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听力障碍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我校听力障碍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赵莉莉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各种干预方法逐渐介入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领域,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作为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交叉的产物,弥补了听力障碍儿童难通过科学、语言、等学科理解周围环境的不足,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工作实践发现,艺术教育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我校听力障碍儿童艺术教育方法列举及实践案例、艺术教育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等。

【关键词】艺术教育  听力障碍儿童  艺术教育干预效果

一、前言

当越来越多的治疗方式介入到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中时,仍然有许多家长过分强调孩子在认知、计算等方面的发展,忽略了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教师有更多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听力障碍儿童出现的问题,他们更需要全面、系统的教育,从国内外研究与笔者本人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是弥足珍贵的。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以致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艺术教育通过在康复教育环境中,有意识地运用艺术形式和创作过程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其健康交流和表达;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听力障碍儿童稳定情绪、关注和解读他人心理和提高社会功能,促进人际交往,从而使某些听力障碍症状减轻或治愈,或使一部分听力障碍学生能够只聋不哑,学会发音说话。

二、艺术教育实践

艺术可划分为动态艺术、静态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Aach-FeldmanKnuckle-Miller(2001)以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和Golomb(1974)等的艺术正常发展研究为基础,对具有身体、认知和情绪障碍的儿童进行干预。Silver(2000)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采用艺术活动形式进行听力损害、学习失能、认知损伤患者的认知发展,他的绘画艺术治疗主要干预儿童的顺序概念、空间概念和概念形成的认知技能。(3)我校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开展了游戏、儿童剧、美术活动与可视音乐等课程,依据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艺术干预,以促进他们认知、情绪等机能的发展。

(一)编排课本

为提高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力和表演力,我选取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一至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若干篇寓言故事、叙事类课文,陆续编排夏夜多美》、蜘蛛开店》、《小壁虎找妈妈》、《纸船和风筝》等课本剧。现详细展示《蜘蛛开店》的编排过程:

1.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蜘蛛开店为脚本,编排剧本。

2.依据班级每位听力障碍儿童身心特点和孩子们的意愿进行角色分配

3.购买或制作服装、道具。

4.排练,针对排练中的问题进行整改,再练习。

舞台剧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向孩子们剖析故事主题,在此过程中既进行了美的感染教育,又促进了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二)美术活动

1.活动内容——动物园里动物多(指印画)

2.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指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3)鼓励听力障碍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审美情操。

4.活动设计

(1)活动准备:

a.准备好的指印画一份。

b.彩色印泥一份。

c.签字笔每人一支

(2)过程

朗读儿歌《动物园里动物多》,激发儿童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用课件展示已准备好的作品)仔细观察,画面中有什么?我们在哪儿见过?(太阳、鸵鸟、刺猬、苹果、樱桃)

(3) 引导学生探索

a.教师现场演示一个指印(大拇指、横向),告知孩子它可以当做鸵鸟的肚子。

b.接着在鸵鸟肚子上上脖子、腿、尾巴。问孩子们:我们的手指印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小朋友一起动动手吧!

(4) 教画过程

教师请学生伸出自己的手。看老师示范,练习用五指印出不同大小的指印,画出鸵鸟、苹果、樱桃、刺猬等物体。

(三)律动游戏法: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生活的秩序要在儿童的游戏中建立。游戏是听力障碍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符合年龄特点的活动。游戏可以让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听力障碍儿童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因而我们在律动课教学中设计一些互动游戏项目来提高听力障碍儿童部分欠佳的功能,譬如碰碰舞学生在游戏中与同伴做握手、挥手、碰头等动作,在互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四)可视音乐治疗法

可视音乐治疗是一种全新的多感官综合干预方法,系统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刺激营造梦幻般的环境,使听力障碍儿童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感官信息、减轻焦虑,并诱导儿童与环境互动,以此来调节他们的情绪、起到唤醒、激励、抚慰、宣泄等精神作用,进而对听力损失起到补偿性作用,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同时,音乐、画面等要素的动态出现也为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积极运用可视音乐治疗仪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三、艺术教育的干预效果

(一)提高听力障碍儿童表达能力

听力障碍教育领域,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艺术技能,而是充分发挥儿童的表达力和创造力。绘画、律动课本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正弥补听力障碍儿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弱的有效途径。比如:艺术活动可作用于右脑,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当言语表达不了情绪与经验时,通过绘画、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表达开心、激动、难过等情绪,艺术形式成为一个奏效的抒发渠道。我们用开展艺术活动的方式,通过非语言的交流互动,更真实地了解听力障碍儿童对自我、他人和所处环境的认知

(二)推进多重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的开展

候祯塘对行为导向艺术治疗对多重障碍儿童行为问题辅导成效,及其增进图画概念的辅导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日常生活等的学习、情绪与行为问题、人际互动、自我表达能力、会话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1]此外,候祯塘探讨的内容结果显示,艺术辅导能增进被试的答话行为。

(三)教育与训练治疗

近代美国的艺术教育大师艾斯纳(Esiner,1972)认为儿童艺术的发展除了重视儿童本身的成长因素,亦强调环境互动的结果,在肯定学校艺术教育功能的同时为艺术治疗领域中利用艺术教育来作治疗(Educational  Approach)的模式作了最佳的诠释。[2]

- 1 -


拿我校这样一个地区性听力障碍教育环境来讲,艺术教育用于有表达理解能力弱、行为问题的听力障碍儿童,它不但有教育的要求,还起到训练康复、心理辅导的作用,且已获得相应的效。在艺术活动中应用艺术形式改善了听力障碍儿童在认知、生理或情绪等方面的困扰;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周围环境联系的能力,帮助其在觉、语言、理解、认知等能力受损的情况下,表达想法与情感等。艺术活动过程就是听力障碍儿童把环境中多种多样元素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复杂过程。

- 1 -


[[1]]侯祯塘,艺术治疗法对国小启智班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辅导效果研究,台湾:屏东师范学院第17期,1992.329-366

[[2]]高颖等著,艺术心理治疗,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