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测数据下高层次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1

浅谈监测数据下高层次能力的培养

赵笑飞

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教育集团,323000

摘要:教育质量监测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均衡甚至区域比较的重要途径。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其目的在于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状况,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准确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引导教师、学校和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最终使学校高层次能力的学生有质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再创辉煌。

关键词:监测数据 高层次能力 培养

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其目的在于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状况,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准确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引导教师、学校和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从自身出发,根据数据找短板,分析原因,研究举措,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一、对比数据寻找短板

2018学年我校2015届和2014学生参与了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丽水市期末质量抽测,从以上数据看,我校2015届和2014四年级学生数学和科学的平均T分与同类学校对比都处于领衔水平,但我校的A等率与同类学校相比却处于低下水平。

二、明晰短板,分析原因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丽水市莲都区综合报告》,我校从自身出发,根据数据找短板,分析原因,研究举措,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管理层面。首先是学校管理层只关注平均分,忽视了“一分三率”,特别是A等率的意识不高,没有对老师很好的灌输“一分三率”的意识。其次是常规管理中忽视了培优工程的管理。

2.教师教学层面。在一个班级中,有着50几位同学,而当前,班主任又要担任日常的教学工作,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平时老师为了升学率,更多的关注平均分,往往也会全心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后进生身上,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3.学生学习层面。首先,孩子学业的负担、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忧郁、焦虑等状态。其次,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不强,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有待提高。

4.家庭教育的误区。我校60%以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样的家庭结构及其教育带来了孩子责任心的削弱,而责任心的削弱又决定了他们的上进心、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上的普遍弱化。家长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学习上采取盯、压、卡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优等生,家长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只要管好了,升好的初中必有希望,所以倍加关心,恐怕稍有差错,就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三、知晓原因,改进策略

1.学生的分层

要做好分层指导,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根据莲都区中小学质量监控数据和本校数据的计算,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分为三层,各层次的名称以A、B、C分别代表高、中、低三个层次,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分层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表现不同,学习的效率也不同;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同,所在层次也不一定相同。同一学生,不可能就永远处于某个固定不变的层次。因此,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学期制定各班级各学科培优辅差情况表和提质举措,要以激励的措施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临界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使他们不断跃上新台阶,不断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2.备课的分层

教师要按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以及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低层次学生要求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层学生要能进行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也就是所谓的培优辅差壮腰工程。

当然,根据分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备课,并不是每节课要备三个教案,而是在一个教案里要有三个层次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目标、例题、练习、作业的分层。同时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作业的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是实现作业分层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还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课后作业亦是如此,以下是各教研组开展的“基于检测结果运用,助力质量提升”活动。

语文组:一二年级每天背一首古诗,三至六年级每天背一首古诗+一篇阅读训练(以表格的形式,每月收集整理成册)。

数学组:每日一题(以周为单位,每周下发一张,并及时收集整理成册)。

英语组:三四年级一周模范一篇课本中的对话(以周为单位,将内容与孩子阅读的照片整理成册),五六年级每天记3个单词(以表格形式,每月收集整理成册)。

科学组:一周推送一个亲子科学实验(以周为单位,将推送的科学实验与孩子操作时的照片整理成册)。

第四是评价的分层。分层评价是实施作业分层的保证。结合我校星级激励性评价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四、运用策略,初显成效

通过一学年的实践与研究,我校各年级各学科的优秀率有了显著提升。

五、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设想

项目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完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与高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推行研究出的成果并积极再探索,将成果不断推广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