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效果及舆情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效果及舆情调查研究

葛浩,窦清,陈浩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效果,从公办和民办学校、校际之间、校内的教育公平分析其政策实施存在的不足:公办与民办学校显现新的不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化还需要加强、校内教育公平有待完善,并建议通过公办与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加强教育资源持续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实现校内教育公平来完善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实施。

关键字:公民同招、宁波市、协调发展

2019 6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以下简称“中央 26 号文件”)对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做了整体部署,其中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简称“公民同招”)提出刚性要求,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2020年宁波市的所有小学、初中学校均实现公民同招”,研究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有助于促进宁波教育公平,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一、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宁波市基础教育公平性在上升

2020-2021学年度全市共有普通中小学743所,在校学生82.7万名。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适龄残疾幼儿学前入园率95.24%,比上学年增加3.75%;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残疾少年高中段入学率达90.84%,比上学年增加8.2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录取率达95.28%。2020年,全市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8.80万人,公办学校接纳比例达86.9%,比上学年增加3.61%

(二)“公民同招”配套服务便民化

1.相关信息及时公开

2020年宁波“公民同招”政策细则发布后,5月12日下午,宁波市教育局就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公布招生工作时间表、各区县(市)招生服务联系方式一览表。随后各区(县)市密集发布义务教育段“公民同招”政策,主动公布和畅通举报渠道,并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整理“公民同招”政策20问20答,主动走进企业、社区等解读政策。

2.部门合作实行入学报名全程网办

宁波市教育局同步推进幼儿园入园和义务段入学报名全程网办,并统一搭建报名平台和开发个性化定制功能,实行跨部门数据对接,各区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简化报名程序,建立完善招生工作部门联合审查机制,线上线下不同部门通力协同核实信息,简单几个步骤就能完成报名。如慈溪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长反馈:10年前孩子多方咨询也只能入读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现在一键上网就能轻松入学报名。

3.尽量让家长从报名到录取“零跑腿”

各区在前期加强对区域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落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户籍生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解决纠纷。如高新区专门选派有经验的人员到信访办驻点,面对面为家长答疑解惑,就地协调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三)民办学校的掐尖招生趋缓

自“公民同招”以来,热门民办学校的“择校热”明显降温,从报名人数看,家长选择相对理性,并未出现之前想象中的爆棚现象。2020年宁波外国语学校和蛟川书院报名人数均超千人,与往年多则两三千人、少则上千人的报名规模相比,报名人数明显下降。家长降低升学焦虑,如一位家长反应“‘公民同招’‘全面摇号’政策,升学焦虑基本没有,压力也小,大家公平参与挺好。”民办学校升级教育理念,如一位民办学校校长说,“公民同招”“全面摇号”后要求学校提升办学品质,打造学校特色,实现错位发展,走出一条品质教育之路。

(四)“公民同招”配套措施推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1.义务教育实施均衡编班

2021年7月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教育公平,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近日,市教育局就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均衡编班工作发出通知、提出要求,确保各班级生源基本均衡,确保各班级任课教师团队构成基本均衡。

2.集团化办学

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中18项重点行动之一要求加快县域集团化办学。鄞州确立“抱团发展”的办学理念,创建了“名校+新校”“名校+一般校”“城区校+农村校”“中心校+农村校”等多种组合模式的教育集团,到2020年10月鄞州区拥有59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优质品牌集团化覆盖率超过50%,优质义务教育和省二级幼儿园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

3.“互联网+义务教育”远程同步课堂共享优质资源

“互联网+义务教育”远程同步课堂即校区之间在互联网与技术设备终端的整合下,通过平台实现互联。学校间采用直播模式,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远程互动,从而实现声画同步。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162所学校顺利结对“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其中海曙区26所学校参与了同步课堂建设该区教育局开展“五同步”探索,结对学校之间同步上课、同步备课、同步作业、同步辅导、同步检测,在全流程上完成同步,完善课堂之间存在的“不同步”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化。

二、“公民同招”政策实施存在的不足

(一)公办与民办学校显现新的不公平

首先,宁波实现“公民同招”第一年,到2020年7月6日为止,17所民办学校招生报名没满。比如在鄞州区,由于“公民同招”采取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锁区招生,鄞州实验中学、宋诏桥中学爆棚,对口小学参加民办招生的人数大大少于往年,很多迁户到鄞州实验中学、宋诏桥中学对口学区的孩子,同样也不敢参加民办摇号,担心摇号不成被统筹不想去的学校,有的家长更是民办摇号和公办直升之间不断摇摆,错过最佳报名时机。

其次,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普遍下降,2020年宁波市本级以及中心区的五所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皆比2019年少,如宁波外国语学校2019年的报名人数是2214人,2020年报名人数为1245人。

第三,部分民办学校尤其是公办背景的民办学校在“公民同招”政策下不约而同上涨了学费,通过高学费设置新的门槛。如2020年兴宁中学的学费涨幅为286%,这对普通家庭来讲,增加了费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就读民办学校的压力。

最后,报名人数超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大多都脱胎于重点高中,是这些高中最重要的生源地学校,如蛟川书院——镇海中学,而与2019年相比,招生人数也减少了60多人

