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财政结余视角下中国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的成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分析财政结余视角下中国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的成因

聂淑亚

内黄县财政局  河南内黄  4563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对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本文主要分析财政结余视角下中国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的成因。

关键词:财政结余;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

自我国分税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分别进行了复式预算、部门预算、政府集中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等多种预算管理改革工作。但是尽管如此,我国支出端预算管理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强的滞后性。在支出规模和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预算执行的滞缓现象愈加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方预算执行中的支出冗余问题和支出不均问题。归根结底,中国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资金支出的阻碍。在预算支出的工作实践中,通过直接量化指标完成测量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往往利用预算执行进度滞缓的结果指标来完成对预算执行进度的研究。

一、支出增长与财政结余扩张

目前,预算部门对公共服务的实际成本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在支出执行的具体实践中,资金往往会大于实际支出需要。对于未能完全使用的资金而言,它们以结余的形式慢慢累积起来。在学术界看来,造成支出增长大于实际支出需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支出效率和预算最大化。首先,支出效率。支出增长代表政府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和财政能力相对较强。在资金富裕的前提条件下,公共部门进行财政资金节省和支出效率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被大打折扣。此外,如果公共部门未能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和公共服务成本分析机制,那么支出效率低和支出不经济的问题就会愈加突出。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政府支出规模越高,那么整体的支出效率就会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政府部门会试图通过对支出的不断增加,来达到增长产出的根本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支出增加到特定程度时,那么就会大于实际的需求,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资金结余问题。其次,预算最大化。预算的增长能够帮助官僚和公共部门的职工实现福利待遇、薪资水平、公共声誉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共部门都会向立法部门申请较多的预算收入,使得部门预算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即使部门预算大于实际的需求,对超预算收入的追求热情也丝毫未减[1]。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已经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预算最大化倾向,同时支出预算权的碎片化现象也十分严重。在开展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仍然沿用基数+增长的传统模式。部门预算具有较高的自由载量权,这就导致追加预算和盲目扩张的问题更加突出。对于软约束预算制度环境而言,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我国财政支出扩张的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控制和集中程度正在不断升高,因此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寻求预算约束的突破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中财政支出预算偏离程度扩大就是最重要的体现。预算最大化会严重降低财政支出的实际效率,造成公共产品出现过度供给的问题,进一步增加资金结余现象的发生概率。

二、财政分权和财政结余

(一)财政分权、支出效率和结余规模

对于财政分权而言,它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具备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且允许地方政府对预算支出规模和预算支持结构进行自主决定[2]。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适宜的财政分权能够对地方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有效提高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通过优化支出效率达到控制结余规模扩张的根本目的。如果财政分权相对较高,那么就表示地方政府的收入自主权相对较大。地方政府将资金用于管辖区内的公共事务中,收入责任与支出责任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当地方政府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本地征税时,那么当地居民就会对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监督,地方政府有责任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财政分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地方政府的可问责性,促使地方政府能够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群众需求与支出规模之间的匹配程度。如果财政分权相对较低,那么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上就会对上级部门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同时地方政府对当地居民的责任意识也会大幅度降低,整体的支出效率也会被大打折扣。如果地方政府具备更高的支出效率,那么在公共服务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实际需求与实际支出会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产生结余现象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

(二)财政分权、支出规模与结余膨胀

政府部门会利用政府债务、高税率来达到扩张规模的根本目的,财政分权能够对地方政府的规模扩张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对于财政分权的体制环境而言,如果地方政府对自身财政收入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切实提高财政收入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会以流动资源为中心进行竞争,并通过优化公共服务质量和降低税率等方式,切实当地对企业和居民的吸引力,使得企业和居民能够向当地进行有序流动。如果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相对较低,那么财政收入分权就能够切实防止财政出现“公共池塘”的现象,并且对财政支出的扩张趋势进行有效抑制

[3]。除此之外,财政支出分权对政府的支出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支出分权而言,它表示地方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从单纯的理论层面来看,支出分权表示公共服务供给下沉,公众对地方政府有着良好的监督作用,这对政府部门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公共服务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财政支出是我国地方财政结余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地方支出规模的不断增加,财政结余的比重也会不断提高。在财政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效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地方政府对支出预算最大化倾向的不断强化,造成财政支出国模远远大于地方公共服务的所需成本,导致产生财政结余的现象。财政分权能够对地方支出驱动型结余增长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使得支出规模增长对财政结余的扩展效应得到显著削弱,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的支出进度。

参考文献:

[1]吴进进.财政结余视角下中国地方政府预算执行滞缓的成因[J].东南学术,2021(05):120-128.

[2]崔军,李苗.我国政府预算执行进度滞后问题研究:整体状况与地区差异——基于全国、省级与地市级的财政数据[J].经济纵横,2019(05):45-57+4.

[3]蔡雅欣.地方政府预算执行偏离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金融经济,2018(08):87-89.

作者简介:聂淑亚(1989.2),女,汉,河南省内黄县 ,研究生,中级经济师 , 内黄县财政局,预算管理,4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