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审思·提炼—以小班《让我试一试》为例推进课程审议实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优化·审思·提炼—以小班《让我试一试》为例推进课程审议实效性探究

赵青

杭州市兰苑幼儿园

【内容摘要】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研究,聚焦课程实施中关键问题的解决,助力幼儿园基于儿童立场活用课程资源。课程审议实践选用“让我试一试”主题,通过我园课程审议步骤,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兴趣入手,优化选择课程内容,审思推进积极创生,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关照儿童的发展,审思儿童的需要,满足儿童的兴趣,正是幼儿的这种情感参与才使他们的学习更有趣味,更具意义。

【关键词】课程审议 小班幼儿 班本课程

一、解析教材,梳理主题脉络

随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省编课程的园本化实施已经成为常态。分层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研究,聚焦课程实施中关键问题的解决,助力幼儿园基于儿童立场活用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建构,提升课程适宜性。本次审议实践选用的主题《让我试一试》来源于《生命·实践·智慧》教材,本主题中分别有“吹泡泡”“方方和圆圆”“小黄和小蓝”三个子主题版块,幼儿是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幼儿的科学探究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来源于幼儿在生活中对事物的兴趣和问题,让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享受探索的乐趣,自豪地回忆自己所了解的秘密。正是幼儿的这种情感参与,才使他们的学习更有趣味,更具意义。主题《让我试一试》正是试图让幼儿在“吹泡泡”、“搭积木”和“玩颜色”的做做玩玩中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及其特性,探究其中有趣的小秘密。

明确主题《让我试一试》后先从分析教材、主题思考、目标解读、内容筛选、内容架构、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研讨,  “吹泡泡”作为主题的第一个子主题,是主题推进与实施的核心部分,观察、探究的过程中让幼儿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让幼儿感受到万众探索的乐趣,积累了更多的关于泡泡的感性经验,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丰富和表现自身对泡泡的感知与探究。

“方方和圆圆”子主题是幼儿对生活场景中到处存在的物体形状有着广泛接触,方方的桌子、椅子、柜子,圆圆的碗、盘、球等作为探究对象,从孩子们喜欢的形状食品开始,通过吃、看、说、做、玩,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在操作实践中感知圆形、方形等形状的不同特征,了解各种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出现了分类、对应、数数、配对等活动。 

“小黄和小蓝”子主题中是引导幼儿感受物体色彩,玩着玩着奇妙的现象被幼儿发现了小蓝、小黄怎幺変成了绿色,色彩真是太奇妙了,幼儿用喜欢的色彩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并探究着其中的无穷奥秘,拓展丰富了孩子们日常物品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提问。

《吹泡泡》子主题内容比较聚焦且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是幼儿熟悉又喜爱的,幼儿对泡泡的原有经验,有助于他们自主自发的去探究和表现。《吹泡泡》这个子主题课程以艺术和科学为主,融合其他领域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课程实施路径。

   二、基于幼儿经验,优化教学活动

(一)发现兴趣,支持幼儿

主题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刚好跟幼儿的兴趣点不谋而合,所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用动作姿态模拟泡泡的不同形态及变化,让他们在表达表现泡泡的同时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在子主题“吹泡泡”开展过程中也有各种泡泡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在感知、理解、体验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活动设计通过情景故事和游戏让幼儿在音乐中自主探究、大胆表达,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目标入手,分析内容

  1. 分析活动目标

目标1:听歌曲运用肢体动作多样表现泡泡的变化。

目标2:感受歌曲的欢快,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对小班提出的目标是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链接指南再分析教师选择的小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原教材目标侧重于歌唱教学,通过试教发现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朗朗上口,小班下的幼儿很快就能哼唱,活动过程中他们更乐于用各种各样的动作姿态表现泡泡,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和原有经验,活动重点聚集在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多样表现泡泡上,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情景故事和游戏让幼儿在歌曲中自主探究大胆表现自己,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1. 分析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中将歌曲歌词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去,提出关键点,通过吹泡泡——变泡泡——泡泡飞——泡泡躲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环节教师就用吹泡泡的形式导入,幼儿都兴趣高涨,开场教师扮演泡泡国王,运用泡泡国王变魔法这样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情境贯穿始终,然后通过唱魔语,运用身体动作和声音变化感知泡泡的强弱变化,同时给幼儿穿上喜欢的泡泡披风把幼儿变成一个个泡泡,这样的故事情境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此串联整个游戏活动。

第二环节在游戏中通过教师开放式的情境设置和提问,将游戏情景加入到整首歌曲中,运用动作、声音表达表现《泡泡不见了》,教师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创编的泡泡造型和泡泡怎么飞、泡泡不见了,运用肢体动作都能大胆的表现出来。同时也能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元素中的强弱和休止。

第三环节通过泡泡王国大狂欢,将游戏魔法加入到歌曲中让幼儿一起跟随音乐玩泡泡游戏,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的过程中动静交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以下是本活动目标对主题目标的支撑度分析表。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独特的肢体动作表现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和情感,链接《指南》中提出的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幼儿充分的支持和引导。对于一些积极表现的幼儿理解和珍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大胆表现,回应并支持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于胆怯不主动的幼儿帮助他们逐步尝试,不怕困难,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获取游戏新经验。

三、优化审思提炼,推进实效探究

  1. 兴趣入手,优化内容。

    在《让我试一试》主题中,通过分析幼儿关键经验,调查幼儿真实的兴趣点和需求,认真梳理主题框架,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泡泡,并给予幼儿各种支持。拿到主题教材内容,首先要素材分析、价值判断、目标定位、策略学习。主题课程的审议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关照儿童的发展,审思儿童的需要,满足儿童的兴趣,用多样化的活动,尤其是小班幼儿要用游戏区域或游戏化的活动助推儿童成长。

  1. 审思推进,适时调整。

    主题课程审议的最终目的一定要落实在确立适宜幼儿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促进幼儿适宜性发展上。音乐教学活动《泡泡不见了》原教材目标就是侧重于歌唱教学,通过试教发现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朗朗上口,小班下的幼儿很快就能哼唱,活动过程中他们更乐于用各种各样的动作姿态表现泡泡,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和原有经验,将活动重点聚集在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多样表现泡泡上,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体验泡泡角色的欲望。审议推进过程中要基于儿童立场进行积极调试和灵活创生,基于教材采用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1. 立足幼儿,生发课程。

主题审议中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以班级幼儿为本进行课程实施和开发,根据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共同兴趣,充分运用班级的各种课程资源,在教师与幼儿各种资源的互动中运用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储备及教学智慧,和幼儿共同建构班级特色课程,探索学习的动态过程,为幼儿创设更大的范围、更自主的方式去拓展幼儿的生长空间,更能激发幼儿的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王少华.幼儿园课程开发中“课程审议”的实践探讨 [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 (07).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