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分析

陆如祥

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江苏 南通226407

摘要:我国畜牧养殖业是我国社会大众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之后,越来越多的肉类食品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其中,猪肉是最为常见,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物,猪肉的安全也关系到人们的食品安全。在养殖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猪口蹄疫,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防控形势不太乐观,口蹄疫的处理不够方式还存在问题,如果没有控制好这一疫病,会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损失,还会加剧疫病的传染,对动物安全和人类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确保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本文主要针对猪口蹄疫病诊断、猪口蹄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猪口蹄疫病的防控技术等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述,意在为生猪的饲养安全及卫生提供基础保证,文章仅供参考。

关键词:猪口蹄疫病、疫病诊断、防控技术分析

引言

猪口蹄疫疾病的根源就是口蹄疫病毒。如果生猪感染上口蹄疫病,养殖人员需要掌握其临床症状,并进行准确判断,后续再采取措施。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猪蹄的部分出现水泡、烂斑等,在治疗方面一般都以抗病毒为主,并进行局部的消炎。值得注意的是,猪口蹄疫的高发期一般都在春季和冬季,如果某一只生猪患病,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都会导致病毒蔓延,导致大量生猪患病。因此,针对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猪口蹄疫病诊断

1.1临床症状诊断

口蹄疫病毒如果进入到种群当中,会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种急性病症感染力超高,且流行速度很快。病猪会在两天之内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即便是进行了处理,致死率也很高。一般情况下,病猪感染病毒之后,首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也就是出现高烧的症状,大约41摄氏度左右,此时病猪处于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的状态。随后,猪蹄、口鼻、乳头等区域会出现水泡,严重者会局部皮肤糜烂。如果发育不完全的仔猪染病,其症状更为严重,部分仔猪还会出现心肌炎等相关并发症,致死率超高。常规生猪的口蹄疫疾病的发病周期为一星期左右,在这个阶段,口蹄疫会持续性恶化。如果饲养环境较为干净整洁,且发病位置在未被其他真菌感染的情况下,口蹄疫可能会在此期间逐渐康复。

1.2病理研究

通过对病猪的解剖以及以往的案例研究当中可以得知,感染口蹄疫的病猪的症状并不止步于表面的水泡和烂斑,机体内部的气管、支气管等部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同时,在心包表层还会出现渗血的问题,在心肌切面还存在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斑块,心脏绵软无弹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掌握上述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2.猪口蹄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

上述内容当中提到,生猪患上口蹄疫会迅速且大范围传染。在此基础上,处于潜伏期和发病期的病猪身上的所有气管和组织都会携带病毒,这些病毒会经由上述粪便、尿液以及唾液等排出体外,与空气接触之后,实现感染和传播。众所周知,空气流动是难以控制的,其传染范围可想而知。换言之,常规猪口蹄疫病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接触性,一种是借助空气间接性传播。

接触性传播也可以被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一方面,接触性传播一般都会发生在同一猪圈内,带有口蹄疫病毒的病猪进入到猪圈之后,疫病会快速传染给其他本来很健康的生猪,这种情况就被称作直接接触性传播。另一方面,间接接触性传播就是经由外部病原媒介或载体携带病毒随机传播所造成的感染。举例来讲,部分可以自由进出猪圈的猫、狗、鸟类等动物身上携带口蹄疫病的病毒,与生猪接触之后,病毒会被过渡给生猪,导致健康的猪感染疫病。

而空气传播实际上属于一种远距离的传播方式。口蹄疫病病毒自身较为顽强,病原体的生存能力很强,能够在空气当中停留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形成颗粒较小的气溶胶,以风为介质,实现超远距离的传播。其中,病毒传播的速度主要由空气湿度决定,空气湿度在55%以上且温度较低时,口蹄疫病毒的传播距离甚至能够达到100km。如果空气湿度55%以下,病毒便会快速失活,无法实现大范围的传染。

3.猪口蹄疫病的防控技术

3.1加强对饲养环境的布防力度

良好的养殖场卫生不仅能够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还可以有效避免疫病的扩散。换言之,养殖场的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饲养环境恶劣,生猪的患病风险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为实现口蹄疫病的有效预防,就应当从根本上切断疫病产生和传播的渠道,做好猪圈的卫生清理,并严格按照标准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从而构建干净整洁的养殖环境。同时,要保持猪圈的良好通风环境,通风条件不好会滋生很多的细菌,会降低猪的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3.2完善隔离防护措施

口蹄疫病是非常常见的动物牲畜疫病,其传染性较强,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或造成大范围的生猪死亡,养殖场也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生猪的养殖要严格遵循全进全出的基本原则,不为病原微生物提供生存的空间。如果生猪不幸出现了感染现象,则需要对已经感染的病猪采取隔离与防护措施,并划定隔离区域,使得健康猪群原理隔离区。同时,要对病猪进行一系列的药物治疗,降低疫病的传染能力。此外,口蹄疫病的传染概率还会受到猪年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生猪育龄越高、环境越优渥,生猪的体质和抵抗力也就越强。结合这一特点,养殖场可以采取分点饲养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

3.3严格把控饲料品质

猪饲料的品质既会为生猪提供大量所需营养物质,也能够有效预防口蹄疫病。因此,在饲料配比的过程当中,注意合理均衡的搭配。如果为节约成本采用低劣饲料,会降低生猪的机体免疫力。为此,在实践当中,需要做好对于饲料的品质把控工作,严禁不合格的饲料进入到养殖场。同时,营养方面的搭配要做到合理均衡,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增强生猪免疫力,强健生猪体质。

3.4做好免疫接种

生猪的免疫接种是行之有效的口蹄疫防控手段之一。结合口蹄疫病的特点,养殖场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生猪的抗病能力,有效预防口蹄疫的发生与扩散。在接种期间,常用的疫苗一般都以油佐剂的灭火疫苗为主,80%以上的注射密度。疫苗注射完毕之后,每年要进行2到3次的接种工作,如果当地区域已经出现了口蹄疫病,则需要增加免疫次数,从而保障免疫效果,强化生猪免疫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猪的口蹄疫具备传染性强、传染范围大、致死率高等特点,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养殖场会面临巨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做好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当在日常养殖的过程当中就应明确猪口蹄疫的病理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表现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重视先进防控科学技术,确保能够达到理想的口蹄疫防控效果。一旦猪群出现大范围感染,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疫病大范围扩散,缓解经济方面的压力。同时,通过加强对饲养环境的布防力度、完善隔离防护措施、严格把控饲料品质、做好免疫接种等方式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从而有效保障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春卫.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1):50.

[2]刘贺,吴清华,王雷振.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2):269.

[3]周彦伟.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J].当代畜牧,2016(17):90.

[4]陈越明,周崇喜.猪口蹄疫病的诊断与防制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2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