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讨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辛大力,王奎奎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重庆 400011

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对一个地方的经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市政建设的深入,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条件也有所不同,以此配套的施工方法也会不同。市政由于其修建的等级较高,对路面平整度以及行车舒适度等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如何在地质条件较差,且较为复杂的情况,保证其路基施工质量,一直是工程人员所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路基;施工方案;关键技术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现今多数城市主干道路的拥堵现象显而易见,因而在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各种问题慢慢显露出来,逐渐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我国市政道路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能及时应对各种突发问题,不仅应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更应该严格把控其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后期的维护工作,并且在各个市政道路工程建成未投入使用前,必须对其道路的施工质量进行安全检测,进而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为人们的生活安全保驾护航。

1道路路基设计原则

1.1实用性原则

在对道路工程中的路基进行设计时,设计单位必须严格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道路工程与其他市政工程不同,例如园林建设,其核心是突出外形美观,但是道路作为日常出行的主要途径,如果道路工程过于注重美感,忽视了实用性,则会导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道路工程时,设计人员必须突出实用性。

1.2经济性原则

道路建设属于一项宏大的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消耗大规模的资金,促使地区的建设资金压力增大。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除了考虑道路的实用性以外,还应兼顾道路建设的经济性问题,尽可能在保证道路实用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建设成本缩减至最小。

1.3综合性原则

在对道路路基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站在长远的角度,将城市地区未来的发展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确保路线建设完成以后与城市道路网络干线相互协调。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若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仅仅考虑道路自身的情况,则无法与城市的基础设施保持协调。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2.1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2.1.1路基排水过程技术分析

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路基积水问题,此类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体压实效果,因此,合理化控制路基路面含水效果具有必要性,这一措施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整体工程建筑性能不断完善。工程全部处理后,可与道路最终建设需求相适应。施工管理阶段,需全面分析和测量施工区域环境以及结构特性等,逐步推进路基路面排水管设置工作开展,通过更加合理以及科学化的方式解决施工积水问题,在路基压实阶段可将降水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重视程度再次提升一个层次,防治工作合理化进行同时解决积水渗漏问题,后续阶段施工可具备更加科学化的条件。

2.1.2碾压方式分析

目前,建设路基路面质量要求不可同日而语,建造技术的应用需满足更高要求,基于此,需利用事前勘查方式,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地质特征,开展全面分析工作,确定处理方案,借助合理化手段,按部就班开展路基路面压实作业。通常情况下,碾压作业开展内容中涵盖初次碾压、重复碾压以及最终碾压,操作过程中依据道路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化材料和设备,使用工具和碾压作业工序均需优化调整,碾压作业可全程纳入到质量控制闭环中。路基路面作业开始前,可提前选择路段,距离大约在100m,开展碾压试验工作,施工参数确定后,需对碾压操作设备选择和不同碾压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碾压作业获取坚实的支持和保障。路基压实需遵循重型压实标准,出于保证质量目的,可选择分层压实作业方案,路基压实以及填料强度的选择内容如下所述:首先是上路床部分,填料强度最小数值为8cm,填料最大粒径数值为10cm,压实度需要保证大于等于95%;下路床部分,填料强度最小数值为5cm,最大粒径数值显示为10cm,压实度数值需保证大于等于95%;上路堤部分,最小强度数值确定为4cm,最大粒径数值显示为16cm,压实度数值需保证大于等于93%;下路堤部分,最小强度数值确定为3cm,最大粒径数值显示为15cm,压实度数值需保证大于等于90%。零填以及路堑路床部分,最小强度数值显示为8cm,最大粒径显示为10cm,压实度数值需大于等于95%。作业开展阶段,含水量需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标准设置为最佳含水量的2%。

2.2高填方处理

高填方路基应优先施工,确保1个雨季或不少于6个月的自然沉降期。填料宜采用碎石土等优质填料填筑,严禁采用高液限土、腐植土等不良填料填筑,严格按照分层填土、分层压实,控制好每层的压实度,在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填筑下一层,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后,按设计要求采取增压补强措施。其具体方法如下:①冲击碾压补强。采用三边形双轮冲击碾压路机,其冲击能量不少于25kJ,压实宽度2*100cm,工作速度10~15km/h,有效压实厚度1m,压实影响深度5m。第一层碾压高度以填方坡脚4~6m范围开始,其上每填高2m作为一次冲击碾压层,每层碾压不少于20遍,以路堤下沉量少于3cm为准。碾压时根据场地大小选择行走路线,由两侧向中心进行碾压,轮迹覆盖整个地基表面为冲击一遍,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每冲压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与前5遍搭边错位保证全面夯实。冲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进行时,可用平地机平整后再进行冲击压实。冲击碾压完成后,应平地机刮平轮痕,用振动压路机先振压后静压两遍后再进行下层填筑。②强夯处理。强夯工艺流程:标出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强夯机对点就位→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击→测量锤顶高程→重复以上工序至完成夯击→推土机推平夯坑→普夯→碾压密实→测量高程。强夯采用夯锤重10t、锤径2.5m,夯锤落距不小于10m。第一层碾压高度以填方边坡高度为4~6m范围开始,路基每填筑4m采用强夯补强,上路堤(94区)应进行一次强夯;强夯施工完成后进行50kPa堆载预压,要求预压期不少于60天,并观测沉降。沉降趋于稳定后,进行路床下土工格栅施工。强夯施工前应先整平场地,然后按间距5m正三角形布置夯点,然后按夯点进行定位点夯,先强夯再满夯。强夯每层夯击3遍,每遍夯击3~5击,单夯夯击能2000kN·m。3遍强夯结束后满夯1遍,落距3~5m,锤印彼此搭接不小于0.5m或1/4锤印相交,单点不小于3击,单点夯击能800kN·m,夯后整平路基用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强夯施工中应确保夯坑晾晒时间,及时排除夯坑及场地内的积水,场平土应填至工作层后方能进行强夯处理。夯实工作应从中间夯点向两边推进,以利于孔隙水压力消散。

结束语

本文以市政路基施工为例,着通过对高填方路基处理、深挖路堑开挖处理以及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总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能为今后国内同类型路基的施工及其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自嘉.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8.

[2]王东生,魏家旭.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3):7-9.

[3]陶安芬.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180-181.

[4]杨晓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3):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