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3

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工作研究

张旭,夏丹,聂昕格 ,通讯作者:任潇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高校基金会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应不断完善以适应不断扩大的教育规模。由于我国高校基金会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基金会的重要性及现状,并梳理了主要的财务管理模式。其次分析了高校基金会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出建议,推进基金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

一、我国高校基金会概况

(一)高校基金会重要性

新时代应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而具有社会公益组织性质的高校基金会正是为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而建立的。所以作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基金会如何解决当前在财务管理和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非常重要。自1994年我国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基金会(现在为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探索如今已走过28个年头,但我国大部分高校基金会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对比国外发展成熟的耶鲁大学基金会,除清华大学等头部高校基金会已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外,大部分高校基金会保值为主投资单一,并且在财务管理和制度方面存在隐患。对于高校而言,一个合规、完善、高质量的基金会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可以减轻高校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所以,解决高校基金会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一步发挥高校基金会筹融资和增值保值的基本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高校基金会现状

2005年我国仅存在20余家高校教育基金会,而2020年符合基金会典型特征的各级各类高校教育基金会有623家。在短短的15年内,高校基金会如雨后春笋,数量急剧上升。根据社会组织网公布的数据可知,截至2020年6月22日全国基金会共6178家,其中高校基金会623家占基金会总规模的10%左右。如表1所示,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净资产总额为350亿元左右,较2016年的210亿增加约140亿,头部高校基金会基金规模快速扩张。所以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建设并扶持高校基金会,有助于发挥高校基金会体量大、资金多的固有优势并促进经济和教育发展。

1  2020年国内高校基金会净资产排名

排名

高校名称

基金会年末净资产

1

清华大学

15765476920

2

北京大学

7018790621

3

浙江大学

4030176664

4

北京师范大学

1700724618

5

上海交通大学

1638132781

6

南京大学

1342786178

7

复旦大学

1003056585

8

中国科学院大学

894671486

9

中国人民大学

834835409

10

北京航空航天

804581250

现阶段我国高校基金会投资收益不高,其内在原因为投资品种单一,投资保守。尽管我国高校基金会正扩大投资范围,在保值基础上达到增值的目的,但绝大部分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资金运作方面的投资收益受限。如表2所示,2020年我国高校基金会投资收益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清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投资收益为第二名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倍有余,为第10名中央财经大学投资收益的100多倍[1]。可见高校基金会之间的投资收益落差较大,这主要受学校规模、社会影响力及基金会成立时间、校友实力等因素影响。

2  2020年国内高校基金会投资收益排名

排名

高校名称

基金会投资收益

1

清华大学

995220008

2

北京大学

433843906

3

浙江大学

168427581

4

上海交通大学

67979002

5

华中农业大学

58495956

6

南京大学

58005805

7

中国科学院大学

46035766

8

北京航空航天

28335118

9

复旦大学

25649784

10

中国人民大学

21200560

(三)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模式

我国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采取市场化的财务管理运作模式。该模式内设多个部门,细化职责,明确分工,并且工资与投资收益挂钩,充分发挥了管理与监督,但该模式下管理成本较高。而委员会模式下基金会设立投资委员会,聘请行业精英筹资融资,募集更多资金,但是弱化了对于资金的运作,导致资金闲置,收益不高。在行政模式下基金会为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人员为高校内部人员兼任,学校代为发放员工工资,并且工资与资金运营成果无关,具有公益性质,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管理与监督。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处于行政模式,所以下文主要研究行政模式下存在的财务问题。随着高校基金会的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最终将走向更高效、更科学的市场化财务管理模式。

表3高校基金会主要财务管理模式

人员

部门

管理与监督

缺点

行政

高校内部兼职

高校职能部门

较弱

效率较低

市场化

薪酬与运营挂钩

内设多个部门

较强

管理成本高

委员会

聘请行业精英

基金会设委员会

投资运作较弱

二、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方法不完善

高校基金会的设立初衷为更好的发展高校教育事业,导致其难以与学校分割。首先,基金会的设施建筑设立在校园内,学校承担基金会日常办公开销与经费并提供办公设施等其他资源,导致无法准确核算基金会运行成本。其次,出于专业和安全的考虑,大多数高校还在使用现金支票等传统的收款方式,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来讲不够高效便捷,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最后,我国高校基金会信息公开程度不高,财务信息不透明。高校基金会要依照规定发布定期工作报告,但我国大多数高校基金会并未向社会披露财务数据,或者披露了部分数据但不够全面,财务报告笼统流于表面形式。资金运行和管理不够透明难以获得公信力,不利于高校形象的提升,长期来看影响基金会捐赠资金的持续增长。

