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新教师培养模式之初探——以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特殊教育学校新教师培养模式之初探——以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刘友国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广东深圳 518112

摘要:特殊教育的根本是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提升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为学生提供适宜的个别化教育的重要保障,那么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新教师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特教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应该以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新目标、新追求,立足长远性、人本性、主动性,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提升特教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特教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特殊儿童提供更适宜的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新教师;培养模式

引言:许多特殊教育学校的新教师感到对教育教学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样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对新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不断提升新教师的能力、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新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教职工465人,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9%,在职在编研究生学历达35%,共有85个教学班,在校各类残疾学生共计770人。近三年入校的新教师有35人,这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新生力量,这些新教师中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约占57%左右,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约占43%,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首先制定了详细的新教师培训方案,然后切实落实各项培养措施,努力构建教师培养长效机制。

一、进行岗前支持

(一)试岗教师培训

学校针对新招聘的教师,开始为期2个月的试岗。在试岗期间,学校通过新教师与校长专题座谈、跟岗教学、集中专项培训、个人研修等方式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通过试岗培训,弥补了新教师学习期间实践机会少、实习期较短的不足,为更好的适应入职初期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

1.校长专题座谈

试岗教师入校后,通过参观学校,校长召开试岗教师专题座谈,介绍学校的发展史、育人理念、育人目标、校风、校训、校园环境、作息时间及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情况介绍等事宜,让新教师尽快适应从大学校园到特教学校的转变。通过了解学校概况,熟悉校园及环境文化,建立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2.集中专项培训

集中专项培训部分主要是组织试岗教师熟悉学校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教学规范条例等。通过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让新教师学会为人师表,从着装到言行都以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3.跟岗教学培训

根据试岗教师的专业专长以及意愿,进行教学班级的分配,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前两周为听课学习期,第三周开始试教工作。课前试岗教师需把教学设计发给指导教师审核,指导教师经过修改签字同意后,试岗教师方可正式上课。试教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在场,并进行听课评课,不得出现试岗教师独自在教室上课的情况。试岗期间,对于学校的名师课堂展示、教师校本培训等常规活动,试岗教师均一同参与,真实体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试教后期,试岗教师面向全校教师执教一堂试岗公开课,展示自己试岗期间的学习成果。

(二)教育系统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

除学校层面的试岗培训外,深圳市教育局每年会在新学年开学前,对新任职教师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并且规定所有的新入职教师必须参加。通过培训,使每位新教师清晰自己的成长目标,学会规划职业生涯,逐步从一个教育教学的生手变成熟手。学校按计划组织新教师参加教育局职前培训,并做好动员工作,培训结束后,积极组织新教师进行培训总结,内化培训成果,为正式入职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提供导师支持

美国学者欧戴尔(San-orra Odel)在其提出的入职计划目标体系中说:“为初任教师提供在有经验支持教师指导下分析和反思他们自己教学的机会”,也就是要注重有经验的教师对新入职教师的示范引领和教学指导。为此,学校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配备了指导教师,开启“导师”培养计划。新教师来校初期,学校针对每位新教师的特点安排骨干教师做“导师”,对其进行“传帮带”,建立新老教师一对一的帮助模式,为新入职教师提供适时而恰当的指导,进行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传授,提高其教学有效性,舒缓其工作压力,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的融入学校的工作和生活。

(一)“导师”的选择

针对每位新教师的专业方向和所分配的教学工作,选择同学科具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导师”,负责对新教师的全面指导。

(二)签约式指导

由指导教师和新教师协商拟定三年培养计划,从目标规划、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学校组织正式的签约仪式。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管理部门的见证下,指导教师和新教师在培训方案上签字,增加了活动的仪式感和指导教师的使命感。

(三)双向评价

为了激励指导教师对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学校每年会督促和检查指导方案的实施情况,并检验学年目标是否达成,对如期完成指导目标的“导师”和新教师进行表彰;新教师在学习期间,在教学技能竞赛等业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对指导教师同时进行表彰,并在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

三、注重教学支持

据相关调查显示,资源及教学支持不足是新入职教师所面临的一大困惑,不仅影响特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易导致特校人才的大量流失。因此,我校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支持,主要从如何促进新教师的有效教学方面着手。

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了让新教师快速的适应课堂教学,除了指导教师定期听课指导外,学校通过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达到提高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目的。同时,为了提高展示课的质量,避免新教师单打独斗,无从下手,每位新教师主动相约或由指导教师推荐组成“成长支持”教研团队, 形成青年教师“一人一课一团队”的展示模式。具体的展示流程为:组建“成长支持”教研团队---确定课题---集体备课---说课---正式上课---评课---反思等七个环节。每次团队研课都有教研活动记录表和活动照片(小视频);每位听课教师都填写观课随心单;教师发展部为每位上课教师填写课堂教学评议表,并把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归档整理,建立新教师课堂教学成长档案,记录每位教师的成长历程。展示活动完成后,对在课堂教学展示中表现优秀的新教师颁发证书,同时对积极参与支持新教师成长的优秀教研团队给予表彰。另外,通过听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执教的示范课,参加学校信息技术培训等都是对新教师有效的教学支持。

四、侧重教研支持

教研与教学相比,教学侧重的是教学的实践活动,教研则侧重教学的研究。深圳元平特校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了35%,所以学校一直很鼓励教师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讲究用科学的方式来研究教学,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有深入的教学研讨为基础。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一开始就要树立教学的研究意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一)教研团队引领

新入职教师除了对应的“导师”指导外,他们还有自己所在教学团队或教研组的支持。首先,教研团队负责人通过一些活动让新教师体会到团队教师的友善与包容,让新教师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才能释放自己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从容地工作和学习。除了常规的教研组,学校鼓励新教师加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研制小组的工作,积极申报或参与课题研究,在做课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教师的自我研修

    除了外在的支持,教师的自我研修能力更是不可或缺。自我研修主要包括对日常教学的实践、感悟、总结,也包括教师的反思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学校鼓励新教师多读书、多实践、多总结,从新入职阶段就努力养成书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对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好的解决方式、与学生的沟通、教学中的灵感等及时记录下来。同时,要提醒新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没有反思的教育实践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反思已被广泛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教育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及专业成长。

五、重视心理支持

新教师入职后,除了必要的专业类支持,更不能忽视教师的心理状况。新教师入职往往会出现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期的焦虑感;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异性较大,新教师会出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的落差感;同时在面对班级特殊学生的障碍程度过重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而无法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并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感。面对这些心理问题,元平特校心理组经常组织新教师进行减压活动,帮助新教师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更好的融入学校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同时,学校也适时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团建、拓展等外出活动,让新教师更快的融入学校的集体中,产生归属感,在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包容,消除刚刚入职的不适。同时,还指导新教师学习一些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巧,多与家长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让家长更快的接受新教师,新教师也能更顺畅的开展班级工作。

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新入职的特教教师是特教发展的希望,他们影响着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高度。学校全方位、多角度的做好新教师的各项支持工作,为新教师顺利度过入职困惑期,全身心投入特教教学工作打通了一条“无障碍”通道,为特教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精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