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角色转换 打造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做好角色转换 打造高效课堂

吴瑞瑶

广东省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宝源小学(529300)

【摘要】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但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开小差,影响了课堂效率。为了激活严谨而又枯燥的数学课堂,创造和谐活跃的氛围,让四十分钟成为小朋友的乐土,我尝试将传统课堂中教师、课堂、学生的角色,做了一个转换,我引入了小组合作、游戏活动,融入了师生互动、生活实践,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角色转换 高效课堂 小组互动 游戏活动 生活实践 

在科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切创新研究都需要团队的合作、集体的智慧。班级就是团队,课堂就是平台,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协作互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元素,创造新的模式,让班级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才华与智慧都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基础学段的数学教师,我尝试转换教师、课堂、学生的角色,让互助合作、团队意识融入课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一、展开小组合作活动,教师转变成引导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生为本、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的新趋势。我努力改变以传承知识为主的模式,大力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近年来,我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着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力求让自己由教导者转变成引导者

俗语有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火车头,牵着几十个学生跑,吃力不讨好。为改变这一现状,我探讨学生自学+小组互动+老师点拔的教学模式,探索布置任务学生自学小组互动代表示范老师反馈的课堂流程,使之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空间,学子共同进步的媒体。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各司其职,各展所能,各显神通,展示了看家的本领和特有的才华;在互动互帮中,同学们尽情发挥,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收获了有用的知识,获取了实用的技能

为了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信念,我由教师变成导演,尝试编导、设计各种剧情:解析重点、置疑设难、启发思考;学生则由学生变为演员,扮演不同角色:解读题意、讨论扶困、实验答疑;我又是一名监制,巡回的指导、心理的引导,随时掌握课堂的动态;知识的辅导、学法的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提问。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我先让同学们观察、探讨各种信手拈来的教具:粉笔盒、书柜、砖头、魔方等等的特点。我又抛砖引玉: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答案五花八门,结论不拘一格:A组:都由6个面组成B组:都有8个顶点C组:都有12条棱D组:12条棱都相等的是正方体。E组:棱长不相等的是长方体。F组:面面相等的是正方体”……在激烈的争辩、踊跃的交流中,点燃了学生灵感的火焰。充分肯定和大力表扬的同时,我又进行纠正及引导。

在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中,学生豁然开朗、获益匪浅;严谨而又古板的定理概念,在欢声笑语中迎刃而解;教师成了学生进步的基石,师生亦成了良师益友。

二、加入游戏活动,课堂变身为移动的空间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儿童,小学生热情而又活跃,但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思维能力有限,自控能力尚待提升,上课容易走神,因此,需要不断有新奇的事物来刺激他们神经。我尝试将固定的课堂转变成移动的空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学计算,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饶有趣味的数学游戏。

在学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节,为了让从学生更好地发掘身边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我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别进行一分钟踢毯子、拍皮球比赛,求总数与平均数。学生不甘示弱,跃跃欲试,在锻炼身体之余,学到了知识,训练了技能,改变了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又从网络搜集各种视频、动画,让学生娱乐、计算两不误,一举两得。我指导各小组长,每天早、午,轮流对校园的气温计进行观察、统计,获得每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并作出条形统计图,求出周、月、季的平均气温,我又从手机下载了开平市每日不同时段的气温指数,与学生获取的数据进行比对,并就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进行讨论,一组组干巴巴的数据,顿时变得鲜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课堂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课堂由师讲生受教学方式,转化为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不知不觉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融入生活实践,学生成为探索者

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新颖、创意而实用,新课标的知识网络简明、开放而可塑。知识一日千里,科技刮目相看,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求知欲越来越强,这就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虚心学习、多研究、多探讨,把握最新的教改趋势,吸收最新的教学信息,汲取最新的教学手段。

为了让学生由新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平时,我大力引导他们挖掘身边的新鲜事物、社会的时事热点:互联网、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城市乡村、校园内外的一事一物,都可以成了学习的资源、课堂的题材。

例如,在《轴对称》一节教学中,我放手让班干部主持大局,我则成为引导者与旁观者。

课堂上,班长指导同学们观察国旗、联想实物(风扇、窗户、球场等)、触摸积木,又进行看谁认得多,看谁说得多等一系列活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学们有了初步的认识。

球场上,各小组长分配任务——寻找校园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或东张西望,或窃窃私语:楼梯级、篮球架、升旗台、单杠……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学们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教室里,学习委员安排一个数学手工制作游戏——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剪纸比赛,学生们摩拳擦掌,大展身手,惟妙惟肖的鲜花、活灵活现的蝴蝶、棱角分明的五星、跃然纸上的双鱼、传统欢庆的小朋友的想像力太丰富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美术作品,一组组无懈可击的轴对称图形,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同学们又进行小组的交流、分享,大家推荐代表展示、发言,最后我进行总结表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学们已是刻骨铭心。

在妙趣横生的集体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潜移默化的共同探究中,学生收获身边有用的数学知识。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