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精神的理论逻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精神的理论逻辑

王居永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矛盾的斗争性决定必须坚持斗争,斗争的实质就是认识、分析、解决矛盾问题,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斗争精神正是体现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既唯物辩证又能动的意志思维。斗争精神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和实践原则。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务必要坚持敢于斗争,提高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逻辑

从理论逻辑的角度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精神问题,就是要搞清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斗争精神是怎样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以怎样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又以怎么样的价值指向作为自己的实践遵循。

(一)矛盾的斗争性决定必须坚持斗争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的对立两面互相排斥构成斗争性,矛盾具有互相否定的倾向。任何矛盾作为对立面的统一,矛盾双方不仅存在同一性,还存在着斗争性。毛泽东在解释列宁关于对立斗争绝对性的思想时指出"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斗争性包含于矛盾的整个过程与阶段,斗争性不需要条件,并且其结果会使统一体发生质的改变。正确认识和掌握矛盾的斗争性,要求我们必须反对回避矛盾、调和矛盾的错误态度,承认矛盾必须通过斗争来解决。同时,矛盾分为对抗性与非对抗性,对于不同的矛盾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处理。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因此,认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与矛盾作斗争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斗争的实质就是认识、分析、解决矛盾问题,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斗争精神正是体现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既唯物辩证又能动的意志思维。

斗争意识是斗争精神的前提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思维动力和前提条件,没有特定的人的意识便没有特定的人的行动、更无所谓特定的人的精神。因此,斗争意识的存在与否便是斗争精神形成与存续的基础,更是斗争行动产生与成败的前提条件。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斗争意识的体现,对唤醒全党的斗争精神有着直接和重大的意义。

矛盾的斗争性要求新时代坚持斗争精神必须坚持根本方向。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新时代坚持斗争精神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原则,不搞疾风暴雨式的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始终在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国际秩序下开展斗争。新时代坚持斗争精神必须要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保证既有效开展斗争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坚持斗争精神必须讲究斗争艺术。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务必要坚持敢于斗争,提高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引领推进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稳步向前,努力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坚持斗争精神从而为满足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二)坚持斗争精神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斗争精神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之中就包含着鲜明的斗争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斗争精神是在儒家思想中的现实精神和进取态度上凝练总结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精神也是弘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包含了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抱负、"虽九死而尤未悔"的坚韧精神和顽强意志和敢于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唐将士的积极戍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杜甫""济苍生,安社稷";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改革,明代东林党人澄清吏治、都是这种敢于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的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斗争精神,其内在品质也包含了敢于否定,革故鼎新,坚韧精神,顽强意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斗争精神是在中国人民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上凝练总结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精神也是弘扬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的内在要求。要传承斗争精神,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先辈和党的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斗争精神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振兴中华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中。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是对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完美诠释和最好肯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斗争精神逐渐丰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政治斗争、新闻舆论斗争、意识形态斗争、治党治军的重要思想武器。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和实践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洗礼,已经蜕变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熔铸成中华民族身上显著的民族品格和不朽的精神丰碑。中华文化不仅是精神家园的支撑、先进文化的基础,从根本上说,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深厚历史渊源,要植根在中华文化之中。斗争精神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以中华民族为实践主体,必然要立足于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的历史文化,依赖中华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今天我们坚持斗争精神的奋斗目标,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坚持中国精神。坚持斗争精神必须把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全景.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斗争[J].红.旗文稿,2017(07).

[2]陈培永.新自由主义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在危害[J].红旗文稿,2017(24).

[3]朱继东.永葆斗争精神[J].红旗文稿,2019(05).

[4]金民卿.“两个时代”叠加交织的特殊历史情境与新的伟大斗争[J].红旗文稿,2019(05).

[5]双传学.发扬斗争精神[J].红旗文稿,2019(11).

[6]左鹏,张戈.勇于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J].红旗文稿,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