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柳琴戏发展传承与振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滕州柳琴戏发展传承与振兴研究

赵连超

滕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摘要:柳琴戏是以枣庄为中心,流行于苏鲁豫皖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土戏曲剧种之一,虽然2006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存亡问题。文章从研究历史和文化变迁入手,分析了造成其衰落的诸多实际原因和发展的障碍,并就如何切实地保护和传承柳琴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种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地,这些活动、表演、知识系统和技术,都是各团体或个人认为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主要有:(1)口语和口头文字;(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特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民间习俗,如传统礼仪和节日;(5)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6)其他非物质文化的项目。本文拟对滕州柳琴的创作进行考察。

二、柳琴戏简介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流行于苏鲁豫皖地区,最初与淮海戏、泗州戏、柳腔、等都属于“拉魂腔”,与泗州戏是同一种,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各地的流场而有了变化。柳琴戏是苏豫皖三省的一大片地域,民间有一句俗语:“三日不闻拉魂调,寝食难安”。

三、柳琴戏的发展历程

(一)唱门子阶段

旧时连年的灾荒造成灾民不断地流动,灾民们年年以乞讨为生,他们在乞讨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用家乡的民歌小调为手段乞讨,感觉这种方式比沿门喊叫着去乞讨容易得多,这种唱着乞讨的方式不仅能使施舍人减去些许厌烦,而且结果也比较容易得到施舍。至于当时这些难民唱的什么曲什么调,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我们只能以苏北、鲁南部分地区难民群代代相传的乞讨形式进行粗略推测。

(二)周姑子阶段

周姑子即是出家人,因为庙小,虽然不可能香火兴盛,也不会有晨钟暮鼓,但在长期以青灯黄卷为伴的修炼中,佛门诸课的唱念也应该粗知一二。这位周师太当沦落到以乞丐为伍的行列中,遂将佛门的一些音乐元素相融相汇后,拿来作为相随相伴的人群乞讨手段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因此,当周姑子介入后,柳琴戏的母体腔调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表现在一是唱的曲调略有丰富,二是较原难民所唱的曲调也更动听了些,所以大家遂以习成,“周姑子”腔调也不但逐日丰富,还渐渐地向四方流传,民间也就有了“周姑子”的说法。

(三)分流阶段

柳琴戏的母体腔调随着难民逃荒必然也随之向四方扩展、流传,这些以唱周姑子为生的难民大多向滕州以南流动,与本地“肘鼓子”的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此时“肘鼓子”和“周姑子”虽然各自还保持自己的一些特殊个性,但是二者的从业人员和城乡百姓已渐渐将二者混为一谈,视为一体,这种局面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

(四)肘鼓子戏阶段

在分流过程中,由于受到流传地区的民间说唱、语言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柳琴戏的原生态通过两个渠道向戏曲形式的初级阶段——肘鼓子戏过渡。一是演唱形式开始从以乞讨为目的,受众为一人、一家的清唱慢慢向对口唱、说唱形式渐渐演变到受众为多人的落地坐唱。二是演唱内容的转化,从唱门子阶段的简单上下两句腔,逐步过渡到肘鼓子阶段的小曲小调,在分流阶段又频繁吸纳各种曲艺说唱以及一些戏曲的唱法,到了肘鼓子戏阶段前,柳琴戏除唱腔外,又积累许多以修行劝善、伦理道德、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为内容的唱词。

(五)班社阶段

柳琴戏有了肘鼓子戏后,零散艺人由半农半艺大部分就转化为以唱戏为生、为职业的艺人了。无论是灾荒之年还是年景尚好,这部分艺人也是四季以唱歌为业,不再是农闲出来,农忙回去。为了演一些故事情节较为完整的戏,以便扩大影响,增加收入,随之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艺人逐步过渡到两家、三家甚至再加上个别亲朋好友的较大组合,而这种组合的增多,必然引发互相间的攀比、竞争,因此也就诱导着柳琴戏的班社形式开始出现。这个时期的班社演出,还主要是以农村为主,农忙的时间或到一些较大乡镇短期演出。直到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才真正进入城市,这时也多在低档茶社、小舞台演出,稍后不久开始出现一些四五十人的大型戏班,为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管理的专业剧团做好了准备。

四、柳琴戏的振兴之路

(一)探索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没有文化的经济就是没有活力的经济,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事实证明,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官方的干预,政府的介入能够保证戏曲发展的通畅。当然,以政府为主导的地方戏曲运作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要打造大型精品剧目,另一方面还要认真研究农村受众的实际需求。例如,滕州市成立了柳琴戏研究传承保护中心,对柳琴戏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引导艺术创作。这些举措对柳琴戏的宣传、对观众的导向、对观众的教育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柳琴戏的发展。

(二)打造品牌,走文化产业之路

柳琴戏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要把柳琴戏的艺术魅力变为经济效益,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是实现柳琴戏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滕州政府提出“打墨子牌、唱柳琴戏”号召,滕州市柳琴剧团精心编排了大型历史剧柳琴戏《墨子》,该剧赴中央党校举办展演,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同年该剧在枣庄地区进行巡演,很好完成了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推陈出新,赢得受众广泛参与

滕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柳琴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比如,柳琴戏《墨子与鲁班》以其鲜明的滕州历史人物主题、感人的故事、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滕州的张小姐,在观看后向笔者表示,她曾经对柳琴戏不屑一顾,但是看了《墨子与鲁班》柳琴戏之后,她不但被剧情所打动,而且对柳琴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滕州的陈先生观看后告诉笔者,他认为这部戏非常成功,展现滕州的历史人物,使墨子与鲁班的故事更加丰富而感人。

(四)培养新人,拓展柳琴戏的发展空间

柳琴戏在苏鲁豫皖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如: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张金兰、历仁青、相瑞先等一批在鲁苏豫皖交界有很大影响的柳琴戏表演者。要使柳琴剧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重视培养优秀的后继者,培育出像赵恒诚、王传亮、邵晓环、梁淑焕等有影响力的著名演员;培养出一批专业过硬、素质过硬的演员;培养出一支懂得艺术和经营的管理人员。要改变当前美术人才紧缺的局面,尤其是“高、精、尖”人才的现状。提高柳琴戏的创作、演出人员的待遇,提高戏曲演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注重培养优秀的专业和后备人才,以保证今后的柳琴戏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柳琴戏的传承与保护,必须正确地把握柳琴戏的创作方向和市场发展方向,走出一条适合柳琴戏生存、发展、创新的路子,才能体现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地方政府应对柳琴戏的发展高度重视和扶持,努力营造柳琴戏浓厚的传唱和演出氛围,在资金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柳琴戏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给柳琴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宋希芝.山东柳琴戏发展传承与振兴研究[J].戏曲艺术,2012(2):6.

[2]赵峰.山东柳琴戏艺术特色及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徐华云.山东地方戏传承与保护对策研究--以山东柳琴戏为例[J].参花:下,2013(12):2.

[4]葛秀玲.柳琴戏的族群认同与文化变迁探析——山东滕州柳琴戏音乐文化的实地考察和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