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欧龙

广西中信恒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今天,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基本都应该朝着新型节能建筑也就是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国家提倡建立低碳节约型社会、需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建设相关研究,也就有了更高的意义与价值。在进行绿色建筑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其资源解决以及节能方面的情况,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来确保绿色建筑建设目的的实现,同时全面把握好各个环节的管理细节,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管理要点

1.绿色建筑特征及其全寿命周期管理基本原则

1.1 基本特征

绿色建筑的关键价值就在于“绿色”本身,也就是要求在整个建设的寿命周期当中,既能够减少对各类资源的消耗,又能够降低建设作业中与建成使用后的污染,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及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绿色建筑涉及到大量不同的工序流程,其中包括原料开采、运输加工、建设施工、工程运维及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等。从当前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已经对建筑行业提出了“四节约一环保”的精神,也使之成为了绿色建筑发展与管理的根本目的[1]。所以,要做好节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建筑材料,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需要。

1.2 基本原则

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原则,要求将管理工作覆盖到绿色建筑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也就是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后期运维等阶段的全面覆盖,同时将这些环节的关联打通,实现彼此的控制与管理约束[2]。所以,在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时,也应该满足全流程跟踪、全活动监控等基本原则,从而保证所有可能影响绿色建筑综合节能环保效益的因素均在可控范围内。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点

2.1 决策阶段管理

绿色建筑决策阶段的过程中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完整的收集,并在经过专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要对方案中运用到的关键施工技术成熟度与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预判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投资回收期等,综合评估各个要素,从而推动工程效益增长,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为后续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2.2 设计阶段管理

绿色建筑设计应参考相应的设计标准来进行,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规范性文件和绿色建筑设计指标综合分析计算书对计算书与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等文件进行分析,综合评估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具体可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内容展开评价[3]。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对该阶段的有效管理。利用三维及多维技术分析声、光、室内流体等,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集成化建模,这样既能减少工作量,还能确保设计成果是一致的。

2.3 施工阶段管理

2.3.1环境保护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主要是要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尽量减少场地干扰,在对场地进行平整、施工降水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周围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地下水的破坏。同时还要做好生态环境复原。在建造道路、广场等基础项目时,要重视对裸露地面、坡面等部位生态环境的恢复,尤其是一些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的区域,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植草坡、加固地基等方式做好生态环境修复[4]。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绿色建筑业主方管理人员要强化对常见扬尘、噪声、气体等污染的防治,切实落实相关防治方案,尽量选择扬尘量少的设备,并在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噪声污染的处理方式应在施工机械设备等部位安装消声装置,选择在白天进行施工,减少噪声污染。气体污染的防止则要加强对排放气体毒量等的检测。

2.3.2资源节约管理

实现对资源的再生利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料、建筑垃圾等建设副产物,要注重对其进行重复利用。业主方管理人员在参考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建设副产物再生利用纳入绿色施工关键程序当中。绿色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建设土在经过改良之后变成优质回填土、地基土及筑堤土等,这样可以减少回填土的购买成本及运输成本。施工现场产生的旧混凝土则可将其加工为再生碎石和再生砂等,节约施工资源,实现良好绿色建筑效益[5]。此外,对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业主方管理人员应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尽量在施工中使用太阳能路灯、灯管等。施工现场也可放置太阳能电池板以储存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2.3.3工程量统计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在工程量统计方面难度也较高,业主方管理人员应借助先进技术对工程量进行高效统计。通过BIM技术对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各部分工程进行工程量识别和计量,自动生成分类统计报表,实现实时更新,为工程造价等管理提供参考。

2.3.4强化工程变更管理

绿色建筑施工中涉及到很多施工难点,极易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就要加强进行施工变更管理,特别是要加大对变更必要性的审核,

重点审核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等内容。对于那些确定需要变更的工程项目则要进行现场签证管理,邀请专家前来对变动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共同商讨变更方案。

2.4 竣工验收阶段管理

在绿色建筑施工项目完成作业准备竣工验收的过程中,管理者就应该做好相应的质量验收以及成本偏差控制工作,需要对不同的项目进行逐步验收,并充分做好对重要结构的抗震性、延性、防潮性等功能测试,保证结构质量满足验收要求。而对于混凝土来说,也应该详细查看其是否存在结构裂缝,若有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在造价管理上,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严格比对工程预算和结算,发现可能存在的差价以及出现差价的原因,并通过索赔、协商等方式保证造价在结算时的合理性。另外,要需要评估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效能,保证建筑项目满足了相应的标准。

2.5 运营阶段管理

绿色建筑在后续运营阶段的有效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绿色建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其节能减排、达成双碳目标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的管理细节,实现业主方、运营方、物业管理方等多方联动管理,明确要求运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全寿命管理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储备,也对绿色建筑在经济、环保等方面的目标有深刻理解,通过精确细致的管理达成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另外,还应该构建完善与节水、节材、节能等相关的管理机制,并做好垃圾转运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突出对供暖通风、照明灯方面的能源控制与调整。

3.结束语

从目前趋势来看,建筑行业在未来必须要认清与接受绿色建筑成为主流项目的事实,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绿色建筑建设管理的重视,在不断了解其建设目标、内容与重点的同事,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来保证其建设的经济效益、建设质量、建设进度以及建设完成后在运维过程中的环保目标得以实现,如此才能够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飞.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分析[J].居业,2021(10):150-151.

[2]林舜娜.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及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4):33-34.

[3]许瑾璐.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11):75-79.

[4]杨铭.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居舍,2020(02):139.

[5]余健.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