(二)财务人员缺乏积极性,专业素质有待增强

我国多数高校基金会并没有面向社会聘请人才,其工作人员多为学校委派的内部人员,缺乏后续的专业培训导致专业综合素质难以提升。缺乏激励、考核的工作制度导致部分员工对于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并且部分高校教育基金会在会计、出纳、投资等岗位的人员配备上存在兼职现象。非专业的财务人员和模糊的管理职能导致基金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工作效率较低,资金潜在的增值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资金规模增长缓慢,制约了基金会与高校的发展。

(三)资金增值困难,项目管理不完善

高校基金会将资金用于奖学金、教学科研、科创文化活动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以支持本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基金会把保证捐赠资金的安全稳定放在第一位,把实现资金保值作为高校基金会投资的首要任务。追求稳定现金流、保证低风险的同时意味着必须放弃高收益回报,从而导致基金会投资范围受限,难以实现捐赠资金的升值。目前,我国高校基金会投资相对保守,多为银行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投资品种单一。集中于定存等未分散化的投资方式导致资金大量闲置,无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多数高校基金会的工作具有公益性,基金会投资绩效没有和基金会投资管理人直接挂钩,难以充分调动基金会工作人员积极性。我国多数基金会实现资金的保值尤为勉强,达到增值的目的更加困难。

大多数高校基金会更像一个吸纳资金的平台,吸收资金后将其投入学校建设,缺乏对大额捐赠资金的单独处理,即依据捐赠项目性质单独立项和建账。这种“一池子”资金管理模式缺乏透明度、缺少资金使用监督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缺少正反馈的机制限制了基金会的长期发展。

三、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工作策略

(一)聘请专业人才,跟进人员培训

大多数高校基金会所管理的资金上千万,所以依据滚雪球原理,在法律允许、资金安全保值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金实现资金增值,可以更好的支持高校教育建设。人才可以为资金的增值速度提供保障,所以应定期培训基金会财务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完整、规范、高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带动员工整体积极性。高校基金会在成熟后转型后,面向社会聘请专业基金从业人员,或者委托专业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从全局层面研究和配置大类资产,丰富投资渠道策略。在保本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率,以实现增值目的,盘活高校大额闲置资金,减少“资金浪费”。

(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针对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管理体系:重大项目采用灵活、专业、高质量的管理模式,普通项目采取规范化、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在项目计划过程中,应兼顾多方面的考虑与度量,多方参与计划制定及风险预警,从源头避免出现差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根据大额捐赠协议在经费使用范围内进行支出申请,经财务审批后进行各类支出,强化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并不断动态调整。在项目结束后进行评估与总结分析。完整、系统、连续、环环相扣的流程有助于项目合理、合法、安全的推进,从而实现包括立项、执行、监督、评价四个环节体系的建立。

(三)信息披露及时准确

高校基金会应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完整的年度财务报表并接受社会监督,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多媒体平台公布年度简报、项目信息等内容,提高基金会财务公开度和透明度。较高透明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基金会内部管理自我激励,从长期看更有助于提升高校声誉。除此之外,高校基金会也应更多的融入社会,而不是局限于高校内部,积极吸取外界优秀的管理经验,结合目前财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学习专业管理方式,实现自我进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琦.高校基金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之我见[J].财会学习,2022(1):52-54.DOI:10.3969/j.issn.1673-4734.2022.01.019.

[2]  沈黎勇,汪平,林成华.新时期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21(6):40-46.DOI:10.3969/j.issn.1673-9760.2021.06.006.

[3]  张利民.财务管理视域下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10):10-11,20.DOI:10.3969/j.issn.1673-4734.2019.10.008.

[4]  毛月焕.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项目管理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3):59-64.DOI:10.3969/j.issn.1005-5827.2017.03.011.

[5]  张利民.内控视域下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与投资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9(08):102-105.

作者简介:

张旭,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通讯作者:任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夏丹,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宣传推介部部长。

聂昕格,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1


[1] 表1和表2数据来源于高校基金会官网公开信息,不包括未发布2020年审计报告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