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共享的创新科技园区城市设计——以深港创新与科技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城市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3

无界共享的创新科技园区城市设计——以深港创新与科技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城市设计为例

黄浩彦,徐澜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摘要】创新科技园区正从结构单一的功能载体向产城研一体化方向发展,科创园区的城市设计也应与时俱进,需要协调园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起到创造新的科创服务、激活新的科创活力,打造新的科创生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深港创新与科技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城市设计为例,以跨界连接、创新枢纽、科技生态为设计策略,探讨此类型城市设计的编制路径。

【关键词】创新与科技园;深港联动;生机绿谷;高效共享;滨水城市;

1、前言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由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理环境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政策的支持和用途达成共识。

第一阶段在1997年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后,由新、旧河道在皇岗-落马洲口岸东侧围合形成的一块面积约87公顷的土地。在治河工程进行期间,河套地区被用作堆放从河道挖出的淤泥,当中包括受到污染的土壤。治河工程结束后,河套地区被纳入香港边界禁区范围内,人员和车辆的通行受到香港特区政府的严格管制。

第二阶段2007年12月18日,深港两地政府签署了《关于近期开展重要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协议书》,成立“港深边界区发展联合专责小组” 负责统筹与督导边界区土地(当中包括河套地区)的规划及发展研究工作。

2008 年6至7月,针对落马洲河套地区未来土地用途与深港两地同步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两地公众较有共识的用途有: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在2008年9月,在专责小组第二次会议共识的基础上,深港两地政府于11月13日签订《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将河套地区及深港双方邻近地区纳入研究范围,并划为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A、B区由港方牵头研究、深方参与,C区由深方牵头研究、港方参与。

2017年,深港签署《关于推进河套地区共同发展合作备忘录》,提出位于深圳河两岸的深港双方园区联动发展,共同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本次城市设计范围是由深方牵头的C区,与香港园区A区隔深圳河相望。城市设计从深港跨界连接、创新枢纽认知、科技生态构建等多方面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法与设计策略,探索深港高度合作下城市设计框架构建与内涵表达。

2、深港创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新阶段及特征

2.1深港创新科技园区的新阶段

深港创新园区演变与国家支持科研及创新创业的历程一致的,深圳最早科技园区实际是高新制造园区,例如光明凤凰城科技园区等。新阶段的园区将聚集的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呈现出集办公、研究、孵化、生活、休闲与一体心中向往的“生活乐园”。创新科技服务与城市功能将成为创新科技园区重要组成部分及最大的吸引力。

2.2 深港创新科技园区的特征

在深港合作升级的大背景下,新阶段的深港创新科技园区将呈现出跨界和融合发展的新特征,这种融合呈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跨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皇岗、福田双口岸,衔接了深港双城的交通走廊和发展结构,是深港跨界连接与要素转换的重要节点。并且皇岗、福田双口岸的组合是深港间唯一的公路+铁路双模式接驳的口岸,也是唯一的24小时通关口岸,使之成为深港要素跨界流动最便利的口岸。伴随着深港跨界交流的日趋频密,皇岗、福田口岸地区将成为深港间要素最多元、密度最高、流动最顺畅的地区之一,为创新提供了土壤。

图1 深港过境通道示意图

二是创新,“广州-深圳-香港”东岸创新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创新空间,是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汇集的通道,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是这条创新通道上的跨界节点,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2 广深港科创走廊示意图

三是枢纽,深方园区将利用密集、复合的轨道交通与大湾区主要创新平台连接,实现创新交流的高效、便捷与创新要素的联动整合。皇岗口岸引入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港方轨道,建设公铁复合口岸,支撑大湾区高效跨界互通,并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皇岗口岸的高峰日跨界通关人流将超过30万人次/日。

图3 轨道交通及科创平台示意图

四是生态,规划区紧临“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区”,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规划区开发必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图4 规划区与深圳湾生态系统区位示意图

3、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城市设计实践

3.1面向区域,判断价值使命

随着21世纪以来,全球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全球化和多极化日益凸显,创新活动的新版图渐趋形成,以深圳-香港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新兴经济体追赶提速,东亚创新崛起,是新的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标志。

2019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创走廊的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科创合作区深圳园区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共建发展背景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以深港跨界合作为基础,跨界合作将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推动创新走廊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深圳未来高品质发展的科创高地。

3.2面对挑战深港合作特殊性,明确工作任务

一:如何联动深圳河两岸,共建国际科创中心?

