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提升植物规划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提升植物规划设计探讨

杨俊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11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而乡村环境美化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占据相对重要地位,本文以分析乡村植物景观建设特性入手展开论述,进而探讨乡村环境美化设计中的植物规划设计问题及应对措施、策略,希望能为乡村环境提升建设提供一定经验分享,为农村建设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乡村环境;美化设计;植物规划设计

引言

2021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年,在未来的乡村发展中,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乡村环境提升、绿化美化也成为宜居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多年以来设计团队、服务对象、建设主体、材料市场大多针对城市建设,农村处处见绿而缺少“精品”的实际情况,如何适度把握绿化建设的投入,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品种,营造哪种植物景观,如何满足广大农民的审美和实际需求,成为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初探,力求厘清思路,为后续的乡村环境绿植建设提供少许借鉴。

一、乡村绿植景观提升特点

1.1以乡野绿地为背景,新建绿植应简洁清新,充满乡土气息。

与城市不同,农村存在大量乡野绿地,农田树林成为乡村景观的绿色背景,这样的植被主要是以生产功能为主,极少考虑景观效果,视觉感受相对单一。在乡村环境美化中新增的绿植景观,既要考虑与现有绿植背景协调,又要注意通过简洁清新的搭配凸显出环境提升的美感,注意区别粗放管理的农田林地和杂木丛生的植物群组,充分利用村落中的公共绿地及宅前屋后的有限地块见缝插针,通过简约而无需精修的植物搭配营建通透舒朗的植物景观。

1.2植物品种选用本土树种,植物造景应有当地特色。

  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使用当地树种,本村特有的树种进行搭配种植,营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植物景观,切记乱用园林树种,形成视觉效果跳脱与乡村环境不和谐的植物群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某村屯的设计时,村落中现状存在大量的芒果树,村落外围散落一定的木棉树,设计通过对现有的芒果树进行梳理,在村落中补植木棉,搭配一定的地被植物,形成既有本村特色,有易于操作管理的植物景观。

1.3综合考虑村民需求,绿植建造观赏兼顾实用性。

乡村绿植的新建,除了要考虑村民的观景、乘凉等基本需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后期维护管理、结合生产瓜果进行种植等需求,兼顾实用性与观赏性,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便利。例如在南宁市某村屯的建设中,在做微菜园围栏的绿植点缀时,就采用豆苗瓜滕等农作物进行装饰,使得人工景观更显自然,同时还能兼顾平时的瓜果采摘食用。

总起来说,乡村绿植景观的提升既要尊重背景绿植,又要能突显新建效果,既可以满足视觉享受,更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要充分利用本土树种形成村落特色,同时解决后续维护管理的问题。

二、乡村环境提升中绿植建造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同样存在着不少的建设问题,大致总结如下:

2.1 建设队伍长期针对城市绿植进行建设,对乡村绿植建设需重新认知。

乡村建设的设计、施工队伍更习惯于城市环境绿化的打造,在设计思路、建造工艺、苗源选择、操作流程上都习惯性地使用城市建设的手段,缺乏对环境的认知剖析和本图材料的利用开发,往往会做出和农村不协调的环境景观,例如大量使用需修建整形的植物,使用需要后续精心管护的园林植物等光怪陆离的现象。

2.2 以园林苗圃为苗源,做不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乡村绿植建设的苗源几乎都采用园林苗圃植物,皆因预算清单只有市场上存在的“商品苗源”价格,脱离这个范畴很难进行工程的预估和结算,这就导致需精致养护的园林树木的大量使用,做不到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创造有村屯特色绿植景观的目的。

2.3 村民审美存在误区,对高大全的城市景观相对偏爱。

村民因长期习惯于乡野绿植杂乱单调的状况,结合自己的认知和向往,时长会要求参照城市中需要精致维护的园林效果进行建设,对城市绿植景观相对偏爱,容易形成不和谐的绿植景观,再加上建设队伍的经验不足,常常出现一些较为怪异的植物景观。

2.1尊重乡村自然生态风貌分析

为了保障农村植物景观设计能够达到设计前期的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1)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对当地自然资源予以保留。应该在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展开景观设计作业,并且确保当地自然资源和民众的环境意识能够体现在景观设计过程中,(2)应该从宏观高度出发展开景观设计工作,从而确保景观配置能够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3)应该全面衡量当地的自然环境要素,基于此合理配置植物资源,从而保障当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全面体现。

2.2尊重乡村生物多样性分析

相关设计人员在展开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当地自然资源和居住环境予以全面衡量。农村往往有着更为丰富的植物种类,不仅包括林木或者农作物,同时也包括不同种类的蔬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合理设计植物景观,确保当地植物多样性能够得到体现,同时还应该通过景观设计为游客提供养生或休闲等旅游产品和服务。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设计人员在展开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当地自然资源予以高度关注,避免当地自然环境受到破坏。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该保障当地自然资源能够起到应有的绿色景障等作用。

2.3尊重植物生态特性与乡村环境协调分析

农村民众的移居等情况最终促成了村落,而村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通过分析已有的相关数据可知,中国的大部分村落往往在水源四周或者河流附近建立而成。然而,在当地民众数量逐渐提升的情况下,民众开始逐渐开发林地,从而使得当地自然资源受到了破坏。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展开景观设计时,应该对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予以综合分析,根据当地实际自然情况出发,从而避免当地自然系统失去平衡。

三、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尝试归纳以下应对措施:

3.1 坚持乡土风情塑造,注意与城市绿植景观的区别。

我们的建设队伍需要尽快深入农村,与村民深入沟通,掌握更多乡土材料来源,特性,获取渠道,坚持乡土风情的塑造,形成更适宜于乡村建设的相应模式。

3.2 充分利用本村特色植物,与村民协商咨询,多渠道解决苗源问题。

苗木的选择除了通过市场获取外,应该在设计前期进行分析,与村民进行沟通,寻找本地苗木商品化的可能,然后在通过市场询价进入建设程序中,为后续特色植物景观的打造提供可能,多渠道解决苗源问题。

3.3 建设团队与村民共同学习进步,对于乡愁美需要达成共识。

建设团队需要在实践中尽快吸收学习,梳理乡村建设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不断输入正确的“乡愁美”认知,努力保证乡土特色,本土特征。

四、设计优化策略

针对建设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总结过往经验,提出以下设计优化策略:

4.1注重各村落现状资源的具体分析提取特色元素。

设计之初,应对各个村落现有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提出特色,最省最优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景观。例如在某村屯的设计中,笔者通过对其居民为壮族,村屯周边果树围绕的特色进行提炼,在传统壮锦图案中融入绿植形象,创造村屯特色标识,通过在墙面、小品细节中的不断体现,强化村屯特色。

4.2通盘考虑设计落地效果,关注落地难点,提供解决途径

设计者不能只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应对建设程序的整个过程进行通盘考虑,例如土地性质的确定和使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提前给出对策,向业主及村民进行沟通反馈,将共同建设的意识灌输到位。

4.3关注后续维护管理,为村民提供可操作的合理建议。

建设完成后,结合前期预判,设计方应对后续的绿化维护管理提出建议,并书面告知村民,将良好的景观效果进行长效维护,彻底贯彻乡村建设的终极目的。

结束语: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保证全民共赴小康,随着乡村振兴脚步的不断加快,乡村环境绿植美化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个人认为,植物的造景价值是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可取代的,合理的植物规划有利于提高乡村环境美化设计质量,所以我们应详细分析乡村环境美化设计中的植物规划策略,以便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设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