代,农民的命运都是一样的。我想我们的学生如果读了这些诗篇也会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善良的神经。

2、悯农诗可以照民情。

诗是情感的产物,诗的诞生是人的情感作用于内心,而后通过语言得到外化的表现。悯农诗就是阶级压迫下来自黄土地上的呻吟,从中不难看出农民的反抗情绪。

江河总有源头。倘对悯农诗追根溯源,则不难在《诗经》中找到最初的那股涓涓溪泉,听到最初的那声呻吟。《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创作。在“十五国风”里以八十八句而谓为最长篇的《七月》《诗经·国风·豳风》篇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粟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这首诗歌用一种平谈、低沉而凄婉的调子,从全诗摆出来的一系列事实中,可以具体而深切让我们地感受到农民常年累月无冬无夏地劳动,却仍旧过着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他们处于被奴役、被剥削、被践踏的深重苦难里。奴隶主不但剥削他们的劳动,霸占他们创造的财富,还占有奴隶的人身,这篇诗是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真实写照。这篇诗歌虽然它的音量较之“坎坎伐檀”的怒斥声稍觉低沉,但我们分明看到一丝觉醒的意识在他们头脑发芽。四言体的《七月》那最初的呻吟穿过时间的隧道,以其强大的声音回荡在历史的空谷中,唤醒了一代又一代悯农诗人。随着阶级社会的深入发展,阶级压迫和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农民的反抗心声也越来越强烈。

“惟歌生民病”的白居易,大胆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地不知寒天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红线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这些悯农诗句像驽箭似的射向黑暗社会,令权贵“变色、扼腕、切齿”。白太傅在《杜陵叟》中爆发“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无疑道出了农民反抗的心声。

继承杜、白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皮日休,他最为著名的《橡媪叹》尤其深刻动人。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露。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铛。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厢。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批判的锋芒直射放高利贷的地主,明目张胆掠夺的贪官污吏,相当锐利。一个“诳“字,我们仿佛听到了农民的辘辘肠鸣!身受三种压迫的橡媪的命运不过是封建社会广大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其“可悲可惧”者催人泪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纵观悯农诗,我们不难明白“一夫振臂,万夫响应,四海之众,翕然从风”之类揭竿而起的壮举在历史舞台中接连不断发生的缘由了。

虽然作古的诗人都已化为泥土,但当年他们在泥土里挖掘出来的“声音”却没有被泥土所埋没。你看,昔日诗人们在现实主义的土壤里埋下的那粒种子冲破了坚实的外壳,经过千年的成长,正葱葱郁郁滴着醉人的绿呢!

三、悯农诗是学生精神生活的源泉。

有位作家说:“从来没有哪一天,道德有像它在今日的中国那样稀缺,也从来不曾有哪一天,道德有像它在中国今日那样被奢侈地挥霍。”

的确如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却越来越淡薄,他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当贫乏。当然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责任,它牵涉到素质教育改革中深层的矛盾和影响,是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而作为人文精神渗透得最多的语文教学更应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对于从大山中走出来的我,我们的父辈都是些普通乃至卑微的农民。然而,我们的学生一方面鄙视他们,经意或不经意。有的同学甚至埋怨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会出生在一个农民之家;另一方面却又毫无顾忌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他们穿着要名牌,吃饭“上档次”,同学之间动不动就摆阔气,高消费。把抽烟看作是有风度的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染患“攀比、浪费、奢侈”病。这对许多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民家庭,家长只能打肿脸充胖子,难为自己。我们不难发现衣着朴素的父母来探望不情愿接见我们的打扮入时的“公主王子”。这种鲜明的对比总让我想起悯农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民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场面。我们学生后脚还没有趟出泥巴地,前脚就在炫耀进口皮鞋蹭亮的商标。玩弄起“公子王孙”的把戏来,多么肤浅,多么可悲呀!因此,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这些“悯农诗”,我相信,劳动农民的那份勤劳、善良、质朴、忍辱负重的高尚品质,或多或少会激发他们兴起去恶扬善之心,唤起那一份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之心。

古人早就说过“诗关教化”。那就是说诗对于社会是有用的。《毛诗序》特别强调诗与社会的联接,强调诗对于社会盛衰进退的影响。美好的诗歌可以纯洁人们的心灵,使之更加高尚和尊严,最后达到移风易俗的境界。我相信,让学生欣赏适当的悯农诗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比如,每当我走过餐厅看到学生在用餐时的消费奢侈现象,几乎所有的餐桌上都是狼藉一片,甚至还有些没有吃过的馒头、包子等。而在餐厅四壁就挂着“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等字样的标语。每每此刻,我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就浮现出唐朝李绅的那一首脍炙人口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得之不易,又岂能糟蹋浪费呢?作者近似拉家常般说了短短的四句,但其震撼力和教育作用不亚于千言万语,千言万语又怎能抵得上这句话呢?读罢此诗,不能不信“入妙文章本无淡,等闲言语变瑰奇”。悯农诗应该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源泉。

结束语青少年正处在由心理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可塑性很强。一些青少年在接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精神品质的同时,更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欠缺的不是相互争斗,相互算计的技巧,而是欠缺理解和扶持,欠缺爱和尊重的教育。因此,我觉得新教材在选诗的过程中有必要收入一些悯农诗,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精神食粮。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他们的祖祖辈辈——离土地最近的农民,还在像人一样地活着,是他们无声无息地耕耘着最后一片绿意。

参考文献:

[1]诗与史——李绅《悯农》诗再论[J]. 吴怀东.  名作欣赏. 2021(28)

[2]李绅:崩塌的悯农诗人[J]. 邱俊霖.  文史天地. 2022(02)

[3]试析中晚唐悯农诗的思想内容[J]. 杨红.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4]试析中晚唐悯农诗思想内容及影响[J]. 冯嗣兰,肖东海.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