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产房饲养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猪场产房饲养管理

陆如祥

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江苏 南通226407

摘要:产房饲养管理是现代化、规模化猪场的核心所在,做好母猪待产管理以及仔猪分娩护理是产房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是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要求养殖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掌握产房饲养管理的要点以及重难点,从产房进猪前的准备工作着手,保证临床母猪管理落实到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接产和产后护理等,促进母猪的产后恢复,为提升实猪场的效益价值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猪场产房饲养管理,希望给更多养殖人员提供价值性参考。

关键词:猪场产房;饲养管理;措施

引言

产房管理在整个猪场运营管理中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是饲养密度最大的场所,对此,必须做好饲养管理,为母猪和仔猪提供优质的空间环境,从产前管理、接产以及产后护理这几个阶段进行精细管理,目的在于促进母猪产后恢复速度快,减少其他产后连带病症的出现,间接延长母猪的生长年限,保证仔猪成活率,这样对于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产房饲养管理有了全新认识,并且提出了具体化的实施建议,希望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促进我国养殖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1产房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1)栏舍清洗,产房中会使用保温灯、药品、垫子等,进猪前务必全部清理出圈舍,切断保温箱以及电热板的电源,使用塑料膜将插排包装好,做好残留饲料清理工作,防止堵塞排污管道。使用高压水枪把整个圈舍的产床进行清洗,然后使用烧碱进行保温箱和产床喷淋,间隔半小时后使用清水冲洗,特别注意料槽周围以及保温死角的清洁;(2)空栏消毒,用溴氰菊酯溶液(可防止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蜱、虱蝇和虻等)和二氯异氰脲酸钠粉(主要用于禽舍、畜栏、器具的消毒)兑水后整栋猪舍内产床、保温箱等喷雾消毒。用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厩舍、用具、衣服等消毒,可杀灭细菌、芽孢、病毒等)放在保温箱内挂.上保温灯熏蒸消毒24h。后期需用的一些药品、器具也可一同放在产房内熏蒸。清洗后要查看栏门、水管、食槽及排污沟等设备是否存有损坏的情况,对于损坏物品及时进行维修,最后把保温箱等归位。

2临产母猪产前饲养管理与接产

(1)产前饲养管理,在母猪临产前的三到五天,把母猪转至产床,为了减少应激反应,在入产房后的第一餐食,尽可能的少喂,在产前三天在母猪饲料中加入助产消炎药品,将使用量控制在一包,如果出现母猪食欲不佳的情况,可再加入一千克的葡萄糖粉;(2)接产管理,首先保证接产准备工作充足,检查器具准备情况,通常接产器具包括保温灯、毛巾、结扎线、干燥粉以及宫缩素等等,在母猪出现临床征兆后,对产床进行再次清洗。在仔猪出生后,动作轻缓的拿起仔猪,把仔猪口鼻以及身上的黏液清理干净,剪断脐带,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与肚脐靠近的一端,把脐带血排回到仔猪的腹腔,避免产生出血,使用已消毒的麻绳在脐带三到五厘米处结扎,去除过长的脐带。通常,在仔猪全身涂抹干燥粉,在保温箱中把仔猪烘干后取出,帮助仔猪吃上初乳,这样可以促进母猪继续分娩,保证母猪与仔猪安全。

3母猪产后护理以及仔猪护理

3.1母猪的产后护理

保证产后三天内后躯以及产床干净,如果发现母猪流出恶露,可使用青霉素和氯化钠进行消炎,然后注入鱼腥草和青霉素的混合液进行消炎。如果遇到母猪食欲不振的情况,在饲料中加入葡萄糖,或者喂白菜、草等。