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是深港特殊管制区域,其南侧深圳河两岸有边界围网,全河岸成为特殊管制的边缘空间,并成为双方园区深化合作的障碍。

二:如何科学进行更新规划,为城市带来新生机?

口岸片区更新将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存量发展又将会是一项重大挑战。规划既要在经济上具备可实施性,又要创造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空间,在高密度开发的前提下创造绿色、宜人、富有趣味和生机的空间场所。

三:如何克服复杂条件,发挥枢纽价值?

基地内部联通7号线、20号线、中轴城际、港铁北环线四条轨道线路,地下空间的多标高以及轨道线路周边的震动对实验建筑布局的限制成为场地设计的重大挑战。

四:如何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深圳河两侧一边是山水自然,一边是高密度开发的城市,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在规划布局、建筑和景观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落实自然生态和科技生态的设计理念,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面对的另外一个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内外部要素,从设计营建的角度来看,深圳园区在科创格局中扮演的角色是跨界连接的前提,深圳园区在科创链条中是提供创新的土壤,深圳园区在科创活动中提供的场景是山水城市的境界。设计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形成对深圳园区建设的标准。

3.3 聚焦科创功能,谋划自身特殊功能体系

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科创园区的研究分析,这些园区主要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二是,以多样居住配套为保障,三是,多样的生活服务为特色,四是,以生态空间为媒介。基于这些特征,科创合作区皇岗口岸片区功能聚焦一下四大板块。

一是科研片区板块。充分考虑科研需求,通过科研细胞组合,包含核心公共实验室、孵化器、湿实验室、地下湿实验室、青年公社和服务配套等功能,支撑科创企业联动创新。

二是生活片区板块。充分考虑科研工作者国际化、服务性、便捷性的生活需求。布局酒店公寓、特色商业、人才住房、文化教育、精品住区等配套服务设施,促进科研生活与科创要素的紧密互动。

三是商务片区板块。依托轨道站点形成TOD模式的城市综合体,打造科创、商业、居住等综合性科创配套服务平台,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科创园区,成为城市地标节点。

四是枢纽片区板块。依托皇岗口岸为中心实现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通过地下综合开放,优先考虑人行流线布局,通过地下及空中连廊分别实现与皇岗口岸枢纽、福邻枢纽的无缝衔接,最终便捷的联系园区各功能片区,形成站成一体的综合城市区。

图5 规划功能分析示意图

3.4无界共享,搭建空间系统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着眼与城市与自然的无界耦合,其系统的构成将遵循地区的特殊性及自然环境条件。方案将南北走向的生态绿廊和东西走向的公共活动轴作为控制结构的核心要素,并基于这一结构去探索“智慧园区、公共服务、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地下空间”与城市耦合的关系。

一是,可持续生长的园区。以弹性生长理念为引导,构建组团式的空间结构。通过开放式组团布局,既保证远期结构的稳定性,适应园区动态生长的需求;强调土地利用的高效集约和功能混合,通过集中布局,释放大量的开放空间,满足园区公共活动与生态补偿需求;同时保持整体空间框架的稳定性,并预留支撑设施容量的弹性,组团的开发强度可以在园区开发过程中,根据城市发展和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图5 开放式组团示意图(左图)开放强度分布示意图(右图)

二是,开放共享的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未来主要为专家教授、青年学者、科创产业人员、短期到访人员、家属及城市服务者、商务人士将成为园区的使用主体。重点落位两类服务体系,即科学生活服务和产业服务设施。其中,通过依托轨道站点、绿谷、绿轴、布局园区核心公共设施,包括科学实验、生活休闲两类,通过建立园区及周边人群工作及生活休闲需求,包括运动场地、交通站点、商业餐饮、图书馆、共享办公空间等、为设计方案提供参考。产业服务设施旨在构建5分钟产业社区,提供多样化的交流场所,以全天候、立体高效的慢行交通系统,组织园区、组团、楼宇三级服务体系,密切结合各类科研设施布局创新交往平台、研发交往平台等,形成推动创新过程的重要支撑。

图6 园区人群画像示意图(左图)园区公共服务分布示意图(右图)

