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的应用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新能源时代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的应用和探讨

李文洁

天津农学院,天津市221000

摘要:从宏观篇的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战略管理,到中观篇的能源产业管理等,再到微观篇的企业能源管理的概述、分析方法、管理步骤详尽清晰,有助于企业搭建系统的能源管理标准化流程,可为企业能源管理提供系统性优化调整依据,在企业能源管理方面辅助用能企业管理标准化思路建设。

关键词:新能源时代;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应用;探讨

1导言

新能源企业管理措施应用对于自身效益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全新经济体系下,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结合现实情况可知,新能源企业在发展中仍面临诸多局限,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价值及战略目标实现,降低了企业可持续发挥水平。新时期,新能源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当前管理现状及可持续理念下的管理要求,以企业价值为导向,科学构建全新管理体系,并实施企业管理方式战略创新,才能提升新能源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效益增长和战略目标实现,进而最大程度发挥新能源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新能源企业发展特征

新能源企业是朝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将一些清洁、可再生的资源转化为能源,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相比于传统的企业发展形势,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新能源企业的生产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征,在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企业凭借着全新的生产模式和资源应用形式,有效地平衡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经济产业的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其二,在新能源企业生产中,其所带来的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效益能使得全人类收益,社会价值极为突出;其三,相比于传统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新能源企业的业务模式、管理形式尚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在初期阶段,受技术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企业的发展还具有高成本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在市场价格竞争层面不具备优势,对此应要求新能源企业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持续进行技术、资源应用形式创新,以更大的价值谋求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其四,产业升级及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这一层面看,新能源企业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模式探索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3企业能源管理的价值

企业能源管理统计数据直接反映了能源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及能源综合的平衡状态,体现了宏观决策的管理成效。企业能源统计数据可为政府部门制定能源相关方针、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为能源政策执行提供检查监督参考,为提升能源潜力提供可靠根据,为降耗节能体提供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对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足见企业能源数据的价值。

4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2021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用电量约为 83128 亿千瓦时,第一、二、三产业用电总数约为 71385 亿千瓦时,工业用电占比高达 85.87%。企业能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能源供应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与控制,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能源进行高效调配,保证企业生产与运营有效控制企业能源使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用能企业需要对能源采购、储存、转换、使用、监督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的系统管理。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能源企业管理要求

5.1创新性要求

创新性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新能源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这是由新能源企业自身的发展形势和特征所决定的。相比于传统的企业,新能源企业在资源应用、技术选择、生产形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在整体发展目标层面,其在兼顾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在企业管理中就要求管理者积极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在保证管理措施创新性、战略性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5.2长效性要求

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核心是新能源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所考虑的重要内容。就新能源企业而言,不论是新产品开发、人员培训,还是企业战略布局、产品市场开拓,其均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看到效果。基于这样一个特征,在新能源企业管理中,就要充分发挥新能源企业管理的战略价值,就必须坚持管理长效性的原则和要求,促进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

5.3全局性要求

新能源企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设主体,其经营管理质量和发展水平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深刻影响。故而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时候,还需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系统考虑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布局需要,坚持全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实施管理,优化企业的经营目标、方针和行动加护,提升实际管理者的实效性。

6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应用

能源监测管理保证企业能源的高效稳定生产,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首先,应对企业能源管理必须有标准可依,书中根据能源特点实行分类管理。以煤、电、水、气、油等 6 种能源为例,从采购储存、计量检测、消耗与考核等 6 个维度进行标准化规范。其次,企业应根据产品、生产工艺、经营管理等设定能源计量点,并在能源计量点的位置上标注能源单位及计量器具配置,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绘制能量流向图。能量流向图以计量器具测量的数据为基础,能源使用的全过程得到充分监测并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供企业能源管理部门进行采集分析。再次,能源数据为企业节能技术改进提供依据,如分布式光伏发电部分替代传统供电形式等。企业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技改方法,既可以节约用能成本,又能够为“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7企业能源管理的讨论

企业能源管理流程划分为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策划、企业能源实施与运营、企业能源检查、企业能源管理评审。实施方案为:理清管理原则与理论,根据我国新能源事业发展趋势搭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管理纲要,即根据企业运营要求将新能源管理标准化理念融入其中,包括能耗设备更换、维修及技术升级;建立标准数据库,参照地方政府对企业能耗提出的新要求,统筹考量新能源管理加入与企业战略的适配性以及新能源管理标准化在企业能源管理理念更迭的本质诉求;制定能源目标,并实施节能改进方案;评估新能源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与审计流程。企业能源管理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效”并进完成企业的社会使命。该书在介绍能源管理的方法、主体、公共物品供给的基础上,阐述管理的运行及管理工具,界定管理职责与监督系统,站在统整视角论证能源管理全域知识,有助于革新能源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标准化知识,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成效,进一步压缩运营成本,打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企业。企业能源管理需立足能源管理新理论、企业建设新要求。该书站在企业角度从实证、实践、理论、规程 4 个向度解读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对企业能源管理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促进国家节能事业发展,帮助企业构建标准化能源管理流程。

8结语

能源消耗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应用节能技术及装备仅是节能工作的一环,能源管理是宏观调控能耗量的核心。新能源时代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企业节能化发展。新能源时代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应用,可辩证主客体关系、厘清新能源价值及管理实务,注重能源管理的实用价值,促进管理与标准双向推进。

参考文献

[1]丁彬. 战略管理视域下新能源企业的管理创新探讨[J]. 商展经济,2021,(14):124-126.

[2]林艳. 浅析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 商讯,2020,(07):104+106.

[3]王春连.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J]. 财会学习,2019,(33):88-89.

[4]刘翀南. 试论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 财会学习,2019,(27):8-9.

[5]丁百会.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大众投资指南,2019,(16):84+86.