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山洋房建筑保护与活化经验及启示-以逵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广州东山洋房建筑保护与活化经验及启示-以逵园为例

何玮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001 )

摘  要:广州东山洋房是广州深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广州独特的民居建筑之一。东山洋房拥有“西曲中词”的风格,把西方建筑的风格与广州民居建筑的独特内涵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广州与众不同的城市建筑风格。广州东山洋房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是近代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低层独立式住宅建筑群。本文以广州东山洋房中的代表建筑逵园为例,浅析如何以科学的方式对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

关键词东山洋房;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及启示

一、逵园保护与活化的内涵

保护与活化,并非直接重建或改造,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参与,更是推动了民间资本参与到东山洋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中来。逵园始建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作为东山洋房的五大代表侨园之一,也是重点历史建筑保护单位,逵园的周边建筑环境优美,设计合理,施工精良,主体结构较牢固,在当今社会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逵园通过采取因地制宜的活化措施,使其再次生气勃勃,并从私人建筑转变为让大众使用。在资源稀缺、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比简单的拆除和改造更经济。逵园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历史建筑,还减少了大规模重建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建筑应该如何修复与使用,关键是要继承和尊重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东山洋房外立面的红墙是展示该历史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重点要保护建筑的外墙,对受到损坏的墙面进行修复,更是要秉承尊重它的历史原貌来进行修缮。逵园艺术馆于2012年正式开始商业运营,逵园艺术馆负责人在规划和设计时特意根据逵园不同空间所对应的元素,定制与逵园室内风格一致的独特家具,让每一个实木桌子的风格与地砖的风格保持一致、铁艺椅与铁艺窗花格栅的材质和颜色保持一致。为了充分展现这座历史建筑的体验感与真实的历史氛围,设计师团队没有直接改动建筑原有的外立面、结构、地板甚至门窗,而是尽可能地还原这些建筑的原貌,并故意留下一些斑驳物体,而不是直接翻新,如窗框的铁锈色、木门窗框上的木纹、铁艺的椅子等。专家团队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为指导,严格按照“《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做到“修旧如旧,视新如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既保持了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建筑肌理和历史风貌,又更新了社区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在保护逵园的历史建筑文化内涵的同时,继承其整体风格、空间肌理等建筑美学理念, 使建筑符合现代人们的使用习惯,也为了使其能够更加长远的使用下去。逵园很好的把旧洋房从私人住宅转变为具有展览、办公、餐厅、等其他的大众使用的建筑,这样可以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从而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

二、逵园艺术馆创意空间设计

2.1从私人住宅到公共艺术空间

一座历史建筑,如果没有人去使用,始终是没有生命力的,黄轶群等四位80后海归决定用艺术和文化来激活和保护逵园,在逵园建成后的九十周年之际对逵园进行保护与活化,将团队的艺术力量以新的形式融合注入逵园,给这个长期空置的历史建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今,逵园艺术馆已成为广州的文化地标,将其自身浓厚的历史韵律和艺术价值与当代艺术进行碰撞与融合,是历史与现代艺术碰撞下的产物。逵园艺术馆已形成一个集画廊、集市、买手店、咖啡店、艺术体验为一体的创意艺术空间。

2.2逵园艺术馆布局

逵园艺术馆一楼是艺术集市和艺术画廊,在一楼会不定期举办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居民前来观展;逵园艺术馆二楼是一个名为playSERIOUS玩物尚致的独立设计品牌买手店,里面汇集了国内外或著名或小众的设计师品牌;逵园艺术馆三楼是一个融入了当代艺术作品展示的咖啡馆。逵园艺术馆从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60余场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如油画、摄影、现代艺术装置等,受到了市民、附近街坊、文艺青年们的喜爱与热捧。这座具有华侨文化的历史建筑从空置的房子到逵园艺术馆,获得了新的场所精神。

2.3历史建筑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逵园建筑的外观、结构、地板甚至门窗都进行了修复,没有大修大建,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本的面貌,用旧词新曲延续岭南市井生活。质朴、柔和的红砖外墙,纹理清晰、高雅的木质楼梯和扶手,典雅斑斓的西式花阶砖,铁艺窗花、白色廊柱与庭院中翠竹、蒲葵都透露着中西合璧的味道。艺术赋予了百年历史建筑一次新的生命,三件材质不一、风格迥异的壁画被放置在每一层的老式扶梯空间,一楼的楼梯拐角处可以见到铁制的水草壁画,墙体上镶嵌了呈现着畅游状态的木雕鱼;二楼的楼梯拐角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纸雕翅膀;三楼楼梯的立面墙壁上覆盖着一张巨型的渐变绿色布纤维壁挂。这些艺术装置展现出历史建筑与现代艺术融合的生机与活力,在保留“岁月的记忆”的同时,也为老房子注入了新的艺术灵魂,成为一个充满艺术的、对公众开放的审美场所,一个社区里的艺术体验空间,备受公众的关注和喜爱,是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典型案例。

三、逵园保护与活化的延伸性对历史建筑的经验及启示

逵园艺术馆相比与广州红砖厂、二沙岛、太古仓等艺术聚落,这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华侨历史文物建筑以一种更加亲切的态度走进市井生活,现已成为免费开放的、市民的公共场所,市民可以随时随意走进来看展,品味艺术,充满了生活气息及文化底蕴,更加地贴近市井生活。历史建筑承载着非物质文化、设计美学和人们生活习惯的缩影,通过对逵园艺术馆的保护与活化,让百年历史建筑的私人居住空间变成公共艺术体验空间,现代人可以以现代的视角挖掘历史建筑中的独特之处,让现代人在感受建筑的同时,感受现代生活的理念。

3.1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政府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中扮演者重要的引导者角色。从逵园来看,房子空着是没有生命的,价值也会因此丧失,不仅要保护好历史建筑,还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善用历史建筑。逵园原为私人产权的物业,在越秀区政府及海归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推进历史建筑的活化与保护;逵园依托街区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艺术、文化创意空间为主导功能的美术馆,提升街区内的生活品质。根据街区内的定位引入了适应性的商业资源,激活街区的使用功能。逵园遵循了历史肌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

2020年6月16日,逵园艺术馆入选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其最大的特点是以现代设计的手法追溯历史,保护优秀的华侨文化和历史建筑,并融入现代艺术,让公众深刻感受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所带来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3.2将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同艺术推广相结合

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与历史文化的内涵产生新火花,逵园艺术馆结合历史建筑的特点,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使老建筑的历史气质得以保留并符合当地的建筑氛围,结合现代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使老建筑活起来的同时,艺术也得以推广。

历史建筑有无可代替的故事性与特殊性。逵园凝聚了许多本地人对东山口的共同记忆,因此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基础上,采取了对历史建筑影响比较小的建筑修复方式,修复与活化并重,实现振兴历史建筑和文化艺术推广的双赢,秉承了合理发展的原则,在对良好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活化利用,以充分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的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钟慧茵.东山洋楼的发展演变及对广州近现代城市影响研究[D].中山大学,2010.

[2]彭长歆.岭南建筑的现代化历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

[3]王玫.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保护及更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