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设计

张建军

天津市筑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143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前人开拓发展了许多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物质与精神,观念与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到,在文学上,从语言到图形,再从图形到文字,再从文字到诗歌写作,在艺术上,从写实到写意,这些都是基于传统文化而创造的文化。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设计

引言

传统永远不会消失,当人们迷失在现代城市冰冷的钢铁“丛林”中时,他们对传统建筑的舒适需求和对自然的向往就会重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统元素不仅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而且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但是,传统建筑、中国元素、现代设计的结合,不应该是硬核嫁接,我们的城市也不需要再建一座福禄寿大厦或者方圆大厦。我们需要的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设计师在精确控制材料和结构的前提下设计的建筑。

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风格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性质和地域性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差异。比如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装饰豪华,色彩斑斓,风格鲜明。(2)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盈、玲珑、活泼、纤细、通透、古朴典雅,呈现出优美典雅的风格。(3)岭南园林建筑以轻盈、透明、质朴、玲珑而华丽,呈现出写实而含蓄、玲珑而优美的风格。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设计要点

2.1平面布局

(1)建筑布局是决定一个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乃至一个村庄、一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平面布局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雄伟、整齐、对称,一个是曲折、灵活、多样(2)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以明显的中轴线为特点,上有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有陪衬建筑。这种布局是主次对称的。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有一个影子墙或拱门在前面,然后山门。山门内有前殿,后有正殿。中轴线两侧建筑排列整齐对称。例如,山门两侧有侧门,正殿两侧有侧堂,其他殿建筑两侧有游廊和侧堂。工匠们用云映月、绿叶红花的技法,衬托出主楼的雄伟。从一门一厅到两门三门九宫,这座巨大的皇城有着同样的统治。这种以陪衬为主的庄严庄重、整齐对称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学说对崇高庄严的要求,因而流传了几千年,并逐渐完善。(3)另一种是相反的,不统一,不对称,因地制宜,适合布局。大多数风景园林、住宅和村镇都是这种形式。其布局方法是根据山川情况、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灵活安排。比如山脚下的房子,甚至寺庙、官邸,都是依山而建。这种情况最适合西南山区,江南水网地区,地形变化大的地方。这种布局原则之所以沿用千年,是因为它满足了广大地区和不同自然条件下多民族文化习俗的需要,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是布局灵活、曲折多变的典范。根据自然情况和河网,山城、水乡、村落的布局出现了许多实用而优美的古镇规划和建筑风格。传统永远不会消失,当人们迷失在现代都市的冰冷钢铁“丛林”中时,其对传统建筑的舒适需求与对自然的向往又会重新出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统元素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而且彰显出顽强的生命力。但传统建筑、中国元素和现代设计的结合不应是硬核嫁接,我们的城市不需要再建一座福禄寿楼或方圆楼。我们需要的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是设计师在对材料和结构进行精准控制的前提下设计出的建筑。

2.2选择传统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最基本的元素,与建筑文化密切相关。在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从标准化的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应用上的差异入手,灵活运用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材料,同时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材料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深度融合。例如,在中低层建筑的屋顶区域设计中,可运用“瓦”这一传统建筑标志性元素,借鉴传统建筑的屋顶构筑方式,将其铺设在建筑屋顶上方,构成具有独特弧度线条与传统文化气息的屋顶与屋檐,以达到美化建筑轮廓、改变建筑整体形状、增添建筑文化底蕴的目的,充分发挥出瓦的独特美学价值与精神价值。例如在张家界六甲酒店的设计中,设计师以湘西本土建筑的传统语言为基础,将青石板、红松木等材料应用到酒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与不锈钢、金属拉伸网板、玻璃等现代材料相结合,构建出了由熏黑色红木窗棂格栅、红木大门、青石板地面、白墙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共同组成的建筑外立面,使整个酒店极具湘西传统建筑风格。

2.3运用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为了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还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结构形式。从具体的设计和应用思路来看,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密切相关。例如,对屋顶形状和屋顶构件风格的特殊要求改善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但也制约了建筑的长远发展。因此,设计师对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应用还需采取“抽象继承”的策略,将各种经典建筑结构形式中的设计哲学、原理等精华提取出来,作为建筑结构形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再结合自身思考及建筑实际建设需求,完善建筑结构形式设计方案,赋予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以全新的意义。例如在四川眉山中医医院的设计中,设计师在借鉴传统建筑穿斗式建筑结构形式的同时,对繁琐、复杂的椽檩梁斗加以简化,将其设置成多个横梁简单交错的新结构形式,同时对斗枋、纤子等木构件进行符号化、艺术化处理,既凸显了建筑在结构形式上的特色与传统文化底蕴,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功能性、空间布局的限制。此外,在空间塑造上,眉山市中医院还借鉴了“天井”这一传统建筑元素,调整了常规的现代建筑结构,在建筑内部设置了开放的中庭空间,并在“天井”周围的立面上设置了多种木构件和花窗,最终达到了突出建筑传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自然风、自然光)的设计效果和目的。

2.4大力培育传统技艺传承人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培养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以免失传。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保证手工艺的积累和创新。理论著作方面,我国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记载了大量的技法。通过历代的积累和传承,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保证了“匠心”的延续。因为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好的建筑是城市历史的重要延续,会影响其周边环境,所以在建筑学家看来,每一个建筑物都必须有它自己的特点:它们塑造了城市品格,承载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们产生了一种正能量信号以及与城市交流的火花,它们本来就是一种会呼吸的生命体。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传统手艺的传承人,以防止生命断档与流失。传统手艺传承人将依靠其优秀的职业素养与丰富的艺术实践,为顾客们定制全新的艺术生活方案,深刻理解他们对艺术生活的渴望,并按照他们的需求促使艺术作品走入日常生活中。

结束语

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虽然传统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推动建筑设计创新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想真正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建筑规划设计的实践中,需要采取平面布局、传统建筑材料应用、运用传统建筑结构形式、大力培育传统技艺传承人等策略。

参考文献:

[1]谭慧莹,李娟.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居业,2020(07):29+33.

[2]唐耀晟,廖为胤,程禹哲.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267.

[3]陈艳.试分析建筑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9(23):17-18.

[4]李慧,周亮.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与实践[J].北方文学,2018(11):158-159.

[5]李江珊,郑绍江.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