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乡创模式的探索及应用—以成都邛崃乡村振兴产业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3

乡村振兴中乡创模式的探索及应用—以成都邛崃乡村振兴产业园为例

秦训刚

深圳市天成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产业和人才“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土地污染与农法失传,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手艺等失去传承土壤。乡村如何复兴?闲置的土地及农业资源如何利用? 乡村发展如何转变模式重新赋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我国广大乡村的“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成都邛崃乡村振兴产业园为例,探索以地域文化为内涵,创新为手段的乡创模式,链接在地产业、文化、生态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再生, 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创模式探索应用产业园

中图分类号:TU982

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1. 乡村振兴中的乡创模式

1.1乡创模式定义

乡创,用文化和创新激活乡村资源,以盘活、赋能、融合为手段,以“三农”中的闲置资产和沉睡资源为载体,用文化力和创新力赋能,促进“三农”与人文、科技、生态等集成创新,推动城乡资源有机融合,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路径。

1.2乡创模式案例研究

台湾农会成立源自1900年,以农业培养工业、加速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办理村民认证考试、完善市场产销机制等工作为主。同时大力推广农业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涌现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模式。

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桃米里是台湾“9·21大地震”的重灾区,灾后重建引起各方关注。台湾农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协助桃米里进行生态调查及规划发现,因经济衰退而低度开发的桃米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生态资源,包含十九种青蛙、四十三种蜻蜓与豆娘、六十余种的鸟类以及多种湿地生态植物。于是在主管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协助下,桃米里连续开办了两年的学习班,专门为当地村民做解说员、民宿发展的转型培训。目前桃米里生态村已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游览体系及导览解说系统,并成立多家主题民宿。生态旅游和民宿经营使一度沦为废墟的桃米里如今人潮如织,变成了当地的网红村。

注重文化和创意,使台湾乡村旅游从早期“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粗放式发展思路,进入到展示地域文化魅力的深度开发阶段。台湾的乡村旅游追求小而美,每个项目都依托本地特有的资源,选择与众不同的独特主题切入,结合乡创模式,实现了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经营。

文化和创意为机能引领的乡创模式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乡村产业体系为链条、以资本助力为保障,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共同打造乡创产业融合发展闭环。

2. 成都邛崃乡村振兴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

2.1 项目概况

小镇选址位于邛崃近郊花果山片区 “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紧邻邛崃西高速口,交通区位便捷,是邛崃市平乐古镇至天台山旅游带和成都市川西旅游环线中的重要节点,旅游区位优越,客源市场庞大。

项目范围约5070亩,规划分三期打造,本次重点聚焦项目一期范围约1640亩;规划用地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约1520米,呈不规则狭长状。东邻邛名高速,北邻邛崃大道,连通邛崃市区。西南侧毗邻西河,与白鹤山森林景区隔河相望。

项目外部水系环绕、场地内地貌丰富、林盘聚集,部分建筑遗存,有独特的文化基脉,近郊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突出;

项目概况

2.2 项目发展理念

以山地田林为形,以奇幻旅游为引,以乡村智创为魂,以乡创产业为基,通过“产文农旅融合”发展,形成“多产融合·聚力共生“的田园乡创小镇,打造人、境、业互为风景的中国现代田园文化新示范,邛崃旅游新名片,与邛崃现有旅游资源形成互补,吸引全国游客。(项目理念)

 

2.3 项目产业架构——以乡创服务平台为驱动,以农、文、旅、商四位一体特色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

项目产业架构

1)奇境乡服平台

乡村最广大的中小农户、组织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给不起钱、找不对人、沟通成本高、落不了地” 的痛点,城市人才引入乡村亦存在环境差、配套弱、成本高的难点。项目通过乡创智库网络服务平台和APP的构建,以O2O运营平台为抓手,通过“社群+平台”“线上+线下”的模式,打造形成涵盖十二大门类,近100个细分行业的专业人才聚集。

