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白伟

云南省建水县西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建水 654300

摘要:虽然近几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依旧存在着结构过于单一,生产效能不足,农民增收困难多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解决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推动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尽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是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业产业发展是否兴亡。目前,党中央从根本上给予了农业产业发展充足的政策、科技以及经费扶持,制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期待以此来振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农业发展问题需要顺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从改革的角度用全新的思维重新审视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落实,尽管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依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目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道路。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社会还不发达,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还不够完全,仍有相当多的因素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1]

1.1  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度不高

无论对第几产业来讲,其发展的根本就是对传统农业的改良,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地区在传统农业改良上初见成效,但是三产融合度并不高。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筹集资金的过程相对艰难,且相较于工业与服务业来讲农业最终的资金回报也并不高,加之自然灾害严重,生产周期长,农业面临较大风险,难以吸引大量投入;二是三产融合难,三产融合主要集中于农业种植和加工方面,对于加工后的产品是否能进入市场,是否能进入工厂或加工厂,则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导致三产融合流于形式和概念炒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产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分别是: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如土地、水、电、气等资源严重短缺、资金匮乏,尤其是未充分投入公共设施类的关键性要素,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也不够充足,再加上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失本就严重,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三产融合的落实带来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政府政策宣传引导、扶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三是,政府主导下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提高三产融合程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

1.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第一个表现就是由于当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所以我国农业产业与实际市场需求无法紧密衔接。目前尽管目前我国依旧将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政府的引导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其次,第二个表现就是我国投入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比重低,尽管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总投入不断增加,但一直处于低水平。另外,受到经济发展不均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科研投资不足,科技投资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当中,科技成果转换率不足也是制约科技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最后,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足也是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不具备敏锐的服务意识,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3  农业产品品牌化效应不明显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的农业品牌化效应依旧不够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部分内容:首先,很多农业经营主体不具备标准品牌观念,由于农业经营主体没有意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品牌经营上的经费投资也会相对减少,同样他们对品牌的推广工作也会有所懈怠,长此以往品牌知名度无法得到提升。其次,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由于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容易受到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首先需要加强品牌建设;目前我国农业品牌化存在诸多困境:一是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增强,国外食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对国产食品质量提出挑战;二是品牌传播手段落后,核心价值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评价,而消费者黏度则反映出企业当前在市场上所占份额大小,只有农业品牌具备个性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消费者心中赢得口碑;三是销售渠道的缺失导致品牌知名度迟迟无法提升,农业品牌价值无法得到提升,品牌定位不够明确,最终导致农产品品牌同质日益加剧,甚至最终还会出现“一品多牌”的现象[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

2.1 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

自乡村振兴推出之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产业不具备长链,所以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效益提升。当前,互联网+行动和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此背景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革,以农户家庭式经营为主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转变。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国家扶持力度的日益增加,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当中。如何把握好机会,直面挑战成为了人们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新模式,试图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

2.2  构建新型农业供给体系

日前,存在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第一点是农产品暂时生产过多,导致很多农产品存量较大;另一点是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农产品供给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要求,人们开始对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有了品牌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就必须要改变我国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提升农业生产力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产业体系都是以家庭为主展开的,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规模较小的农业产业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农民增收困难有田无人种,有田无水卖,有粮无人收的困境。这不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而且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结束语

综上可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就需要准确把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同时还针对当下的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展开了详细分析,将农业产业全面发展作为工作开展的重点,充分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浩禹,王占成.乡村振兴背景下丹巴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222-225.

[2]陈有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以赣州蔬菜产业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5-7.

[3]张世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