3.2初生仔猪的护理

(1)给初生1到3天的仔猪肌肉注射一毫升的右旋糖酐铁补铁,用于预防仔猪贫血。仔猪犬齿位于上下颌的左右位置,每面两枚并且十分锐利,在吮吸或打架时容易咬伤母猪或同伴,所以要及时剪除,在牙的二分之一处剪断,保持断面平整,避免将牙齿剪的太短伤及齿根,剪牙后及时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为了有效预防仔猪断奶后,处于保育和长育肥阶段出现咬尾,大概在出生三天后使用专门的电烙进行断尾,将距离仔猪尾根2.5厘米处剪断并且进行消毒;(2)仔猪出生后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免疫力低下,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才能防止仔猪生病,通常仔猪出生三天以内,其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32-35摄氏度,随着仔猪的生长,其温度随之发生变化,温度控制主要采用保温箱、红外灯进行取暖;(3)仔猪寄养和教槽,寄养时母猪产期要相近,最好是1天之内不超过3天,把产仔多的寄养给迟一天分娩的母猪。因仔猪乳头已固定,一般不寄养到提前一天分娩的母猪,若寄养到提前出生的仔猪群,则易形成弱仔和僵猪。选择2-3胎,泌乳量高,性情温顺,哺乳性能强的母猪寄养。因母猪和仔猪相认主要是靠嗅觉识别,为顺利寄养,可将被寄养的仔猪涂上“养母”的奶或尿液,或是在母猪鼻.上喷碘酒或碘伏,最后应帮助被寄养的仔猪吃,上乳汁和固定乳头。为了让仔猪良好的适应液态饲料向固态饲料的转换,保证仔猪肠道良好的发育,避免在断奶后出现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问题,导致猪断奶重增加,在计划断奶的十天以前,需进行教槽,具体方法如下,把教槽设置在距离保温箱大概50-6厘米处,坚持少量多次添加的原则,保证槽料是新鲜的,教槽盆处于干燥状态,及时清理异物和粪便,这样能够帮助仔猪学会使用教槽;(4)仔猪免疫,秉承着防范大于治疗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仔猪的免疫能力,防控传染疾病的蔓延,同时将养殖经济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针对仔猪免疫能力的提高,可参考以下流程,在仔猪出生三天以内,在鼻尾处滴入狂犬疫苗,达到三天日龄后,注射0.5毫升的长效土霉素,7日龄后是注射盐酸头孢噻呋,等到14日龄时注射2毫升的蓝耳疫苗,21日龄注射1毫升的验算头孢噻呋,在不同日龄注射不同的疫苗主要是为了防范各种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等。

3.3断奶

仔猪断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内容,从原来依靠母乳和部分饲料作为营养供给,转化为依靠固态饲料吸收养分,这也是仔猪独立生活的象征,这时候是仔猪出生后面临的第二次应激, 如果对这一阶段的管理不够重视或者管理不当,会导致仔猪增重缓慢,甚至出现病重和死亡。 对于规模化的养猪场,可以按照母猪的分娩时间进行分批次的断奶,通常发育良好或者食欲强的仔猪,会被列入先断奶的批次,如果仔猪体质弱、食量小会后断奶。从养猪专业知识可以得出,处于21-23日龄的仔猪更适宜断奶,在断奶前后三天适当补充是液盐或者维生素C等,以降低仔猪的应激,另外,还可以在猪饲料中加入三珍散用于预防仔猪消化不良等问题,保证仔猪良好的生长。科学的断奶方式有助于仔猪健康生长,保障仔猪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下,带给养殖人员可观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养猪生产中,产房环节中的仔猪培育状况是决定猪场现阶段的生产效益的重要方面,同时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影响着猪场长期的生产效益,对此,应高度重视产房饲养管理,不断提高产房成绩,以促进猪场生产效益的提升。同时要求猪养殖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引入前沿的技术方法,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提供健康安全的圈舍环境,另外,应注重提高饲养员疫病防范意识,正确认知和掌握疫病和疫情发生的季节和处理措施,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为养猪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避免受到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钦宗.猪场产房饲养管理[J].乡村科技,2020,000(004):104-105.

[2]栗彦鹏.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与防疫[J].吉林畜牧兽医,2020(2):22-23.

[3]王军卫.夏季猪场产房母猪管理要点[J].兽医导刊,2020,No.345(11):82-82.

[4]郝瑞芳.影响规模化猪场产房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20(1):23-24.

[5]万建美,孙相俞.饲料无抗后秋冬季妊娠和哺乳舍的饲养管理[J].今日养猪业,2020,No.119(0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