奇境乡服平台是园区产业特色化融合的核心驱动力。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输出,以及产业增值、文化包装和农产农技的示范交流,面向园区及全国的乡村智创产业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包括乡创天使融资中心、乡创智库服务交易中心、乡创人才培训中心、创客人才公寓等,为乡创人才提供了绝佳的创业环境,吸引城市人才进入乡村,让更多的乡创人才留在乡村,投身乡创。

2)奇特创意农业

传统农业较低的收益率和较高的经营风险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难题,项目通过文化力和创新力赋能,采用“主题化”、“场景化”、“复合化”的打造方式,激活项目内沉睡农业资源,并带动邛崃特色农品实现创意化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主题化”是指针对不同农产品特征,打造形成相适应主题的业态、形态、文态,项目利用场地内盆景资源,与邛崃盆景协会合作,打造艺术主题、盆景特色、公园形态的“仙境盆景艺术公园”。

   “场景化”是指通过展示创新、跨界连接、空间融合等方式,营造多元产品消费体验场景。项目与邛崃花木协会联合打造集花卉展销、休闲体验、网红直播于一体的,田园与商业相融合的体验式浪漫满屋艺术花街,将有效助力邛崃花卉市场提档升级。

   “复合化”是将单一生产或销售,转变为产、展、销、体验于一体化的新发展模式。场地内一般耕地、果园、林地通过引进特色果蔬品种,打造奇蔬异果共享农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特色化邛崃农品展销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基地。

3)奇妙乡村网红基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红经济即将爆发。项目依托场地内特有的山水林盘生态资源和近郊的区位优势,引入网红经济公司和当红网络主播,打造乡村网红孵化基地,助力邛游、邛食、邛酒、邛茶等各类农特产品销售和特色文化的传播。

项目主要设置三大主题场景直播基地打造传承邛崃传统文化,推广邛崃地方特产,倡导回归田园的生活理念。

4)奇幻主题旅游

中国拥有大量的田园资源,目前众多乡村旅游普遍存在 “主题雷同”和“夜间消费缺乏”的两大痛点,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和科技赋能,将邛崃特色文化、创意场景,通过AR、MR等前沿科技手段,融入在山地田林之中,打造源于自然、高出想象的西南首个奇幻田园主题新场景。

项目中奇幻森林主题场景,结合场地近200亩次生林,以邛崃文化为主题,以“奇”为特色,以“夜色”为爆点,以“场景经济”为手段打造全国首个幻光森林的全时森林旅游项目。入口区生命之树景观雕塑,以文君文化和邛窑酒器为构思的来源,是园区的视觉坐标和灵魂灯塔。结合用地内林灌资源,以梵高名作《星空》作为主题打造的星空花海,以花海结合灯光艺术,是园区四季全时、全年龄段的梦幻田园旅游区。

5)奇趣休闲消费

项目充分利用场地内田林优势,构建与城市传统休闲消费形态不同的奇趣休闲消费目的地。

特色1:奇趣场景——通过文化、科技、生态的有机融合,构建特色IP,聚集的奇趣消费场景;

特色2:庄园特色——打造田林环绕的庄园式业态聚集,构建四川地区最大的庄园消费集群;

特色3:先进管理——引入袁家村先进管理手段,打造高品质、放心消费的示范,破解景区消费乱象。

依托山水田林环境, 通过“田+店”的形式,对现有农家乐形态进行升级,对邛崃特色餐饮品种进行集中,打造集夜食、夜景、夜秀为一体的多重感官体验的成都地区最大的音乐火锅庄园。

项目招募邛崃本地名小吃、川西南地方特色小吃的经营商家,同时面向邛崃及全国招募约50家专注乡创、文创产品的企业及个人入驻,打造一条充分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商业风情街。

项目同时设置6家主题民宿,选择依山就势,邻水依田,建筑特色鲜明的居民点改造。体验式主题民宿既是邛崃地域文化传播窗口,也是特色农产品的观光工厂,是田园休闲消费的主要载体。

2.4 项目规划

规划通过对用地现状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以上位规划为指导,以保持场地地形地貌原真性为前提,以最大限度保护场地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生态优先,文化优先,景观优先为原则,对场地现有资源整合,通过乡创模式运用实现乡村再生。