三是,高效绿色的园区。园区由于原来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曾经是“城市孤岛”交通相对独立,现通过轨道交通、地面交通和弹性预留设施三方面的提升,成为城市交通网络节点。首先,园区与皇岗口岸枢纽共享轨道交通服务,通过轨道7号线、20号线、穗莞深城际和中轴城际,实现与区域科创平台、功能中心的深度联动。其次,规划形成“两纵四横”骨架路网格局。“两纵”分别是皇岗路、福田南路;“四横”分别是百合路、福民路-百合三路、规划路和国花路,实现与区域和城市开放式网络联通。三,围网区内部地面道路作为无人驾驶公交和慢行空间;远景若围网取消,亦可作为城市街道的一部分,实现与城市网络的一体化融合。利用皇岗口岸枢纽、福邻枢纽配套公共交通设施,保障合作区公交出行便利。最后优先考虑人行流线布局,通过地下及空中连廊分别实现与皇岗口岸枢纽、福邻枢纽的无缝衔接。在园区南侧、西侧布局与无人驾驶公交站点相结合的人行查验出入口,方便深方及港方人员进入。内部通过地下、地面慢行及空中连廊的形式打造全天候、多标高的区域慢行系统,打造多元复合、绿色安全的慢行系统。

图7 绿色交通系统组图

四是,生态智慧的园区。方案为园区搭建了“水系统+生态海绵系统+动植物系统+智慧基础设施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框架。水系统,是通过引深圳河水入城,延长水陆空间的过渡,增加生态效益。同时结合景观地形塑造,增加季节性水体,发挥雨洪调蓄,改善局部微气候的功能。生态海绵系统,是通过分布在园区绿谷中的海绵公园,汇集建筑屋面雨水和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丰富景观多样性。动植物系统,是增加园区森林,结合景观植物配置,营造混交密林、灌丛草地、湿地水塘等多样的生境类型;修复深圳河滨水岸线,修复河流浅滩生境。智慧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物理设备和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智慧基础设施,对园区内的区域综合管廊、区域供冷管网、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污水、雨水、燃气等市政及时感知和实时监测,精确定位、精准定量和及时预警,形成园区完善的应急安全反应系统。

图7 生态园区系统组图

五是,立体复合的地下空间。方案为园区搭建了“轨道系统接入+人行系统提升+功能布局完善”的立体复合的地下空间系统。首先,现已建成轨道7号线,站厅层绝对标高为-4米(相对标高-8.5米)。现状建成轨道站台层绝对标高-19米(相对标高-23.5米)。未来片区周边还将接入两条轨道分别是20号线和北环线,两条城际线分别是穗莞深城际和中轴城际。 多条轨道及城际线的接入,形成了复杂的地下轨道枢纽系统,同时也给片区土地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效应。其次,以地铁站点为人流集散核心,构建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地下人行系统结构,通过地下主要人行轴线联系站点与园区查验,形成无车化通达园区的便捷流线。南北向主要是以各轨道站点为核心,通过基地地下商业,串联福田口岸,形成片区便捷舒适的地下慢行网络。结合地下车行道路和垂直交通节点,形成立体三维的空间慢行系统。最后,综合轨道影响因素及科研人员的需求布局地下功能,除布局常规的停车功能外,结合片区的特殊性布局园区车辆查验区和人行查验区。结合人群的生活工资需求布局商业空间、地下开放空间、下沉广场等。结合科研需求布局地下核心实验室。最终形成立体复合的地下系统。

图7 地下空间系统组图

4、结语

“无界共享”将传统的高新科技园区改变成了科技人员“生活乐园”的创新科技园区,并与园区外的深圳河相连,发挥雨洪调蓄功能,改善局部微气候,通过分布在园区内的公共空间建立城市与园区的自然联系;通过开放式组团布局,既保证远期结构的稳定性,适应园区动态生长的需求,以适应未来可能的需求变化。通过依托轨道站点、绿谷、绿轴、布局园区核心公共设施,构建不同的生活工作场景;通过轨道交通、地面交通和弹性预留设施三方面的提升,让曾经的“城市孤岛”成为深方和港方人员多元复合、绿色安全的慢行宜居环境。

“无界共享”旨在城市与自然的无界耦合,设计以遵循地区的特殊性及自然环境条件,以自然生态、和人本视角为核心,打造辐射大湾区和深港合作示范区。

注释:项目设计成员包括律严、柯珂、徐澜宁、马晓慧、李春海、李鑫、张文生、李超、杨咏珊、卢飚。

参考文献

[1]徐聪艺付喻靖,人本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思维与方法——以怀柔科学城城市设计为例.2021

[2]杨春侠、姚梓莹、梁瑜、詹鸣、刘梦萱、吕承哲,面向未来的创新科学园区城市设计——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为例.2021

[3] 俞剑光,科技创新空间研究——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城市设计.

[4] 翁 阳, 基于时空行为适应性的城市设计方案评价研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