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实施心理学干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探究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实施心理学干预的效果

王利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医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心理学干预的实施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 纳入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5),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学干预的观察组(n=35);观察、对比两组最终干预效果。结果 在治疗依从性数据指标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更优;在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改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心理学干预效果显著,可切实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学干预;常规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hypertension nursing. Methods 7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intercep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may 2022; The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table method. Group 1 wa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n = 35), and group 1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n = 35); The final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erms of treatment compliance data indicator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disease treatment and stabilize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level; It has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 senile hyperten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相关文献报道称【1】,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促进该疾病患者临床治疗配合度的提升、帮助患者更好的稳定血压,还可很好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鉴于此,本研究纳入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对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心理学干预的实施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详情如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5),1组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学干预的观察组(n=35)。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男患18例(51.43%)、女患17例(48.57%);年龄分布范围在51岁-80岁之间,中间值(66.41±3.82)岁。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男患19例(54.29%)、女患16例(45.71%);年龄分布范围在49岁-79岁之间,中间值(66.83±4.01)岁。组间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

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本组患者以基础健康宣教、遵医嘱用药指导、耐心解答疑惑以及定期血压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学干预,其中常规护理干预同上述对照组一致,心理学干预详情如下:

①个性化心理干预:护理干预期间,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构建有效交流,对患者内心实际想法、身体状况等基本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与了解;引导患者勇敢倾诉内心想法,根据患者反馈内容展开个性胡心理疏导;借助治疗成功案例,强化患者疾病治疗自信心,舒缓患者不良情绪【2】。②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疏导: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这一疾病,还尚未找到彻底根治的方法;所以,日常生活中,患者只能够通过合理服用降压药物和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的方式来达到控制自身血压水平的目的。但此期间,部分患者会因为长期服药等原因影响产生抑郁、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以至于对其疾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讲,重点讲解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控制的积极意义,以此使患者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纠正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告知患者日常饮食时注意营养的补充,以强化机体抵抗力,保证日常睡眠的充足。③多方参与: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应注重与家属沟通工作的开展,指导家属主动参与到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给予家属以心理疏导;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以安慰、鼓励与关爱,多多陪伴患者,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温暖,更好的配合疾病治疗。

1.3指标观察

针对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以下指标展开观察与对比:

1.3.1治疗依从性。以自制评分表进行评估,评分0-100分,85分及以上为十分依从,65分至85分为部分依从,65分以下为不依从。

1.3.2血压水平。于护理干预后测定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疾病治疗依从性

如下表1所呈现,在治疗依从性数据指标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更优,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表1 对比两组疾病治疗依从性[n(%)]

组别

例数

十分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对照组

35

16(45.71)

11(31.43)

8(22.86)

27(77.14)

观察组

35

24(68.57)

10(28.57)

1(2.86)

34(97.14)

/

/

/

/

6.248

P

/

/

/

/

0.012

2.2对比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

如下表2所呈现,在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改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后血压水平[n±s),mmHg]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

对照组

35

86.24±4.59

143.33±3.28

观察组

35

77.50±3.07

124.01±2.20

t

/

9.364

28.940

P

/

0.000

0.000

  1. 讨论

由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等多因素影响,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活动,并因此对自身血压水平控制效果造成影响【4】。而心理学干预则是基于一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活动下,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其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以此更好的控制其血压水平【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依从性数据指标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更优;在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改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心理学干预效果显著,可切实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亚立.延续性护理对老年H型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7).288.

[2]杨绪梅.舒适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6,(6).198.

[3]刘甜,刘杏,李胜玲,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629-634.

[4]梁瑞霞,黄凤霞.延续性护理在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形成及提高血压控制水平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35).181-183.

[5]王朋朋,应燕萍,高忠兰,等.APP在H型高血压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12).112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