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阿尔祖古丽·努尔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康复效果指标显示,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

前言

新生儿重症肺炎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也是新生儿科的危重急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患儿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窒息危急情况,威胁患儿生命[1]。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是新生儿重症肺炎的常见治疗措施,能够改善通气功能,维持基本氧合[2]。但是,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同时,患儿可能会出现气管黏膜溃疡、声门水肿等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本研究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3];2)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3)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儿家属不愿参与本研究。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14d,平均(6.8±1.4)d;体重2.3-3.7kg,平均(3.1±0.3)kg。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16d,平均(7.2±1.7)d;体重2.32-3.9kg,平均(3.3±0.4)kg。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2.1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各项护理措施等。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该小组由护士长和6名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组成,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包括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具体护理措施操作流程等内容的综合培训,小组成员考核合格后上岗。2)制订护理计划:结合查阅文献、既往临床护理经验、小组讨论交流制订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如下:①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无菌湿化罐,及时清理冷凝水,将集水瓶放置于呼吸环路的最低位置,每日除尘清理压缩机过滤网。②评估患儿痰量及积聚位置,评估吸痰时机,正确进行吸痰操作。③让患儿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25°-30°。④在喂养时合理控制速度,避免呛咳,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⑤定时拍背和翻身护理。

1.2.2观察指标

1)康复效果指标: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上述康复效果指标。2)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过程中,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1.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比较分析,当P<0.05时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康复效果指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康复效果指标比较 (x±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

60

11.2±1.5

17.9±2.4

观察组

60

8.8±1.3

13.0±2.1

t

9.366

11.902

P

<0.001

<0.001

2.2两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60例患儿中,发生气管黏膜溃疡7例,声门水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观察组60例患儿中,发生气管黏膜溃疡2例,声门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4.227,P=0.040)。

3 讨论

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新生儿重症肺炎的常见治疗措施,能够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4-5]。对于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促进疾病康复,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中,我们共观察了12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干预组相比,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儿康复效果指标中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儿疾病康复,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发生。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均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6]。而本研究应用的集束化护理干预中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护理、吸痰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和拍背翻身护理措施,均是通过循证医学证实在机械通气护理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护理措施,从而能够促进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疾病康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肖春,刘晨晨,赵明婵,等. 肺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1(22):95.

[2]黄愉.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 健康大视野,2013,21(6):401-401.

[3]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995-997.

[4]高源.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氧合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9,38(11):78-80.

[5]吴景莲.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0):18-21.

[6]金荣,祝兵,李婷婷. 集束化护理在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4):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