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朱百仙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许孟镇便民服务中心 2623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农业众多,粮食的生产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农业联合体应运而生,这意味着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格局变动,以及政策发挥引导作用并提供制度规范保障,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联合体真正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本文首先分析了关于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其次探讨了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以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

引言

经过不断努力、实践,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推动了农业发展。但我国农业整体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面临较多瓶颈。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家户为单位的散点式经营为主。这种“小农”生产制约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进程,很难达到农业降本增效的目的。如今,市场产业链竞争趋势非常明显,为了更好地适应需求侧改革要求,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农业生产需求、能够提质增效的道路。

1关于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的研究

在农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后,近几年开始有学者将目光聚焦到粮食生产上来,开始对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研究。管美佳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水足迹的粮食生产函数,运用SFA模型测算各省(市、自治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及蓝水、绿水和灰水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鲁庆尧运用SBM模型测算了1990—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并对其动态演进进行分析。陈宝珍等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提出改善路径。鲁庆尧等用SBM模型对我国2000—2018年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进行了PS收敛检验。匡远配等基于2005—2018年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水足迹理论和SFA模型对各省份样本期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进而探究了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

2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生态效率评价

2.1生产要素相互流动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所获得的效益与其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要素合理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在农业联合体中,生产经营安排主要是根据订单、合同等具体内容。此种方式可促使多方合作,相互结成利益共同体,与传统各自分散经营方式相比,凸显出了极大优势,不仅可以促进各生产要素流动,同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各个主体分工不同,种养农户负责农产品生产,供给龙头企业负责收购、销售,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品牌化经营,促进内部要素流动,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企业开拓市场,也为种植户提供生产物资、垫付资金,龙头企业也会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技术指导等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服务,主要遵循同一标准要求,向农户提供具体的生产专业服务,比如信息、技术以及具体作业等。通过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要素联结机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合理配置,最终获得规模效益,实现规模经济。

2.2城镇化综合指数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

城镇化综合指数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程度逐渐增强。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在高协调辐射与溢出与低协调辐射与溢出效应的带动下在地理空间上逐步形成了高高(H-H)集聚区与低低(L-L)集聚区,其中高高(H-H)集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地区,低低(L-L)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变迁,该集聚格局逐步扩大。

2.3种植结构的调节效应

依次检验复种指数主效应以及复种指数与种植结构交互项的调节效应、粮食产量主效应以及粮食产量与粮食种植结构交互项的调节效应。随着种植结构的提高,复种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向影响遭到了削弱,换句话说,种植结构对复种指数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在于种植结构的提高往往伴随着规模效应与学习效应,规模效应有利于专业化和分工,学习效应有利于劳动者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从而提高农业生态效率,抑制了复种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向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种植结构的提升,扩大了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受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此外,种植结构可能影响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专业化程度,改变原有劳动力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学习成本,从而导致边际效用递减和负外部性,造成农业生态效率的降低,强化了粮食产量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负相关关系。

2.4政策建议

1)推动各粮食主产区绿色、均衡、高效发展。绿色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无害、无污染,因此政府要大力提倡使用绿色有机肥,在治理病虫害时鼓励使用物理技术,减少农药投入;均衡是指同步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鼓励高效率地区的优质资源和技术向低效率地区转移,同时注重低效率地区的环境问题;高效是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率,增加科学技术研究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仅能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率,还能帮助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生态效率水平不高,主要就是因为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粮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粮食生产劳动力冗余率较高的地区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劳动力合理分布,鼓励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水资源有冗余的地区,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应当大力发展并推广节水的灌溉方式;粮食生产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资源的使用虽然已经逐步减少,但仍远超国际水平,国家仍然需要对这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机械动力和柴油投入冗余率较高的地区应当注重农业的有机发展,推动农业机械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同步发展;通过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并结合测土配方等技术合理施肥用药,降低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通过采用低碳农机代替高碳农机等手段降低碳排放。3)农业补贴政策兼顾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目标应当从产量导向逐步转向质量导向,不仅关注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也要关注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可以推出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农业补贴政策。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带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品牌、收益提升,是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统一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发展情况看,由于普通农户主要依靠土地流转、打工等方式获得收入,所以联合体对于“小农户”的增收影响并不大,在日后发展运行中,还需要针对此问题进一步探究、实践。

参考文献

[1]居尔艾提·吾布力, 安瓦尔·买买提明, 薛东前. 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以新疆阿克苏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 2019, 36(6): 1333-1343.

[2]周艺珮,李松岸,兰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利益链接机制效果评价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192-195,219.

[3]张筱笛,李波,于海娇,等.国土空间生态效率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典型主体功能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6(5):71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