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濮珊珊1,孟祥东2

1.身份证号码:320621199002170784  2.身份证号码:371326198507102833

摘要:目前随着人类活动节奏的日益加快,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已由局地的或区域的污染扩展到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关注的污染物也不仅仅只是常规的一次污染物,人们越来越关注二次污染物和一些痕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为环境问题中重要的一环,为了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就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结合实际环境监测结果,对发现的环境空气污染问题进行处理,以此为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质量控制;对策

因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大量污染物质被排入大气环境中,致使大气污染问题更为严峻,污染物种类逐步趋向于结构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为从根本上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向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还需在现阶段加强空气监测质量管控力度,通过获得更加全面精准的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当地空气污染特征、污染情况变化规律,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1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1提升空气监测效果

现场进行空气监测操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象环境、天气状况、采样方案、采样设备、采样方法等。其中,采集设备的选择直接与采样技术指标设置相关,当选择的仪器与检查、校准工作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相关标准要求时,检测灵敏度、测量范围等也会受到影响。另外,环境保护工程一直处于变化状态,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所处的阶段合理选择监测点,并调整定期采样监测的时间与频率。在这种情况下,监测人员应结合监测经验对现场监测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由此可见,引入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规范整个监测流程,保证现场操作的严谨性,进而提升空气监测质量。

1.2控制环保工程质量

环境保护工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多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防治之中,不仅与空气环境相关,也涉及土壤环境与水环境。由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空气、土壤、水体之间存在循环关系,因而当空气监测环节出现质量问题时,土壤与水环境也会遭受相应的损坏。以空气中的硫化物为例,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后,通过化合反应以硫酸雨的形式流入到水与土壤中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进而使环境保护工程的实践效用大打折扣。对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实施质量控制,可以定时定点采用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而且目前应用了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能实现对仪器设备采集空气样品的直接测量,并围绕空气污染物开展以“信息采集—上传—存储—抽取—分析—生成报告—利用报告调整监测方案”等为基本流程的数据管理。这样既有利于达到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目标,也能通过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的方式,对环境保护工程相关的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管理提供相应依据,在总体上控制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质量。

2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2.1提高环境空气监测人员综合监测分析能力

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当中,监测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监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就需要将监测人员的综合素养有效提升。按照监测任务要求,对监测人员合理分配。监测人员需要对大气环境和环境监测专业基础知识充分掌握,了解相关规范标准,熟悉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对设备的操作方式熟练掌握,同时会采用数理统计方式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且监测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对监测数据不随意更改,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监测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一些监测技术以及方法等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最为重要的就是,监测岗位还需要配置质量监督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在上岗前做好岗前培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落实监测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质量,并能科学分析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2.2合理安排监测点

国家要求空气监测点五十米范围内无明显污染源和障碍物,监测现场可监测半径一般为四公里到五公里的区域。因此,在选择空气监测现场时,应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合理安排监测现场,注意避开绿化带、公园等绿化比例高的地方,以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监测区域,且监测现场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果随意进行场地的选择,就保证不了监测工作的代表性,缺少对其他类型的空气检测样本的分析,会降低整体监测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应注意控制监测现场的数量不宜过少或过多。如果现场数过少,则实测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不能说明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而现场数太多会导致监测区域重叠并增加工作量。因此需要根据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同一监测设备的工作半径,适当控制监测现场的数量,以保证系统监测工作的质量,同时适当降低成本。

2.3加强空气监测质量管控力度

环境监测现场质量保障工作需涉及现场内质量保障与现场外质量保障等工作内容。其中,现场内质量控制主要就是控制实验误差,保障实验结果的全面度及精准性。现场外质量控制就是进一步消除实验中的数据误差问题,确保获得的数据能够被更好应用在环保工作中。在环境监测现场质量保障工作开展时,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落实设备管理职责,要求使用人员必须正确且熟练得掌握正确操作设备的方式,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在因人为损坏导致设备故障问题出现的情况下,需及时追究责任人,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要求在空气监测时,针对样品特征、监测结果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监测技术手段。着重关注样品质量、浓度等检查工作,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和实验标准。在环境监测实验工作开始前,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预估,判断实验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打扰因素,规范化开展样品监测工作。配合使用现代监测技术手段,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全程监测。例如使用云监测设备,采集大气环境信息数值,最大限度提升环境监测期间的质量与效率。将气体监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监测获得的信息数据能够更好实现公开共享,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依据。对大气环境防治期间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配合使用数据收集、数据挑选、数据保存等技术方式,提升数据利用率。选择适宜的大数据挖掘手段,将大气污染及防治工作开展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保障异常数据处理水平,为后续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大气污染防治数据处理过程中,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处理,确保存在于大气污染防治方案中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

3结语

环境工程中的空气监测工作开展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大气环境管控效果。为切实发挥出空气监测工作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加强空气监测现场质量管控力度,分析存在于空气监测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制定出专项可行的空气监测质量管控机制。着重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监测队伍,确保实际监测工作能够始终趋向于高质、高效化开展,为空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慧.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1):174-175.

[2]周鹏飞,汪啸,汪海鹏.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4):67-68.

[3]李红云.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