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围术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围术期中的应用

翟春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19年6月-2020年10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甲组(44例)、乙组(44例)。乙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乙组患者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分析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经比较研究后发现,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其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较之乙组患者更低,表示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践中增加心理护理相关内容优势明显,可大大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身体恢复的影响性。因而应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践中融入心理护理内容。

【关键词】心理护理;胸腔镜;切除肺大泡;应用效果

    肺大泡指的是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进而在肺组织形成含气囊腔的情况[1]。肺大泡如若未得到及时的干预,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腹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手术是治疗肺大泡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2]。这一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3]。若在患者手术后对其展开恰当的护理,能够加快患者身体恢复进程,降低疾病危害性。心理健康对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对患者展开护理过程中也应加强心理护理。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对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探究,现形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涉及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8例胸腔镜下切除肺大泡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19年6月-2020年10月,以单双数法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组别的划分,甲组与乙组各涵盖患者44例。甲组患者年龄范围是36-57岁,中位值为(48.57±2.61)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4:20;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者数量为33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患者11例。乙组患者年龄范围是37-56岁,中位值为(48.52±2.63)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3:21;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者数量为32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患者1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经比较后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可继续完成比较研究。

1.2 方法

    乙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1)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其展开适当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腹腔镜切除肺大泡手术的必要性。(2)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后应密切观察其各项生理指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心跳、脉搏等。

    甲组患者在乙组患者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较大的情绪波动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患者由于对手术方式的不了解,在手术前势必会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当科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后待患者出现明显负面情绪后对其展开必要的心理干预。应当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并向患者讲述手术成功患者的案例,使患者紧张情绪得以缓解,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使患者提高治疗配合度。针对患者担忧术后疼痛的问题,护理人员可请求已经康复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其与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充分交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较为平稳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运用百分制评分原则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若分数高于85,则表明非常满意;若分数介于60至85,则表明一般满意;若分数低于60,则表明不满意。以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为客观依据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数值越高,则说明患者负面情绪越重[4]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检验通过卡方进行,其具体表现形式为百分比,计量资料检验通过t值进行,具体展现形式为X±S,若示为P<0.05,则说明对比有意义,若P>0.05,则说明对比无意义。

2结果

2.1 满意度对比

    甲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甲组

44

40

3

1

97.7

乙组

44

35

2

7

84.1

X2

-

4.950

P

-

0.026

2.2 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甲组患者SAS、SDS评分较之乙组患者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SAS、SDS评分(x±s,分)

分组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甲组(n=44)

62.46±2.18

33.47±1.45

63.92±2.62

31.39±1.32

乙组(n=44)

62.39±2.26

42.73±1.87

63.79±2.71

40.37±1.47

t值

0.148

25.958

0.229

30.150

P

0.883

0.000

0.820

0.000

3讨论

    在对患者生理层面展开护理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能够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身体恢复的影响性,使患者身体恢复进程加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甲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乙组患者;护理后甲组患者SAS、SDS评分较之乙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综上,应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增加心理护理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锦.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手术配合与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9):312-313.

[2] 王丹.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9,9(16):139-140.

[3] 李黎.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88.

[4] 冼燕凤. 胸腔镜治疗肺大泡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