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杜长明

身份证号:632123199207205995

摘要: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在未来发展领域的要求。因此,要全面提升相关管理理念,制定新的管理机制,重点开展数字化管理方法的开发和设计,注重对各流程优化模式的控制,以进度和质量为基础确保安全,合理控制新项目的各项费用,努力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实效。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1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共享资源的要求

对于工程建设管理而言,项目法人、施工方、监理等在往来过程中会形成许多的文件,需要进行上报与下达的信息十分复杂,为了能够顺利的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需要对配置进行整合和优化,促进查找效率的提高,并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

1.2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优势在于能够随时随地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信息的总体发展趋势和趋势有效解决困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落后的问题解决情况比较普遍。对其根本原因的分析取决于无法建立现场分析。当遇到问题时,就失去了治疗的使用价值。因此,有效性尤其必要。信息化建设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1.3管理决策科学性的要求

科学性决策,则是以事实理论为前提,在信息采集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3]。各类信息主要采取层层处理方式获取,这样数据才能够更具精准性。建立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将易用、实用作为基本原则,并以公司现存的实际工作流程作为依据,结合企业管理在信息化、电子化等方面的需求,将项目管理思想融入其中,使之演变成电力工程管理的主要工具。信息系统可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工程各种数据与流程,同时可以根据既定工程进度计划以及阶段目标,开展实施跟踪以及对比工作,动态调整各类资源,确保工程各类管理事项的稳步进行,从而可顺利地实现全面控制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的目标。

2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路径

2.1滚动式管理模式

简单来说,滚动式管理模式是基于流域水电项目工程,而出现的管理模式。滚动式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在多样化流域中,有针对性的安排契合的专业人管进行管理,例如:有的工作人员负责项目前前期阶段的建设;有的工作人员负责后续阶段在雏护方面的管理。这种滚动式管理模式,不仅带动了电力工程在管理工作方面的效率,减少了施工阶段的投入性成本,还能够让物力与人力得到充分利用,推动健全电力工程方面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2.2应用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软件

对于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实时管控施工进度尤为关键,可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的了解,确保其能够融入到整个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之中,与不同信息工程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关部门需要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不只是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监控,还应全方位排查可能导致安全的风险因素,对工程进度和可能会形成的风险类型进行管理,落实好相应的管理方式。针对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而言,安全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存在外界因素,如环境、设备等,而且还存在各种内在因素,如员工意识及操作技能等。内在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往往可通过学习来改善,这便要求相关人员全方位、牢固地掌握管理技术,对各种管理软件了如指掌,且可灵活、熟练地运用。使用这些软件,可有效保障电力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地开展制定计划、实施与后续验收等一系列工作。

2.3强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电力整体工程方面的实际建设中,可以发现主要参与方是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能够直接决定,此项目在实际建设阶段的质量与进度。所以电力工程负责施工阶段的单位,一定要注重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与专业技能。为此施工单位首先可以定期给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与素质培训,以此强化他们在综合方面的素质,以及在施工方面的技术水平。促使他们可以在实际工作阶段。能够良好地完成施工作业。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可以从高等院校中,吸纳专业水平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以此完成工程建设,提升工程整体的建设水平。

2.4进一步优化创新项目储备库存管理模式

在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中,应积极创新项目储备库存管理模式,严格把控项目入关口,规范统一项目出口。近年来,储备库存管理模式日益兴起,且逐渐成为了电力建设工程项目预算管控的主要模式。从项目准备到具体施工,这一模式可全方位管理整个企业,并能够把关键字作为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编码进行准确、全面地识别。对于这一管理模式,各部门应基于项目等级进行科学排序,此排序需要将项目具体开展时的状况进行明确,存在着非静态的特点,有关部门再根据排序融入预算项目,从而促使储备、预算、实施等环节进行密切练习,避免项目调整影响整个预算。并且,针对项目施工材料预算而言,可通过软件实现全面、准确的录入,计算机能够迅速的将每一天具体的工作量计算出来,如果施工过程产生了误差较大的问题,电脑便可立即反应,如此工程监管人员便可准确地找到负责小组,迅速找到问题原因,从而有效解决。这一种管理模式不仅可加快工期,而且还能够有效预防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5完善施工管理程序

在完善施工管理程序方面,可以主要将原有组织结构的直线制变更为扁平制,扁平制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信息在传递阶段中的虚假性,与此同时,扁平制下的组织形式,还能够把高层与基层之间紧密连接,能够有效提高高层信息至基层的输送速度,帮助决策层及时掌握工程现场中的实际情况,以此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有效解决,并且站在基层员工层面来看,也便于明白领导意见。

2.6应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工程设计

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成熟的形势下,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可全方位、高效率地收集与分析各种信息。在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全面考虑到整个项目过程的各个细节,并广泛收集与分析网络上相似项目,有效预防项目问题的出现。立足于大数据收集的方法,能够向有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具准确性、全面性的指导书,此指导书会考虑许多方面,能够促进项目施工进度的加快。但是,此指导书通常处在被动状态之中,此种变动并不代表此技术涉及问题,而是科学的变化,可根据突发情况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为突发状况留足空间,有效防范于未然。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攀升,可以说我国在电力工程方面的整体建设,得到了不小的发展。不过因电力工程方面的管理会涉及到投资主体与承建方在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所以现今我国在强化电力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为此我国在电力工程方面的管理模式创新改革,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并向别的国家学习先进经验。通过滚动式管理模式、成本式管理模式、强化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完善施工管理程序等方式,为日后我国在电力工程方面的管理创新局面,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强,杨琳琳.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8):72-73.

[2]张静,彭妍婕.电力工程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0):55.

[3]吕文波.关于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180-181

[4]叶绿宇.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藏品,2020(03):255.

[5]王宝宏.新时期电力监理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20(1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