(二)教育资源均衡化还需要加强

早在2018年,宁波所有区县(市)通过了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满堂红”。宁波从招生政策入手,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同时通过标准化学校建设、教师交流机制、“互联网+义务教育”等方式,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取得了好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短缺依旧是困扰宁波成为一线城市的大问题,尤其是发展最快的鄞州区,基本所有的学校都发出招生预警;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的重要方式--同步课堂产生了虚拟交互缺失真实、资源共享程度受限乡村教师收获有限城乡学生差异明显相关设备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而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也存在不均衡,这也影响“公民同招”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教育资源尤其是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还需要加强;

(三)校内教育公平有待完善

“公民同招”摇号让生源在各所学校之间均衡分布,一所学校里同时存在大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3年里得到共同进步成了重要的问题,许多学校采取分层走班教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引起了坊间热议。有些网友认为分层教学是违规行为,海曙区田莘耕中学校长陈林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分层教学是在平等考虑下的区别对待,不仅不违背教育公平,反而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这种立足于个体差异的教学较好地释放了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潜能,东恩中学近年来涌现了多名学生“大咖”,他们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大奖;有着14年理科动态分层走班经验的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也走出了一条实践之路。分层走班教学的效果明显,而如何分层是关键,师资配备是保障,而由于分层走班是动态调整,动态调整后,新进入的学生兴高采烈,出去的学生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因此,这方面相应的心理干预要及时跟上。同时,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的认知也需要加强,有不少家长在“民生e点通”留言,如宁波七中新初一一开始就进行分层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反应了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的不理解。由此可见如何保证校内教育公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实施的建议

(一)公办与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首先扶持民办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开展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等建设,打造差异化品牌,提供多样化特色化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民办教育在解决教育供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业,而由于其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方面具有比公办学校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宁波市范围内,组织专家智囊团,引导和协助不同的民办学校发挥其特色优势,打造不同的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如发挥小班化、个性化的教学优势,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学习服务。

其次在民办学校和教师发展给予同等发展机会,在经费支持给予适当补助,如民办学校的教材由政府支付等。适当把控民办和公办学校的发展规模,做到公办学校为绝对主体、民办学校为补充的合理布局。

最后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关键在育人质量,因此,鼓励公办与民办学校进行以育人质量提升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以优质资源吸引学生,以卓越的办学业绩赢得社会的认同。

(二)加强教育资源持续协调发展

首先继续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接,加强乡村和镇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工体建设,让优质教师资源流动起来,带领不同学校的教师共同进步;协同创新解决“同步课堂”存在的问题,“同步课堂”可充分发挥“互联网+所带来的优质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乡村学校组织创新设计,给乡村学校发展加上发动机,可向“不老屯中学”学习,激发乡村学校的内在力量发展乡村教育;补齐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短板,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家长以家门口学校作为首要选择。

其次,做好学情预测,各区根据各自教育资源的不足,进行教育资源的扩修建;

最后,充分运用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整体水平。

(三)协同创新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1.提出宁波市分层走班教学实践模板

宁波市在分层走班教学方面有是十多年的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少学校的实践证明分层走班教学是有效的,因此可由教育局组织教师对宁波市的分层走班教学进行经验总结,提炼形成模板并推而广之,助力“公民同招”政策下达到校内教育公平。

2.协同创新完善校内教育公平方案

首先协同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学生等群体共同设置校内教育公平目标,提出校内教育公平方案并请相关专家审核其可行性;其次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组建实施委员会,组织实施校内教育公平方案,联合校外智囊团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收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加以修正,一个学期后形成实施方案提交区内讨论;第三,区内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讨论,形成新的校内教育公平方案然后加以实践总结修正;最后,一年后在宁波市范围内形成校内教育公平方案并进行新的一轮的实践总结修正。

四、结论

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基础教育公平性在上升、一系列便民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民办学校的掐尖招生趋缓、“公民同招”配套措施推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也存在一些不足:公办与民办学校显现新的不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化还需要加强、校内教育公平有待完善,建议通过公办与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加强教育资源持续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实现校内教育公平来完善宁波“公民同招”政策实施。

基金项目:浙江万里学院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宁波市"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效果及舆情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2110876011)。

作者简介:

葛浩(2001-),男,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

通讯作者:窦清(1975-),女,广西北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众参与、健康城市

陈浩(2001-),男,浙江丽水人,浙江万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

参考文献

[1]邵光华,魏侨,冷莹.同步课堂:实践意义、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0):70-76.DOI:10.19877/j.cnki.kcjcjf.2020.10.011.

[2]宁本涛,杨柳.从“政策依赖”到“制度自觉”:“公民同招”新政的利弊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2):98-104

[3]任国平.公民同招新政效应[J] .人民教育,2020,(19):36-39

[4]俞明雅.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江苏省的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2021,(2):11-16

[5]王一涛.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路径优化——兼论我国民办教育政策变迁[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7(5):58-65

[6]李建文,檀传宝.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可以择生吗?——“公民同招”政策的伦理讨论[J] .中国教育学刊,2021,(7):23-28

[7]倪娟.从“教育之制”到“教育之治”:“公民同招”政策要义及实施风险防范[J] .中国教育学刊,2020,(1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