D:\桌面\0617(单独红线)2.jpg

项目总平面图

(1)项目容量测算——建立空间数据印象。

规划布局以生态规划手法为切入点,通过对场地内游客量,就业及产业人口,道路宽度,停车位数五个维度的容量进行精准测算,为项目地规划布局,产业架构,基地生态安全承载提供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

(2)规划结构—— “一核、一环、多节点, 有机疏散,渗透生长”。

一核——是指依托用地西侧现有林地区域精心打造的奇幻森林主题旅游区,是项目的产业内核以及空间序列发展的核心。

一环——是对用地中部的现状谷地、水系、植被等资源加以整理利用,完美呈现的一条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观体验轴线。

多节点——指用地内承载农文旅商四大产业功能的多个微组团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节点和产业中心。

有机疏散,渗透生长­——规划以有机疏散理论下的分散式空间形态为理论指导,建筑群落以微组团的方式散布在自然环境中,融合共生,渗透生长。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2077753978\FileRecv\4.3 规划结构.jpg

规划结构图

(3)交通规划——构建便捷、绿色、智慧的园区交通体系。

用地内部交通规划打造车行道、绿道、步行道三级道路系统 ,构建便捷、绿色、智慧交通体系。

主要车行道采用6米宽双向单车道,形成8字型双环线,联通用地内散落分布的微组团,提高生产生活的通勤效率。次要车行道宽度4.5米,满足组团内部道路通行需求。同时沿山腰布置路副宽度3米的绿道慢行系统串联园区内重要功能节点,满足区域内公共活动需求。用地内绿道网络是邛崃市区级绿道体系补充,未来可串联邛崃市域自然山水人文等主要旅游景点。步行系统道路宽度1.2—2米,以用地内现有道路为依托提升改造,为游客及产业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游览系统。

用地外围构建多点式进入廊道,实现游客交通与创客交通分离,有效疏散区域内通勤、旅游休闲车辆出入和集散车辆交织。园区内部停车位结合地块功能布置,利用地形高差布置半地下停车和林下空间停车,满足创客停车需求。

D:\桌面\4.jpg 

交通规划图

(4)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本项目依据《成都市产业园区设计规划导则》,园区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生产性服务设施,生活性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三种类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结合产业要求,地块功能,服务半径在园区内合理布置。

5)景观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产业与环境的和谐,人境业的共生。

项目通过在公共景观系统,道路景观系统,组团、庭院景观系统,重要景观节点系统四个维度对景观空间进行针对性打造,创造了一个城市近郊具有视觉冲击的,山水林田融合的独特内涵的多级立体田园景观体系。项目前区景观以流动界面,形象展示为主,视线组织以”引”为特色;中部景观突出森林、花谷、竹园、果林等优势景观资源,通过步移景异、先抑后扬的手法设置景观空间序列; 南部景观通过借景、框景,对景的手法营造动静分区明确的游客及创客空间。

 

星空花海(上)                                        幻花溪谷(下)

\\Server\规划组20\成都2020\05-图纸\微信图片_20200618160613.jpg 

(6) 绿化种植规划——就地取材,适地适林

场地内景观植物,经济作物,保护性的利用,能用尽用。以农业景观化的手法再创造,打造乡村田园的生态景观本底。规划保留场地现有桃花林、柚子园、杨梅园、桉树林等特色果林约300亩。种植规划依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种观赏性高、易养护的本土植物,突出季相色彩,打造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序列。

3. 结语

乡村振兴实质是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载体新模式,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叠加的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形式和体验方式。

真正的乡创,不仅仅是情怀,而是场地生态原真性保护,地域文化挖掘传承,创新和创意的艺术表现和科技手段赋能的一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激活乡村资源和乡村再生的有效路径。

本文就成都邛崃乡村振兴产业园中乡创模式进行解读,通过规划实践促进区域城乡资源有机融合,更好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搭建乡村智库平台,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郭创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2020

2. 陈炯《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9

3. 张金岭 宋军令 王海《新乡建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创新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9

作者简介:秦训刚(1977-),男,本科,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