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析

李茜

会东县幼儿园小岔河分园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200

摘要:民族民间音乐属于传统文化的分支,应予以关注和保护。幼儿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期,此时期开展音乐教育并渗透民族民间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更是为了通过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幼儿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体会。鉴于此,幼儿教师们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和学前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后,研究具体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渗透路径

幼儿时期是启蒙幼儿音乐的最佳时期。民族民间音乐是民间艺术家集体艺术创作的结晶,自然朴实的语言为这些作品赋予了生活灵动性。事实上,民族民间音乐大多体现的是劳动生活、大自然和男女之情,通过不断的提炼加工,使最初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更加完美和完善。幼儿教育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是为了丰富幼儿音乐教学,也是为了以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对此,本文将会探析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路径[1]

一、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民间音乐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生动的内容,大多作品简单易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合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对幼儿多元化的艺术思维进行培养,对幼儿的艺术视野进行拓展,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学前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的具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方面、幼儿音乐审美体验的丰富和良好审美习惯的培养方面、幼儿民族情感的树立方面、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方面。幼儿的身体思维发育的都很快,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了非常优秀的民俗文化,这些具有艺术性和运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与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相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可以塑造优美的体型,提升体质。

社会生活的发展催生出了民族民间音乐,这些音乐无论是旋律节奏还是语言歌词和动作,都有其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旦幼儿教师渗透民族民间音乐,就可以在不同类型和形式音乐的展示中,优化幼儿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感受认知,丰富幼儿的音乐视听体验。同时,民族民间音乐中蕴含了独特的文化和民族情感,而民族情感是发展繁荣国家的精神支柱。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正因此,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幼儿施以渗透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不同地域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2]。另外,渗透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学前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良好品格的塑造。大多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传递的是正能量或者民间智慧,这些体现了积极思想内涵、人物情感和崇高品质的作品有利于一个人兴趣、信念和理想的形成。幼儿们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在接收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性和价值观念。

二、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路径

(一)选取优秀的民间音乐内容融入教学

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音乐需要对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可以选取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贴合的民间音乐。幼儿们年龄尚小,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仅有的生活经验也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或者日常生活的体验而来。生活化的民间音乐内容,有利于幼儿对音乐内涵的理解,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更是会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以轻松的氛围,优化幼儿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吸收,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树立幼儿正确的价值观,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也可以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选择民族民间音乐。幼儿们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此时若想幼儿专注于音乐学习,就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际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课堂状态认真观察,对幼儿的兴趣走向仔细记录。以幼儿的心理为前提,保证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实现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传授[3]。同时,由于幼儿平时极少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所以要想调动幼儿的兴趣,教师们创新音乐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对经典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选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投入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一般民族民间音乐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一言以蔽之,学前音乐教育是基础的音乐教育,以本土性和经典性的音乐内容为主,结合各种民族民间音乐,保证幼儿受到民间音乐艺术的熏陶,向艺术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的教育方向发展。

(二)遵循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落实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予尊重,保证教学的趣味性时确保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学前音乐教育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要想遵循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应用游戏教学法和故事教学法。游戏是趣味性十足的活动,幼儿们受限的思维和心智决定了其更喜欢游戏,同时游戏才是占据幼儿生活大多数时间的活动。通常幼儿更乐于从各种不同的游戏中收获直接经验。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所渗透的民族民间音乐具体内容来开展游戏化的音乐教学,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感知。

比如教师可以融入民间山歌小调,指导幼儿跟唱《山清水秀好风光》,一旦幼儿学会歌唱方式,再组织《山清水秀好风光》的创编游戏。旋律、节奏、调式等都不变,唯一改变的就是歌词,改编的过程中注意歌词的韵律美[4]。如“山清水秀太阳高,好呀好风飘;背上我的小书包,一路摇呀摇;为了上个好学堂,起呀起大早;也不管路呀多迢迢,情愿多辛劳”。利用此让幼儿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民间山歌小调。故事教学法,着重点在于故事情节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生动趣味化情节、诙谐幽默化语言,要体现出故事中的声调起伏,促使幼儿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还以民间山歌小调为例。教师讲解民间山歌小调基本的知识理论后,可以设计各种相关的故事情节。如教学山歌小调《刘三姐》时,计刘三姐勇斗当地财主的故事;教学山歌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时,展示孟姜女的故事。必要时,引导幼儿对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演绎,一边演绎,一边演唱对应的小调山歌。落实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和演唱能力。

(三)融入不同体裁的民间音乐激发幼儿兴趣

学前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时,可以对不同体裁的民间音乐形式进行融入,锻炼幼儿多元化的艺术思维。实际课堂上,教师们需要先全面分析幼儿,了解幼儿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式,以此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调查显示,山歌以广泛的内容、短小的结构、爽朗的曲调、质朴的情感、高亢的节奏而受到幼儿的喜爱。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以规整的节奏和结构、单独的歌唱形式、多样的歌词格式、流畅的曲调而闻名。各种民族音乐体现出来的民族特征不同,所展示的华彩服装也不同,其中蕴含的韵律感同样存在不同。但正是这些不同,才更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幼儿们投入山歌小调的学习。蕴含民族风土人情的山歌小调更能引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更加贴近劳动生活。所以此背景下,幼儿教师们开展音乐教育时,需要以不同的体裁为前提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渗透之后根据体裁下音乐的特点讲解音乐知识,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

结语

学前音乐课堂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不仅给音乐课堂注入了生机活力,也发挥了幼儿传播者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新时代下,幼儿教师理应加大音乐教育力度,渗透民族民间音乐,以幼儿基础教育着手,优化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中思想情感和蕴意内涵的感知。

参考文献

[1] 胡爽.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 北方音乐,2020(24):140-142.

[2] 黄萍.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1015.

[3] 李世桐. 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 河北画报,2020(3):76-77.

[4] 张国民. 探究民族民间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