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分析

李杨

泰安市泰山区征收管理服务中心  271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经常出现裂缝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的改进,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标和进度符合要求,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美观度和安全系数。首先对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工艺的相关概念和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之后针对其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分析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致使结构出现裂缝,如未能针对这种现象进行改进和补救,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负面作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提升,确保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的一致性。

一、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概述

建筑工程通常具有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工序繁琐、施工成本较高等特点,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以便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不同温度下、收缩不均匀等影响出现裂缝现象,这种裂缝的实际危害性并不高,但若不采取充分的措施进行预防,则易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基于这种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应遵守施工设计中的相关规定,可以通过在梁板、墙体、地板等处实现预留出施工缝的做法,把混凝土结构划分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等待建筑钢筋混凝土内部构件收缩之后,再对缝隙中的混凝土实时浇捣作业,将彼此分开的结构相连[1]。针对后浇带浇筑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时间。相对来讲,气温较低的天气有利于施工质量。在浇筑时向内部添加含有铝粉的混凝土时应注意其强度是否达到构建强度要求,同时谨防出现新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避免其结构部分承载力变弱。

混凝土后浇带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沉降后浇带,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当中主楼和裙房的沉降水平不一致问题;第二、温度后浇带,主要用以化解因温差过大引起出现拉裂的问题;第三、伸缩后交代,主要用以解决较大面积的建筑受温度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等施工缝的问题。

二、混凝土后浇带的重要功能

(一)化解工程沉降差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会将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基础等设置在一起,地基部分则会设计成独立的整体。为了防止建设工程出现地基沉降的问题,会在施工时设置后浇带将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进行暂时的分隔。等到建筑主体工程结构施工结束后,沉降段会相对平稳。在确定沉降量超过50%之后才能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将整个建筑进行有效连接,使之成为整体,以便保障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2]。需要注意的时,进行施工设计是,应对施工各个环节中所承受的不同受力状态进行提前计算和考量,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荷载力的校对和复核。

(二)降低温度差影响

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之后,其内部强度会逐渐提高。受混凝土自身特性所致,在其硬结的过程中,会产生混凝土收缩的现象,其工程结构部分则会在较热的环境中出现膨胀,在受冷之后出现收缩。在施工之后的两个月内,大部分硬结收缩现象会逐渐结束。同时,结构部分由于热胀冷缩产生变形同时又受到来自外部的约束,则会在结构内部形成一定的温度压力,在压力持续增大并达到一定阈值时,容易使其内部出现裂缝。在面积较长的建筑物施工时,如地下通道中每相隔30至40米,需要设置一条宽度在700至1000毫米内的缝隙,其内部设置的钢筋进行搭接或直通加弯。后浇带设置完成后,可以使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获得收缩的空间,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收缩应力。由于混凝土自身所具备的一部分抗拉强度,可以部分抵消温度应力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后浇带至少保留三十天,使收缩变形至少进行35%左右[3]。进行后浇带浇筑时,应选择0度以上,且气温相对较低的天气中进行操作,需要使用较强等级的为膨胀混凝土并采取相关养护措施,避免不同时期的混凝土间有裂缝的产生。

三、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要点

(一)对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

在后浇带施工当中,混凝土浇注是其主要内容,这一施工环节会对浇筑质量、建设项目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作用,因此,再选择建筑原材料时,应进行严格管理,使用无收缩混凝土作为施工原料,并在内部注入膨胀水泥。否则,新旧混凝土在相连部位结构连接效果无法保证且容易产生裂缝。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后浇带未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不可拆除部分模板和支柱,以防出现梁板变形或悬臂变形。进行浇筑施工时,应注意保证后浇带部分覆盖整个建筑结构的横截面当中,这样操作可以有效阻断混凝土结构当中的底板、墙板和梁板,避免在其中相互接触并加大应力反应。

后浇带建筑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搅拌,在填充进模板以后再充分振捣保证其质地密实。对于后浇带的养护措施应当到位,以此提升浇筑质量。根据施工方案中的相关参数认真操作,避免发生因厚度不合适所导致的模板侧面压力失控的现象。另外,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规格适合的振捣器。比如,50振捣器适用于振捣设备和钢丝网模板最小间距为40厘米;70振捣器适用于振捣设备和钢丝网模板最小间距为50厘米。

(二)底板后浇带施工工艺

首先,对后浇带的底板进行处理。考虑到工程中便于排水和清理的需要,应当在底层垫层上每20米处设置一块面积为500立方毫米的集水井,在底板施工时预留出相关位置,在施工结束前与后浇带一起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底板后浇带设立木板,应先将钢板止水带先固定,之后设置止水带木板,为提升后浇带的稳固性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严重跑浆现象,可以设置双层密目钢丝网之后再支模,钢板止水带需要露出一半的位置。

为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考虑,位于后浇带位置中的底板钢筋和钢筋骨架不进行焊接操作。当后浇带施工浇筑还未彻底封闭时,应避免出现钢筋骨架在水中的长期浸泡,但为了有效阻止各种杂物、污水等进入后浇带,可以使用临时的保护办法。否则后浇带中混入杂物,清理工作非常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在后浇带范围的两边以砖砌的形式设置矮墙,在底板和矮墙的相交转角位置以水泥砂浆砌成圆弧结构,在矮墙上方使用胶合板等材料对该范围施行有效的密封保护[4]。   

(三)对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工艺

在施工进行之前,需要就相关技术进行交底工作。现场施工人员需要遵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使用钢丝网模板进行垂直施工缝操作时,要尤其注意振捣设备和钢丝网模板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否则在振捣操作时,水泥浆容易流失。在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应采取足够压力清水冲洗的办法进行清理,确保将依附在表面的杂质等处理干净,将内在骨料完全显露,将钢丝网片进行冲刷,并在混凝土彻底凝结后拆除完成,再对施工缝进行高压水冲处理。如果其为木质模板,则使用高压水对垂直施工缝位置冲刷清理。除此以外,还应当尽快拆除模板,由于施工范围比较狭窄,操作局限性较大,通常采取人工作业进行凿剔处理。若混凝土的外表面呈现硬化的状态,就需要依靠凿毛机对其处理。若混凝土表层有比较明显的蜂窝或孔洞,则需要使用喷枪进行清理和修补。

四、结束语

进行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操作时,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方案的相关规定,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和相关细节做到准确把控。工程监理人员需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对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核,确保该项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得到落实,进一步凸显出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炳芳.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研究, 2018(2):2.

[2]宁武标.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1):69.

[3]陆总兵.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计原理与施工要求[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1):2.

[4]马安隆.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 商业2.0(经济管理), 20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