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登船设备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港口登船设备技术研究

邝广洪

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登船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所需,为提升游客出行的满意度,必须不断对登船设备技术进行优化,以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因此,文章重点对港口登船设备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登船;设备;技术

1.典型港口登船设备技术

1.1登船梯

登船梯即岸梯、船梯,主要由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制成。为方便风浪操作,常将挂钩按照在一端,与船舶甲板边缘相连,在另一端设置滚轮,方便在地面上滚动。根据踏步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即简易和踏步调平登船梯,其中,简易登船梯具有多种形式,如圆弧踏步板、平面地板横条踏步。而踏步调平登船梯踏步板具备自动调平功能,在潮水发生变化时,可以确保踏步处于水平状态。

优势:由于简易登船梯具备构造简单、方便存放的优势,常设置在小型船舶与码头地面标高较近的场所,方便相关人员出入。而调平登船梯由于具备自动调平的功能,当潮水发生变化时,可以确保踏步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相较于简易登船梯,其可以在为游客提供舒适行走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游客通行的安全性。

缺陷:由于其不具备机动性能,在连接登船梯与船舶时,需借助叉车或者吊车;同时,登船梯属于传统梯子中的一种,当行动不便的游客通行时,需要船员的协助。另外,若将登船梯作用在大型船舶中,一旦潮水发生较大变化,其搭接角度会随着增大,容易给旅客带来恐慌。

2.2客梯车

    一般,在旋转设备上安装底部位带有滑动、俯仰作用的构件,其次将其设置在升降平台位置。通常,载重汽车底盘常设置在升降平台下层,主要作用是连接舱口与客梯车,还可以将固定、落地踏步梯与客梯车折转平台相连,以构建出行通道。

优点:客梯车具备灵活性强的优点;在液压作用下,可以执行回转、俯仰、滑动操作;搭接梯具备三自由度,可以随着船舶的随动进行角度调整,确保登船梯搭接的安全性。一般,搭接梯常用于中、大型客滚船。虽然客梯车结构较为复杂,但其具备较强的安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经验。

缺陷:客梯车与登船梯一样,其不具备无障碍通行,当一些行动受限的人员需要上下船时,需要工作人员的协助。另外,由于客梯车常用于大型船舶中,当潮水处于高位时,浮动梯角度会发生较大变化,极易使游客产生恐惧心理。

2.3简易登船桥设备

简易登船桥主要由门架结构组成。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常将登船梯后端与门架相连,利用中间平台连接码头连廊,液压缸的作用是执行踏步梯俯仰动作,驱动登船梯前端,使其与船舶舱口高度相协调。当调节好登船梯俯仰位置后,可以借助手动装置对踏步状态进行调整。

优点:简易登船桥主要由门架结构组成,具备较高的安全稳定性,且其构造简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接船与后方连廊高度差异不大,且踏步梯俯仰角度过小,可以采取手动调节踏步的方式,实现踏步梯向平面坡道的转变,以形成无障碍通道,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该设备常用于潮水变化小的地区。

缺陷:由于在调节简易登船桥踏步时,需要手动完成,当潮差过大时,在接船时需要多次对高度进行调节,影响正常接船效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舱口处于极限高位或者低位时,无法实现无障碍通行,影响游客的正常出行。

2.4螺旋式登船桥

螺旋式登船桥主要在门架结构内设计了一个大直径环形平台,其高度与连廊高度相同,环形平台陆侧连接至连廊,内圈与可旋转螺旋坡道相连。螺旋坡道主要是通过旋转将螺旋坡道调整到港口一侧,在港口一侧的门架上,将升降搭接渡板尾部连接至高度相同的螺旋坡道,当放下搭接渡板后,前部与船舶浮动舱口连接。

优点:螺旋式登船桥具备结构紧凑、可以实现码头连廊与船舶舱口通道的衔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调整坡道高度,若将其高度调整的与地面高度接近,可以方便物资的运输。

