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文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对中职学校文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刘丽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542899

一、背景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总体要求与目标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此外,因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有着明显的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目标在逐步地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多样化新学制在不断地出现,如大专层次的有3+3、2+3、五年一贯制等学制,本科层次的3+4等学制,比如,广西教育厅2016年本科院校对口自主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生招生人数在2015年2220人的基础上略有增加,招生2580人;2016年高职院校单招录取人数近2万人、高职对口招生录取3万人。到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宏观政策层面提出“高职教育扩招100万人”。这就促使了更多的有能力与条件和有进一步升学深造意愿的中职学生可通过这些方式升入大专院校或本科院校学习。但据学校反馈,这些升学的中职学生往往在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等方面与通过高中升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差距。

二、问题

1、学生方面

通过对我校学生分析,发现中职学生的文化课程的水平比较弱。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二是由于学生对人文文化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到中职学校就只是为了学习一些技术而不需要在中职校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学生愿意学习唱歌、跳舞、弹琴,甚至练写字,但是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致不高。

2、学校方面

一方面,由于近些年来各地的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导致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一些在初中的时候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些学习能力和纪律都稍有欠缺的学生。鉴于此,学校的文化课老师可能在进行文化课程的教学时,就已经先把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难度降低,就使得中职学生是在一个有着过低的要求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去进行似乎可有可无的文化课程的学习,从而也给学生造成一个只要学好技能,文化课程不重要的印象。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实操能力,对学生的文化学习重视不够,为了突出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不少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课程安排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对文化课程进行删减,使得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不平衡,导致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养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容易导致学校培养出有技能而文化素养不高的学生,使得这些中职生在未来的深造中就会遇到更多的文化方面的困难,以及在高职或本科院校学习的时候在获取知识和迁移知识能力方面以及专业技能理论化方面的表现将与从高中升学的学生相比会有一定的差距。

三、解决问题的探究

1. 需要理论和政策的支持

文化课程,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是技能课的基础,这些文化课程不仅是中职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力手段,更是中职学生以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换句话说,文化课程可通过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思维、态度、品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训练与塑造,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和深造所需的基本通用能力及获取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育部2000年下发的文件教高[2000]2号文件中的附件《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特意提出了高职高专的学生的培养基本要求包括“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而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包括了“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2008年修订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人文文化基础课程。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第六章《职业教育》的(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中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

无论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其中一个培养学生的共同目标都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显而易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掌握了技能并进行操作。除了各类专业技能与实践运用,当代社会的每个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不能忽视的一部分教育目标就是要提高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人文文化水平和素养,也就是要重视人文文化课程,因为“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文明进步,一定有着良好的人文支撑”。

     2. 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升学率和中职学生的个人文化基础和人文文化素养,除了有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职学校和学校教师对文化课程的重视。为了提高我校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和文化素养,学校的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学校的重视

根据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相关课程的标准,学校可以保证每个专业都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或者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文化基础课程的每周的课时数,从而在教学时间上给予保证。其中,学校可以给有升学意向的学生组成一个升学班,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文化基础课程的水平,使得这些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和升学后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时可以有足够的文化基础水平来保障他们的提升。此外,为了满足学校各个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安排,学校可以增加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人数,同时要严抓严管教学课堂质量。

(2)教师的意识

在中职学校,由于一直以来的重点都是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轻视或忽视对学生的文化基础的培养,从而使得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比较弱。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的认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是很重要的。因此,随着国家在大力扶持中职学校学生的继续教育,不断强调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学校从领导层到教师,都应该逐渐转变自己的认识,对文化基础课程在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应该有新的认识,从而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学习文化知识和文化课程的重要性。

(3)学生的态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除了学校和教师等客观因素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学校推进文化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改变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态度,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进行,主要是通过在学校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的课堂影响、举行一些文化主题班会课、班级板报的出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或比赛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区的“文明风采”的征文比赛等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总之,在鼓励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大环境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保障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