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对水文监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河道治理对水文监测的影响

段春利

周至县水务局渭河管理站  (陕西省 西安市 710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水利事业快速发展,河道防洪标准和生态治理建设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对已有的水文站水文要素监测和边界条件带来很大的改变,给水文监测要素带来人为的影响。通过分析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对水文站水文监测影响因素,提高保护水文监测设施和边界条件的意识。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文监测;影响

引言

河道治理项目主要包括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护岸护脚等措施。根本性目标就是按照防洪减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河施策的治理思路,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尊重河流自然属性,科学确定治理模式,维护河流健康生命,适应河道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的要求,禁止裁弯取直,不得围河占滩,避免渠化河道,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1、水文监测概述

水文监测是一项围绕水资源而开展的观测与分析活动,目的在于探明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以及现阶段的利用水平等。水资源监测除了掌握水量等基础层面的数据外,还需深入分析水的商品属性,因此该项工作彰显出较为显著的社会属性。在经过持续的水资源监测后,可以生成丰富的水文信息,工作人员根据所掌握的信息更为高效地开展水资源管理、调度、优化等相关工作,为日常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总体来看,水文监测具有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必须由专员以合理的方法将各项监测工作落实到位。

2水文监测的特点

当代的水文监测主要有四个特点,分别是传统性、随机性、及时性和标准性。水文监测的传统性通过循环、有规律地监测和记载水资源情况反映出来,是水文监测最基础的一种性质;随机性是指在水文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是因为水质的变化具有突发性,而且旱涝等灾害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等也都有不确定性;及时性是指通过水文监测快速准确地传达包括洪水等在内的突发事件信息,从而不断的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以及调度工作水平;标准性则是指在水文监测的过程中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同时,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参照相关规范进行。

3河道治理的不良影响

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意义上仅仅被理解为河道的工程建设,很少把河道治理与水环境的好坏产生直接联系,在治理过程中并没有把水环境的保护当成河道治理的一部分,不能认识到河道治理对于水环境发展所造成的直接影响。

3.1河道两侧的硬化破坏水环境的平衡

过去的河道治理的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任务就是清理河底的淤泥,同时利用水泥和沙石硬化河堤两侧,其目的是在夏季的暴雨季节到来时,满足排洪排涝的功能,防止河堤两岸被冲垮,以杜绝其给人们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害。利用水泥沙石加固河堤两岸,根据科学的计算把河道能够抵御洪水的坡度系数设计到最佳,在一定程度是提高了河堤防洪泄洪的能力,但是却忽视了水、土、植物之间的关联性,水、土与植物、各种生物是共同打造了良好水环境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河堤的硬化恰恰使水土间形成阻隔,使得植物无法生长,水中生物因无食物也不能生存,使得能量链条受到破坏。原本水环境的自净功能,因为人为干涉使其受到阻隔,让生物间的生存秩序被彻底打乱,从而造成水环境的破坏,且通过人工的干预也很难得到修复,缺乏生物生存的水环境会慢慢变成死水。

3.2对水文站的影响

水文站是指建立在流域内,用于水文监测和收集相关信息的系统。如果水文站位于水力发电,工程在蓄水、放水以及取水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位于水利水电工程下游水文站的水流规律造成影响,所采集的水文资料可靠性会被降低。如果将水文站建在工程的上游,下游的蓄水影响会出现水回流的情况,其一定会对水文监测工作的进展和效果造成影响。如果水文站是围绕水利工程旁边而建,会导致水文监测工作更加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检测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导致监测数据难以真实反映自然条件的变化。此外,由于水利、电力等工程建设,导致水文站需要搬迁以及改造,以至于一些水文站的数据容易损坏和丢失,使得水文监测资料不是很完整。

4、降低影响的措施

4.1选择较为合适的监测点位

在进行监测点位的选取时,除了其关键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分析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是观察该监测点位是否能够方便使用相关水质采样设备,以及是否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等问题,以此来判断该监测点位的可行性。而根据这些因素选择的监测点位在后期的环境水质监测过程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更加能够代表整个水域的水质状况,从而达到推动环境水质监测相关工作开展的目的。

4.2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

在实际进行水文监测时,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特征,合理选择监测的方法。例如:在监测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时,可以从地面进行定位,做好针对性的监测。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巡查的方式,从中了解最新的监测情况。在实际监测时,还可以采用定位观测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选择在同一监测点,做好不同监测项目的布设,如此更有利于监测效果的提升。针对定位观测点以外的其他水土保持设施,在实际监测时,可以选择人工巡查方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分析解决,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多设置一些监测点位,从而能够实时把握最真实的水土保持情况。

4.3明确水质监管部门权责,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制

为了协调好各个部门的职责,可以成立专门的水质监测防治委员会,加强每个单位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明确责任范围,共同高效地对各类异常问题进行讨论和处理,保证水质监测过程中各类信息的最大透明度,让信息在各部门间实现及时共享。同时,加强企业与各部门的交流。各级监测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城市水质进行监管。政府部门应发挥好在整个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强有力的政策,对各个部分的各类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并及时对各类异常问题进行预警和汇报,让消息在各部门间充分流通,并认真分析日常监测水质变化的原因和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高效措施来提高水体质量。

4.4分析仪器及试剂环节分析

仪器和试剂的使用过程不可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仪器的状态和属性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相关仪器的灵敏度。除此以外,在对仪器进行详细分析时,需要着重关注仪器的测试范围,因为仪器的测试范围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呈现。通常而言,仪器的测试范围越小,测试的样本越不具备代表性和典范作用,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准确。另外,相关试剂对测量工作也会产生潜在的干扰,也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在用水方面,通常需要对水的纯度进行严格把关。

5、结语

随着观念的深入,现阶段人们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其在推动国内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水文环境成为水资源开发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现阶段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水文监测,将其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制胜法宝”,以科学的方法完成水文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区域水资源的具体状况,再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切入,采用合适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生迪.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文水资源监测关系探讨[J].地下水,2020(2):170-171.

[2] 缪磊.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分析[J].水电科技,2020(02):16-18.

[3] 范艳霞.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城镇建设,2020(04):248.

[4] 刘丽梅,赵正伟.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现状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