缺点:螺旋式登船桥中设置的坡道倾斜方向与人员通行方向不同,当螺旋直径减小或者坡度加大时,安全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在未来研究螺旋式登船桥时,减缓坡度、降低登船桥占用面积已经成为未来研究方向。

2.5双通道登船桥

双通道登船桥由海侧升降设备、伸缩或俯仰渡板、接船口等组成。常设置在码头连廊和登船桥接船口位置,以平行方式布设了自动调平登船梯和平板坡道两种通道。其后端滑动铰接与码头连廊连接,形成固定平台。前端接船口具备可以自动升降的功能。伸缩接船渡板常设置在接船口最前端,与船舱口甲板相连,以供乘客通行。

优点:通过在船舶上设置双通道登船设备,可以在接船口操作台对各机构进行控制,相较于简易登船设备,其具备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由于该登船设备接船高度范围较大,常用于大型船舶中,其可以根据实际坡度调整通行坡道。通过将操作台设置在接船口,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渡板搭接状态进行观察,保障乘客通行的安全性。

2.6垂岸式登船桥设备

垂岸式登船桥主要是通过在门架结构内设置玻璃侧壁旅客通道垂岸,以与前后两个独立的升降设备相连,通道前部设置了具备前后伸缩功能的内通道,内通道前端与接船口相连,接船渡板、操作台设置在接船口,渡板具备浮动调平和俯仰的功能。由操作台对三个方向(前后、上下、左右)的设备动作和渡板俯仰程度进行控制。

优点:由于渡板具备可自动调平的性能,可以最小化操作难度。升降设备可以对前后升降平台高度进行调节,以控制旅客通道坡度。该登船设备常用于连接码头连廊。

2.7登机桥式登船设备

    登机桥式登船设备内置万向行走装置、升降装置,在其双向作用下,可以自动环绕固定转台摆动、俯仰、伸缩,与接船舱口无缝衔接。为确保其坡度、舱口高度、范围完全满足实际所需,可以增加通道长度、伸缩行程、升降高度等。另外,当登机桥式登船设备在完成接船工作后,可以自动缩回并靠边停泊。由于立柱是固定的,导致登机桥式登船桥在接船口位置,无法全泊覆盖。该登船设备常用于客运港、邮轮母港等场所。

2.8折返式登船桥

折返式登船桥以整体门架结构为主,内置行走、升降装置,可以在水平状态下实现长距离行走,也可以自由调节上下高低,前后主要与邮轮舱口、候船楼顺岸连廊连接。为有效控制坡度,可以在门架结构内设置折返活动通道。一般,折返活动通道有两种形式,即顺岸折返和垂岸折返。

优点:折返式登船设备具备结构紧凑的优点,可以应用在一些小码头,最小化通道坡度,方便乘客出行。

2.9 L型登船桥

    L型登船桥内置的机动装置有行走和升降设备,可以在水平状态下实现长距离行走,且可以自由调节上下高度,前后一般与接船舱口、候船楼顺岸连廊相连。其由分体门架结构、自由伸缩通道组成。垂岸接船通道也具备自动伸缩的特点,可以驱动接船口前后伸缩。分体式门架结构、顺岸伸缩通道,可以自动调整海侧接船口和陆侧对接口。另外,伸缩式接船渡板、垂岸伸缩通道可以在前后位置进行大范围伸缩工作。接船渡板具备自动检测信号、三自由度(前后、左右、上下)随动的功能,协作登船桥完成升降、垂岸通道伸缩、门架分动行走等指令,以及时调节搭接渡板,保障乘客通行的安全性。

结束语

现阶段,在港口正常运行过程中,登船设备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港口的安全稳定运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登船设备技术越来越多,为确保港口的安全稳定运行,在选择登船设备技术类型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确保选择的登船设备技术完全满足实际所需,提升港口的通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阳,港口登船设备的类型与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20(4):78-80.

[2]赵怀远,登船设备的设计要点与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港口,2020(4):89-92-56.

[3]张明,新型船用客梯车的设计[J],港口科技,2021(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