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冯志强

邻水县公路养护中心   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发展也十分快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施工环节,决定着项目建设的整体品质。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地基结构的作用在于提供给整个桥梁结构较强的承载能力,确保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性工作。软弱地基结构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由于这种地基结构存在负载能力弱、稳固性差等缺陷,施工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予以处理,将会给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带来偌大的风险。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具体实施阶段,要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软弱地基问题,以提高地基硬度、稳固性为核心目标,借助恰当的解决措施促进整个工程稳定性的提升,更好地维护道路桥梁建设成效。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软弱地基的处理突出关键价值,如何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路径,全面优化提升软弱地基处理效果,已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基于此,介绍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软弱地基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强夯处理以及置换处理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索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应用路径,望对道路桥梁施工实践有所裨益[1]。

1软土地基具体特点

1.1含水量高

众所周知,软地基这个地理形态在我国山区道路中是非常普遍的,因此与我国以往的传统土质地基的含水率比例不同,在软地基中的土壤含水率比例可以说非常丰富。但软地基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土壤渗透能力,主要因其中的水分能够到达百分之七十以上。通常情况下,当软弱土层含水率比例一定时,土的流动性会提高,所以,在这时就必须加强对地基的加固,但路面施工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所以,在实施对软土地基管理时首先需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这可以从根源上维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确保路桥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

1.2压缩稳定时间长

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特征直接会影响到它的后期施工,比如在施工阶段就必须通过额外的手段来强化软土地基,而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可以运用挤压排水的原理,将泥土中过剩的水份排除,这也就能够更有效的增强土质的稳定性。不过在实践进行的时候会出现其他问题,比如,如果这种方式并不能产生效应,受到压实后软土地基中的泥土反而不会稳定,也就会为道路建设留下无法忽略的隐患,这样不但阻碍了道路工程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

2软弱地基的危害性

往往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区域普遍存在软弱地基问题,致使施工活动建设区域不定期地出现渗透及质量缺陷等问题,间接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及安全系数。软弱地基结构本身有诸多的疏松孔,这也是难以在软弱地基上形成较强稳固性的根本原因,随着软弱地基强度、承载力的下降产生不均匀沉降或部分形变问题,同时,软弱地基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平整度,随着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加剧使路面的裂缝和表皮脱落更加严重,很可能损坏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足以看出,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危害性较大,工程参与各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按照规范化的施工流程展开地质结构及水文地质环境等相关联的勘察工作,根据精准的勘察结果从专业角度分析软弱地基的现存问题,在科学的处理技术方法下促进地基强度以及承载能力的增强,提升道路桥梁的使用安全。

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应用路径探讨

3.1强夯处理措施

在部分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环境下,若对软土处理不当,则极易导致道路桥梁基础工程失衡失稳。对于道路桥梁的软弱地基施工,可采用相对成熟的强夯法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通过重力作用,使具有特定重量的重锤从高空自由落下,排出软土层中的水分,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强度,进而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该处理措施需要设置隔声墙或隔振沟,具有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技术难度较低等优势特点,可在极大程度上减少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等问题,减弱其稳定性、硬度等参数。对于道路桥梁软弱地基施工中的粗颗粒土、非饱和黏性土等软土环境,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强化地基承载能力,加快地基土层凝固速度,提高土层黏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极为突出。

3.2置换处理措施

在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中,置换处理法同样是常用的施工技术方法之一,对于提高道路桥梁路基结构稳定性与密实度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该施工技术中,应首先对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不良土壤条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粗砂、砂卵石、碎石等综合性能更好的材料予以换填,并通过合理的压实处理方法,确保挤压充分,以达到提升软弱地基土层强度的目的。若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土层较薄弱,则应运用相应计算方法分析其具体的挖除作业量,以取得理想施工效果。该技术方法具有施工效率高、大型机械设备适用性强等优点。

3.3表层处理法

第一种,表层排水法。在从事路面桥梁施工过程当中,在前期的勘察环节当中,也有很多时候会遇见具有较高水量的土壤结构,因此业界人员称为软土地基。一般针对该构造的施工处理工作,在施工中的主要目标便是希望可以确保地土含水率的合理降低,并且正确的结合了砂砾与碎石等建筑材料,使其含水率满足行业施工的标准时,才可以完成接下来正式的施工建设。而所谓表面冲刷方式,是指施工时在土层构造中加入某些建筑材料,进行对表面部分的冲刷工作,最后使得土层构造达到极高的坚硬和承重特性。第二种,垫敷建筑材料法。对于软土地基构造沉降问题,主要的源头在于地面构造内在土质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此时施工若要想办法改善地面构造的承载力特性,此时就可结合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等建筑材料,并利用专门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处理。第三种,排水砂垫层方式。这种技术最常用的地方是在有着相对较薄的土壤结构,再加上土层含水量很大的基层上,施工人员就能够利用这些软土地基的处理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施工人员要把0.5-1m以下的砂浆垫层,平整的铺到土壤的中上部分,一方面达到土层稳定的目的,同时便于顺利排水等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施工者对整个操作过程迅速完成,并在最短的施工周期内,更高效的进行处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极大程度地带动了道路桥梁施工规模、数量的持续扩大,实际施工阶段,软弱地基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及效益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技术人员正视软弱地基的危害性以及妥善处理地基问题的重要性,依据现有的、完善的技术体系,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成效等进行全面分析,保证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将技术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给予地基结构更好的保障,才能从根源上防范软弱地基问题给道路桥梁工程带来不良影响,促进整个工程顺利开展,创造安全、稳定的交通出行环境,某种意义上,助力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蓬勃发展[3-4]。

参考文献

[1]李迎刚.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手段[J].四川建材,2021,47(8):143-144,149.

[2]孔顺利.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新型工业化,2021,11(3):103-104,112.

[3]邓满春.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5):119-121.

[4]孙巍,蔡建平,韩麟.濒海软弱地基场地翻车机室地下部分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选型[J].电力勘测设计,2021(z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