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农村学校音乐美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美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农村学校音乐美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美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贾琳琳

绥化市教育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在“十四五”新阶段,我国进入了“美育新时代”,音乐美育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在倡导“人人美育”的目标下,统筹农村学校美育均衡发展,整合各类美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已成为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意在通过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在新时代农村学校美育工作中的大胆尝试和初步摸索,总结农村学校在“打造美育校园,突出音乐特色”方面的实践经验,推动农村学校向“人人美育”的目标逐步迈进。

关键词:新时代学校美育;农村中小学;人人美育;教学实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8年9月,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十四五”新阶段,我国进入了“美育新时代”,音乐美育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

一、以美培元,音乐美育肩负重要使命

美育是学校开展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起到“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作用。学校美育,为人的成长立心、立德、立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大事。为现代化大业而立人,是中国现代教育也是中国现代美育始终坚守的目标和使命所在。

音乐美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实施载体。音乐美育不仅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技能,也是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意见》的印发,为新时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人人美育,农村学校教育均衡问题亟待解决

“人人美育”的提出,主要是落实《意见》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即“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这也是农村学校推动教育均衡的必经之路。《意见》指出:“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等综合改革实践,统筹乡镇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美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统筹农村学校美育均衡发展,整合各类美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已成为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在新时代农村学校美育工作中,大胆尝试,率先摸索,在“打造美育校园,突出音乐特色”方面做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研究,推动了农村学校向“人人美育”的目标逐步迈进。

三、以歌润心,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开展美育教学实践和探索

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校从2019年开始,由两位特岗教师创建了村里的孩儿音乐三年来,他们改编了半生雪《桥边姑娘》、《剑魂》和《孤城》等数十首网络流行歌曲,使其变成正能量的学生版,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点击率达到了千万,收获了百万粉丝。2019年12月村里的孩儿音乐班接受了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的采访;2020年9月22日央视新闻做了题为村里的孩儿,最棒的娃歌声相伴未来可期的专题报道;20215月孩子们受邀去哈尔滨少年宫和小雪花艺术团同台演出2022年初他们参加了星光大道节目荣获周冠军

村里的孩儿歌声唱出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阳光之孩子们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变得更加自信向上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在打造美育校园,突出音乐特色方面做出探索与研究初见成果,被央视网称作放牛班的春天

保留个性音色,彰显自然之美

保持返璞归真的纯净音色,是“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在农村学校音乐美育实践中获得成功的首要因素。《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同学,注重个性发展”。教学中,老师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引导孩子们用不加雕琢的自然音色,唱出了直指人心的天籁之音。老师们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了空间。

(二)辅助器乐练习,唱出音之美

借助课堂乐器辅助旋律识谱,是“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在农村学校音乐美育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又一方法。音乐班组建开始,很多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跑调问题,音准训练成了老师们的最大困扰。《意见》要求:“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等实践活动”。于是,老师们决定借助课堂合奏乐器,辅助实现旋律识谱,解决音准问题。

经过了几个月的吉他合奏训练,孩子们的音准问题终于迎刃而解。“村里的孩儿”也开始逐步壮大,很多热爱音乐的孩子纷纷报名加入音乐班,班级人数翻了几倍。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人人美育”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三)激发内心共鸣,寻找自信之美

任民镇是安达市的百年老镇,镇上只有一所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性格自卑孤僻、不苟言笑,有的生活困难拮据、自卑敏感。在歌唱中,老师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表现,缺乏自信。于是,就给孩子们讲梅兰芳观察金鱼练眼神、卓别林小时候登台替妈妈演唱等励志故事,还为音乐班设计了logo,由大写的字母C和一只小鸟组成,寓意着村子里的孩子们能够像鸟儿一样展翅飞翔,实现人生梦想。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了力量,用歌声记录了心灵的成长,用坚韧和自信宣传了家乡的新时代美育和新时代中国少年的正能量。

)创编向上歌词,张扬少年之美

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新时代美育的核心是塑造完善人格。教学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大多喜欢流行歌曲,但有些歌词并不适合孩子传唱。于是,他们就修改歌词,让那些正能量的歌词,借助优美的旋律流淌到孩子的心里。他们把《孤芳自赏》的歌词,改成了“我不会自卑,我不怕学习累……坚持一定会尝到成功的滋味”。熟悉的旋律加上振奋人心的歌词,孩子们对这首歌格外喜爱,在校园里竞相传唱。于是,《桥边姑娘》、《白月光与朱砂痣》和《孤城》等数十首流行歌曲的学生版相继改编,经过“村里的孩儿”的传唱,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展现了当代中国少年的志向与力量。

)探索合唱训练,追求和声之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于是,笔者从学科角度向“村里的孩儿”音乐班提出了加强合唱训练的专业建议,并协助老师们制定了合唱训练研究方案和实施策略。在帮孩子们解决完音准问题之后,老师们便从轮唱开始,开展了合唱教学,并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形式。“村里的孩儿”在循序渐进的歌唱训练中,由开始的独唱、齐唱,发展为合唱,学生们感受到了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也积累了与他人合作的演唱经验,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结语

从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的音乐美育实践来看,要把农村学校的美育实践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就要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美育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加强实践活动环节,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积累沉淀、完善升华的过程。让我们坚持不懈地播撒“美的种子”,使孩子们的心灵之树枝繁叶茂,让学校美育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