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孙玉杰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德惠市分局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持续进行,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根据自身现状开展规划建设。随着新城区的建设与老城区的改造与扩建,新的住宅、商业综合体、医院与学校等公共建筑,以及地铁与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大量涌现,老旧小区的拆迁与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然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类施工活动所涉及的作业和施工机械常常伴随着噪声的产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加速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涉及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信访数量居高不下,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审批监管难题仍未解决。

1噪声污染带来的危害

1.对人类听力造成的影响,噪声污染导致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耳朵损害,在强烈的噪声刺激下,人们容易出现耳鸣头晕的症状。噪声停止或人们远离噪声区后,症状虽然得到好转,但是这种损伤已经形成,人们的听力会明显降低。若是一些人员长期处于这种噪声污染严重的区域,发生双耳失聪的概率明显提高。还有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很差的人员,遇到高分贝的噪声污染会发生骨膜破裂出血的情况。2.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常见的噪声污染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提高,在工作和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睡眠的需求越来越高,不过有很多污染会出现在后半夜,如大货车运输、邻居家里网络直播等,音响设备振动、肢体动作等都是导致噪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问题,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人体气血,从而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效率。若是长期睡眠中受到噪声污染,就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甚至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2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2.1隔音屏技术

隔音屏目前已是一种定型化的成熟产品,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安装简便、可回收使用的特点,原本主要用于市政、交通工程,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也有较多应用,主要用于施工噪声源附近或施工场地四周,并配合吸声材料使用。施工隔音屏主要由承重立柱和隔声板构成,其中承重立柱为主要受力构件,一般为H型钢;隔声板为主要隔音吸声材料,通过高强弹簧卡件固定拼接于立柱上,形成成片的隔音屏整体,将施工噪声源与周围的环境隔离,以减少环境噪声的污染范围与程度。施工现场的围挡原本就起着隔音屏的作用,在安装围挡施工时,可利用工地围挡及隔音吸声功能材料制作较高的广告牌作为隔音屏,以降低噪声污染。

2.2施工噪声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建设单位应当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应当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公布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并适时更新。

2.3完善监管技术手段

建设单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时,可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监督管理部门联网,保存原始监测记录,作为环境监理及环境管理的基础数据。充分利用环境信访平台,依托群众力量形成社会监督压力,引导施工噪声排放不仅符合“国标”、也应符合“民标”。探索信用管理机制,对违法违规企业曝光,将施工环境信用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及施工企业资质认定条件,推动建筑施工噪声问题解决。依托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形成地区施工场地一张清单、动态调整,对于建筑工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规模、排污申报、夜间施工许可、检查记录等详细记录在册,形成“一本账”,减少各部门之间的重复操作和信息孤岛。

2.4设备隔振降噪技术

物体的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声音就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施工设备振动噪声的产生主要有2种,一种是空气声,即工程设备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向空中辐射;另一种是工程设备的振动传递至基础,向地层或构筑物传播引起振动产生新的噪声。设备隔振降噪技术也分为2种,一种是减弱工程设备工作时的振动来实现降噪,另一种是通过安置隔振器降低或削弱由设备传递至基础的振动力来实现降噪。在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振动设备,如水泵、混凝土泵、风机等,在满足是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选取振动小的设备,设备及配套管线安装时应固定牢固以减少振动。同时,也可在上述大型振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弹簧或软木、橡胶等弹性材料,将刚性连接变为弹性连接,缓冲、减弱对地基的冲击振动,也通过隔振器的阻尼使得振动能量被一定程度消耗,从而使噪声的辐射量降低。

2.5新型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研发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主要组成结构为:预应力连接装置、支撑缓冲部件、辅助支撑缓冲件。关键部件是设置在三个结构中的柔性弹簧,利用弹簧的储能特性以及延时释放的特点,在设备连续运转产生固定频率的震动时,将设备产生的机械震动吸收,设备连续的震动频率与弹簧储能释能的循环频率不相同,弹簧出现不规律压缩伸长的动作,由此实现了设备和基础之间柔性压力接触,达到稳定机电设备及缓震的效果。1.三个主要缓冲结构的方位实现了多方向对机电设备的缓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为主要减震结构。考虑到机电设备内部产生震动的震动源方位不同,增设斜向的减震结构,使得设备产生的所有震动在水平、垂直方向分解后能得到有效地减震,斜向结构预设置角度为45°±3%,经过数学验算,斜向减震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斜向震动源产生的震动,从而达到最好的全方位减震效果,实现维持设备稳定以及降噪的功效。2.减震结构外围设置一层弹性布,防止异物掉入结构中影响结构运作,同时简化了投入使用后的清洁工作。

2.6噪音污染防治与噪声监控

首先,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收者保护、人为噪音控制四项。其中,在声源控制方面,优先配置电动空压机与低噪声振捣器等运行噪音较小的机具设备、改进钢筋连接等工艺技术、在大型机具设备上额外安装消声器进行消音降噪处理。在传播途径控制方面,在噪音源部位均匀涂抹阻尼材料起到减振降噪作用、应用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向四周空间传播、在施工现场边界搭设隔音围挡结构。在接收者保护方面,要求现场人员按规定使用耳罩与耳塞等安全防护设备,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而出现听觉器官损伤、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功能紊乱、诱发心血管疾病出现等问题。其次,由现场管理人员监督施工情况,纠正甩打模板、使用高音喇叭等操作行为,定期检测现场施工环境的噪音分贝强度,采取更换防震低噪机具设备等改进措施。同时,由城市综合执法部门不定期巡查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如果存在夜间开展强噪声作业、噪音分贝强度超标、周边居民投诉等问题时,则按规定对现场负责人与施工单位予以处理,督促其限期内解决问题,起到外部监管作用。

结语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手段要结合噪声污染的类型、带来的危害制定,相关部门也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噪声污染管理措施,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减少噪声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素仿.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3):47-48.

[2]王亚敏.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3]孙忠明.传统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53-254.

[4]杨文娟.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