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的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的开发模式问题研究

马,艺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摘要:21世纪以来,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城市转型愈发迫切的影响,我国多数的工业城市进入了“退二进三”的转型期,城市的发展也由之前的增量规划逐步转变为存量规划。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工业遗产的活力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开发模式存在诸如未能充分保护核心价值、改造模式单一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通过对城市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源头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核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能给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开发模式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 保护 再利用 开发模式

  1. 城市工业遗产的现状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用地紧张、土地紧缺、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城市扩建的余地越来越小,城市的发展也从摊大饼的无序扩张转向存量规划的探索。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中那些为“退二进三”浪潮所遗弃的工业遗产就开始被大量的开发,一大批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在城市中落成,例如沈阳市的1905文化创意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工业遗产开发的项目都是成功的,那些开发完后不仅没有起到增加经济价值、提升地段活力的作用,反而使城市工业遗产在开发过程中把自身的历史特色完全丧失掉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都是城市工业遗产改造的项目,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下,发展相似但不雷同的业态,面对不一样的受众人群,达到的效果也天差地远,这背后的成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城市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问题分析

2.1 改造模式单一

我国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开发模式,主要是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德国的鲁尔区,它的开发模式不是废旧立新,而是旧物再利用。通过改变原有建筑、设施及场地的功能,既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又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娱乐生活的园地。整个鲁尔工业区已变成了一个博物馆和休闲区。

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工业遗产开发模式有,将其改造成为产业园、休闲空间等。国内关于工业遗产改造实践较为突出有北京的798艺术区、青岛啤酒博物馆、沈阳红梅文创园,798艺术区是国内最早的创意产业园,经过更新改造,798艺术区吸引了一大批的艺术家在此成立工作室,艺术区内保留了大量的工业元素,并与新功能相结合,促成了现在的798艺术区。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园模式的成功,吸引越来越多城市使开始跟风效仿。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模式是一种将其再利用好的办法,但是并不是所有工业遗产都可以被用来改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园,要根据自身特点,尊重历史发展,保存特色等综合考虑其改造模式。

2.2产业定位不当、经济效益差

目前,工业遗产改造是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我国有大量的闲置的工业遗产有待开发,在“退二进三”的大趋势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工业遗产都在进行着以文创产业为主的开发。

沈阳的工业遗产的也是以文创产业为主,但是这种无差异化的开发模式在一个地域内经营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往往会存在经济效益差、缺乏市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创产业的受众群体十分稀少,城市中文创产业并不需要那么大的用地面积,因此创意产业园内往往只有一些零散的特殊用户,很多场地处于“商业招租”的状态;园区内客流量稀少、十分冷清,缺乏人气,并不是每个文创园都能像798艺术区那样吸引大量的艺术家入驻进而提升园区的影响力,因此也不足以产生品牌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2.3工业遗产核心价值丧失

工业遗产的核心在于工业遗产中所承载的技术,工业遗产价值的核心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的价值。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往往极度重视空间品质、建筑风格、外部空间质量这些能够提升空间感受的方面,而忽略工业遗产对于工业技术信息的承载力,例如对于工厂工艺生产流线、机械设备、建筑风貌、建筑功能、历史符号的保护几乎没有体现,因此大多数的工业遗产项目会让人不能感受到工业技术的气息,在项目建成以后,走在园区内的人们完全无从感知原厂区的工艺生产流线、历史上的建筑功能这些极具价值的信息。核心价值的丢失对于工业遗产来说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也是造成我国工业遗产改造的园区缺乏特色、“千园一面”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 解决方法与策略

3.1开发模式多样化策略

我国工业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现如今保留下来的工业遗产的不论从保留类型还是保存状况来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厂房,或者工人住宅区仍处于使用状态,而有的一些已经处于废弃状态,还有的一些已经被改造成博物馆,文创园等。工业遗产的保留与再利用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盲目跟风。工业遗产的改造具有多样性选择,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其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再利用时,不应破坏工业遗产原本的形式,新功能应与原来建筑、场地相配合。

3.2产业定位合理化策略

对工业遗产进行合理的评估,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不应盲目抄袭。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时,不要拘泥于一种功能,可以将其打造成多功能复合的产业集群。找出一种其主要的功能,其余功能与之相配合,共同激发地块活力。同时应加强地块及其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各种功能吸引参观人群,在产业定位时,也应充分考虑地块周围,与地块周围形成互补,既能服务周边人群,也能吸引外来游客。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改造提升地块活力与经济。因此,工业遗产地段要想在城市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科学合理的产业定位与经济效益能力。但这个定位不能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想怎样定就怎样定,而是必须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

3.3空间场所特色化策略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核心内容,一个场所使人可以良好的生存的必须条件是该场所具备了“稳定的精神”。凡是场所必有其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对场所特性的提炼表达,也就是场所蕴含的历史文脉、精神记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工业遗产中厂房、钢架、烟囱等一系列刻满风霜的老建筑以及它们所经历的岁月及带给人们的记忆是构成工业遗存地段浓郁场所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所承载的工艺流程、建筑风貌、建筑功能等信息也应该通过设计手段使其充分的曝露出来,成为人们空间感受的一部分。

结语

在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工业遗产的开发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然而我国的工业遗产开发模式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从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其源头的探究,试图通过提出相关的策略与方法进行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笔者学识有限,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期望本文能给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开发模式问题研究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腾. 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姜淼. 城市功能重构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D].宁夏大学,2013.

[3]李杨.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

[4]夏婧. 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5]李平.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和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

[6]王鹏. 旧厂房改造中的空间再生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7]张京成,曾凡颖,刘利永,刘光宇. 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J]. 科技智囊,2008(11):36-41.

[8]崇慧. 文化创意视角下我国工业遗产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