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研究

池香玉,周毛平

身份证号:210112198707121225

身份证号:36232619921001123X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不断创新优化,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各类土木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施工必然会产生建筑垃圾,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各类具有高度环保理念的建筑产品被大量应用,而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当前的使用水平正不断提升,与传统老式建筑相比,预制混凝土组装技术应用前景更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消耗的人力资源相对更少。预制建筑技术在应用中拥有诸多优势,预制建筑建造房屋具有高度节能环保特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的实际性能进行改进,使人们获得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本文主要分析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关键词装配建筑;混凝土应用;建筑住宅

引言

随着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施工人员要着重分析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优点,探究后期施工的各类技术要点,不断完善施工技术。

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为PC结构,其是指在专业的构件加工厂生产浇筑,并在控制条件下养护最终定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再通过交通工具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的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造方法。根据装配方法使用与建筑中比例的不同,装配式建筑结构分为全装配式、部分装配式两种,由于要考虑整体性、抗震性等方面的设计,全装配式的建筑目前知识应用于低层建筑,或少量应用于多层建筑。而部分装配式的建筑,按照其是结构方面的还是维护方面,分为装配整体式的建筑结构和内浇外挂的混凝土建筑结构。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时就要开始考虑其标准化和模数化的构件设计,尽量减少特殊结构,避免过多的开模制作成本;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设计的效果,不能做成千篇一律,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是在构件工厂制作完成的,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固接等工作,其施工的工艺和过程与现浇结构有较大不同,其施工的周期较短,结构建设很快,因为混凝土结构是已经养护完成的,所以对于施工时的环境、气温等要求较为宽松;现场施工基本上是干作业,较少的产生污染和噪音等,实现了环境友好;并且结构构件的制作过程是在工厂内完成,损耗较小,质量标准较高。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因其快节奏的施工进度,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工作安排。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特点

2.1具备节能环保特性

在传统建造模式下,建筑的建造工艺具备一定滞后性,建筑实际的综合节能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开展各项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施工资源。如应用水泥材料和钢材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我国在实际材料消耗过程中与西方国家相比高出近20%,换作应用比例可以发现,每搅拌1m3的混凝土,将多消耗80kg的水泥;而应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模式,能以更加优质化的创新技术体系,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依照具体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实际应用过程中,与同等规模的传统结构的建筑进行综合比较,其能够使得大钢模的实际用量降低20%以上,木材的用量降低40%以上,钢架料的实际用量则可以降低10%以上。同时,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构建过程中,现浇混凝土工程以及外墙涂抹等诸多工序的作业量大幅度降低。由此,也使得实际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废水量以及废物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具备高度的环保性。

2.2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目前,在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浇筑过程中,其实际成本与现浇混凝土相比相对较高,但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人员和各类资源的消耗情况,以及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与更为优质的环保节能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则可发现,在实际施工造价成本构成中,其总体成本与传统技术相比相对较低,主要优势在于能使施工现场的材料消耗量大幅度降低,同时也能降低现场的实际用工数量,并使现有工人的施工效率大幅度提升,以此达到节约资源与成本的目的。

3、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3.2合理规划

装配式建筑项目需要控制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部分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等情况,会引发一系列的建设问题。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体方案进行规划,避免设计环节出现冲突。上述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建设中会应用多种构件和模板,其中包括预制柱、混凝土叠合梁、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外墙模板、夹层保温外墙板及预制空调板等,要求在施工前结合项目特点进行标准化设计,所有的参数信息必须符合图纸设计的标准。同时,该工程在施工前要求预先给出三维模型,细化各类预制构件的节点位置,保证所有位置的准确性,且在建设中考虑到梁柱节点的钢筋较多,为此选用纵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减少预制柱在安装后加固的纵筋使用数量,不仅能够提高承载力,还能够加快建设进度。

3.2合理搭设支撑

搭设支撑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部分,在搭设前需要确定支架形式,该工程选择了扣件式满堂搭设方式,在施工前确认了所需支架的总数量,随后在施工区域设置了可调托座,托座上部为双钢管结构,在安装完成后用测试仪检查平整度,保证所有立杆能够均匀受力,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上述建筑工程内部为全装配式结构,工程叠合梁构件的质量为3.02t,为此采用80t汽车吊,负载率为58.1%,超出标准重量后通过调节移位缩短起重距离,满足起吊要求。上述工程工期较紧,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共配置3台80t的汽车吊机,所有建筑均选用塔吊配合人工进行安装,在施工前确定了布置节点与模板构件的连接方式,能够节省工程造价。

3.3有序开展预制构件吊装施工

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随后对各预制件进行质量检查,确认无误后需要结合实际要求设置吊点,对具体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和定位,在起吊过程中要对模数化吊装梁进行使用。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吊点位置进行确定,外页板的吊装孔严格按照此说明用孔使用,吊装梁下吊预制构件的孔必须与塔吊的孔上下对齐,可以用卸扣将钢丝绳与外墙板上端的预埋吊环相连接,板面不得与堆放架发生碰撞,待板的底边升至距地面50cm时略作停顿,若确认无误继续提升使之慢慢靠近安装作业,板两侧挂线坠对准地面上的控制线,将外页板缓缓下降,使之平稳就位防止吊装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预制构件吊装梁材质为Q235B,吊装梁上的吊孔为直径40mm的圆孔,在与作业层相距300mm的位置时,实施结构层施工要对双层支架进行精确设置,随后对所有吊点进行分析,将支承点间距控制在150cm左右,完成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吊点也要进行细致划分,从而保证项目整体的施工效率,避免因外在影响因素而耽误正常的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最终导致建设难以满足预期要求。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赵世琪,边晶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研究[J].陶瓷,2021(8):129-130.

[2]赵德任.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21(4):16-17.

[3]钟龙,吴真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9):170-172.

[4]戴旭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21(1):69-71.

[5]孙忠明.优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技术保障探究——以S公司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