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混凝土裂缝及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常见混凝土裂缝及处理方法

刘大欣

452421198107240238

摘要:。通常上来说,混凝土建筑较容易出现裂缝,但绝大多数的裂缝对建筑造成的影响都不会太大,建筑物都可以正常使用。但当建筑物产生了裂缝,就要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使用性、耐久性,因裂缝出现从而对钢筋造成的腐蚀等,这些现象都是不容小视的。本文通过对混凝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的危害进行探究,并结合所得从原材料以及配合比的设计,建筑施工、后期的维护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减少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的现象,提高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寿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引言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特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多种原因,硬化后的混凝土都会有一些间隙或者说裂缝,这种微裂缝大多数都是没有危害的,更不会影响混凝土其他的比如成重,防止渗水等功能。但是裂缝产生久了,有时候容易导致建筑里面的钢筋被腐蚀,被腐蚀的钢筋它的承载力也会下降,而且混凝土出现裂缝较多时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的外形,不美观,加速建筑折旧。因此,提出有效的裂痕控制措施,对确保国家工程建设和人民的自身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1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

裂缝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建筑物的结构型设计过程不合理引起的。如混凝土时分块不合理,混凝土结构长侧有裂纹,混凝土突起,导致力量集中,然后断面的位置产生裂缝。并如果混凝土凹凸不平,不是整个平面的话,也会容易导致作用力集中产生裂缝,混着混度不够,不够硬化也容易出现裂缝。

1.2温度因素引起的裂缝

温度裂缝是一种物理性裂缝。高热因素导致的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由于建筑混凝土内在水化热温的升高而导致内在环境温度差别过大,或者是由于寒潮袭击等外力减温导致建筑混凝土内在的气温阶梯差过大,由此造成了建筑混凝土的高温内在应力差过大,而产生了高热裂缝。

1.3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从作用上分为物理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外表的水分突然出现大规模蒸发,因为蒸发出现拉力,并且拉力过大,超过了其的抗拉性从而产生裂缝。干缩裂缝大多以网状或平行状分布在表面,比较浅,多数在0.05毫米左右。如果是体积较大混凝土,一般是中部出现的情况很多,梁板较薄的话就会沿短向分布。干缩裂缝出现的原因都要是因为早期的比例用料有关,由于水灰的比例、原料水泥不合格、使用量、外用剂等等一系列因素都有可能。

1.4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纹一般都出现在水泥完全凝固之前,但一般由于水泥外表存在的不正常性失水,发生压缩,进而形成裂纹。一般在气候炎热而且干旱或者风力较猛的状况下,可能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基本上裂缝的形状都是不同的,而且两端较为细小,中间偏粗,并且是较分散的、不连续的。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主要由于砼终凝后不久,缺乏强度或者硬度非常小,在风力和高温的双重影响下,造成水份的大量散失,混凝土内部从而出现较高的负压,混凝土体积因为快速缩小,但由于混凝土未终凝,强度不能抵抗所带来的体积缩小而产生裂缝。基本上,混凝土凝结时间、风速、水灰比以及凝结时的温湿度是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的主要因素。

1.5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水泥在拌和的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而碱式分子也因此被分离,在添加活性骨材时,金属离子与其之间又产生了化学反应,并且会吸收水,使得混凝土的体积增大。如果化学反应剧烈,拌和后的水泥就会更加松散,并且膨胀破裂。这个现象通常大多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时期,而且这个现象通常是不可逆的,因此很难补救。

2裂缝的防治措施

2.1加强控制结构设计质量

在设计混凝土的结构时,通过准确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概率,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设计时优先选用低中强度的混凝土;

(2)设置分布钢筋、适当配置细而密的构造钢筋;

(3)适当设置后浇带、应力释放带、膨胀加强带。

2.2完善施工技术准备

为确保建筑技术的准备的有序开展,在工程建设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必须保证每一个施工设备都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并有效调控混凝土的温度。

(2)水泥各项材料的工作温度应当达到水泥拌和物合成后所要求工作温度。尽可能减少水泥的运输的时候,确保水泥在夏季入模温度小于二十五℃,在冬季入模温度超过十℃,以达到水泥在入模时的和易性及坍落度低的条件。

(3)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能连续进行,需要采用分层的办法来对厚度进行分层。在进行振捣时,要确保振捣后混凝土的密实性,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构件质量,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进行再次的振捣。

(4)针对施工的实际,运用科学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保护。

2.3温度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1)尽可能选取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热或中热水泥。

(2)减少水泥用量。尽量限制水泥用量在四百五十kg/m3以内。

(3)减少水灰比。一般将建筑混凝土的水灰比限制在零点六以内。

(4)合理使用骨料级的调配。需要通过降低混凝土用量来减少水化热,在搅拌过程中也可以加入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调节。

(5)改善水泥的混合加热工艺。应用新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添加"二次风冷",以大大降低了砼的施工温度。

(6)提高水泥拌和物料的流动性、保水性。在水泥中添加适当的水泥外加剂,水泥外加剂应产生减水剂、塑化、缓凝等效果,以减少水化热量,并推迟热峰的产生时间。

(7)加强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及时做好冷却、保护。

(8)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护。需要经常洒水保养,并适当延长保养的时间。为保持水泥表面缓慢的冷却,当水泥浇筑后,需要马上进行覆盖,也可以使用湿的草帘和麻片等。

2.4收缩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使用收缩率较小的混凝土。一般使用中低热混凝土和粉煤灰等综合利用混凝土,以减少热水泥的用量。

(2)调整好钢筋混凝土水灰比。水木灰比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砂浆的干缩,因为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所以,在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建筑设计的流程中,不但要尽量调整好水灰比,还要掺加适量的减水剂。

(3)严格控制砼混凝土与浇筑中的结合比。混凝土的使用量,决不能比配合比设计所给予的最大使用水量大。

(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维护,适当延长混凝土的维护时间。冬季施工时,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罩时间,涂保护剂进行保护。

(5)在砼构件中设有适当的收缩缝。

2.5塑性收缩及破裂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1)采用干缩值较小早期,抗拉强度较大的硅酸盐或一般硅酸盐混凝土。

(2)控制水灰比,添加有效减水剂,以提高了砂浆的破碎率和易量,从而减少了混凝土材料和砂浆的总剂量。

(3)在浇注砼前,要先用水将基层与模板浇湿。

(4)适时涂抹塑胶薄层和受潮的草席、麻片等,以保证砼在终凝前的表层湿润状态,并在砼表层涂抹保护剂等物质加以防护。

(5)在高温和强风的日子里设置遮阳和防风设施,及时进行养护。

3结论

裂缝的产生是砼构件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建筑的抗渗能力和建筑材料的利用功能都会随着裂缝的产生而减弱,大的裂纹导致钢材锈蚀,水泥内部碳化,建筑材料耐久性降低,建筑承载能力减弱。所以不要忽略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并对裂纹形成的原因加以更详细的研究,总结原因,通过分析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重要的是施工前对裂缝的预料与预防,同时要提高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这样才可以提高质量,强有力的保障建筑物与构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韩 鑫.混凝土常见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2] 刘松平.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